小学阶段,孩子很勤奋,成绩却总上不去90分,有可能在做无用功
闺蜜家孩子很乖,也很努力,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特别是上了四年级以后,成绩越来越差,有一种越努力成绩越差的挫败感。
闺蜜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孩子真的不是“学习的料?”
虽然我知道我给闺蜜的答案很残酷,但是我还是给她说了:“孩子的勤奋,有可能是精心安排的【假】努力”。
这4种孩子,越是努力成绩越差,家长要多多关注
01
错题本奴隶:耗时耗力成绩却上不去
四年级后错题本本来是提高成绩的利器,可如果孩子成绩低于80分、错题超4道,整理错题本反而就成了陷阱。
那些密密麻麻的错题,不过是从试卷转移到本子上。
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道题到底错在了哪里?应该如何改正,只是按照老师要求把错题【抄】到了错题本上。
纯纯浪费时间和精力。
真正该做的:
立即停止无效抄写
把反复错的题型集中猛攻
同类型题变换条件练到举一反三
当孩子考试稳定只错1-2题时,错题本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数学成绩可以保证85分以上,就可以给孩子加点"浅奥"题,让孩子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
02
"只写不读"的伪勤奋:用手的忙碌掩盖脑的懒惰
这类孩子作业本写满字,却最怕开口读。【写】只需动手,【读】却要眼、口、耳、脑全线作战。
他们用机械书写逃避真正的思考,陷入"越写越笨"的恶性循环。
破局只2两个小动作:
晨起10分钟大声读英语
睡前背诵一首古诗
大脑像齿轮,越转才越灵光。坚持30天,你会惊讶于孩子眼中的神采变化。
03
花里胡哨的笔记,满满当当
翻开这类孩子的课本,你会发现荧光笔划出彩虹,笔记挤满页边。
可问起课堂重点,他们茫然翻找——这样的孩子是典型不会听课的孩子。
整节课都在忙着记笔记,一点也没有时间去思考,看上去很忙碌,其实一点内容也没听。
我家五年级的孩子就在用康奈尔笔记法写笔记,虽然每节课的笔记不是满满当当、颜色分明,但是整节课的重点她可以轻松总结。
真正的笔记是思考的脉络图,而不是知识的复印机。
04
不爱阅读,看书就烦躁
数学短期可突击,英语套路可破解,【语文却是需要十多年日积月累的产物】,当孩子某天"开窍"却发现需要用的词没有,就会后悔莫及。
想让孩子爱上阅读,从5分钟开始,让阅读像呼吸般自然:
️ 床边放两本书随手可翻
️ 周末带他去图书馆"泡"半天
️ 全家晚餐后共享阅读时光
最令人心痛的,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努力用错了方向。
那些整理错题本的深夜,那些写满的笔记本,那些色彩斑斓的课本——若没有真正的思考注入,不过是一场自我感动。
真正有效的学习,从不是时间的堆砌,而是思维的觉醒。
现在开始,和孩子一起撕掉"假努力"的面具,让孩子学会高效学习。
(自查清单: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假努力"症状?请对号入座)
错题本越来越厚,分数却纹丝不动
宁愿抄十遍单词也不肯读一遍
课本像画册,问重点却支支吾吾
书架落满灰,作文永远干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