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录取到这5个专业,读研后就业都困难,大学期间要转专业!
随着2025年的高考录取陆续落下帷幕,各位学生即将要开启新的征程。大学期间没有班主任,也没有父母的监管,更多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学业。
今年有大量学生都没有被目标学校或专业录取,许多学生都想通过考研,将来能转换到更好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规划确实没有错,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学生被某些非常冷门的专业录取,即使读到研究生阶段,也没有很多实用性技能,将来恐怕也难以就业。
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继续坚持本专业读研,大学期间最应该想的是转专业。或者将来直接选择跨专业考研,这样才会有比较好的出路。比如下面的5个专业务必要想方设法转换赛道。
01、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专业主要研究我国宏观教育政策,教育事业发展演变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并没有实际的技能。
大家必须要清楚,教育学专业并非是师范类专业,该专业并不负责具体某个学科的教学,毕业生也很难成为中小学教师。该专业更多是考取教育领域的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
因此,教育学专业就业率非常低,即使读到硕士毕业,同样都很难融入就业市场。如果没有办法成为大学辅导员或者中小学教师,也是会有较高的风险。
个人建议在大学期间可以转到某个学科的师范类专业,比如可以考虑汉语言文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需求量较大的师范类专业。
02、心理学专业
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定义,心理学属于理科类别,主要通过各种调研和统计,还有组织相关的实验探讨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还有个体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许多学生都有理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希望能解决更多人的心理问题。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异,心理学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各地评定的红牌专业,就业岗位职位有限。
即使是读到211高校或者985高校的研究生,将来也很难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很多学生都可能是考取公务员或者是到学校里面做老师,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在大学本科阶段转专业,毕竟很多学生如果有心理咨询方面的兴趣,也是可以考取心理咨询师,并不需要真正将该专业当作是自己的职业。
03、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属于高等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专业,每年高校都依靠此专业产生大量论文,所以每年都有大量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进行招生,甚至是硬塞进各种专业组里面。
比如医学类高校,经常将生物科学和临床医学捆绑在一个专业组,导致今年有大量学生都被调剂到生物科学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细胞、基因等等都有涉及。
如果确定要读生物科学专业,从本科开始就要接触到实验设备,并且一直读到博士为止,将来才有可能留在高校研究所或者生物医药公司就业,否则单有本科或者硕士文凭,就业会很艰难。
因此,如果想要在本科阶段直接就业,或者想要在硕士毕业后拿到高薪,则要尽量在大二前完成转专业,可以选择往统计学、大数据管理应用等专业靠拢。
04、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属于农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植物的病害和虫害的诊断、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等问题,比如果树如何防治虫害,确保果实顺利成长。
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是到国家海关和农业局就业,但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很激烈,植物保护专业每年仅有20%的学生能到体制内工作,剩余学生都要流向就业市场。
农业类企业提供的岗位有限,工资又低,而且很多公司都是在郊区,这样很多大学生都无法接受,最终也会出现被动失业的情况。所以以往很多学生在网络上吐槽植物保护这个专业。
个人建议学生可以转换思路,女生可以转到法学或者会计学等专业,将来的就业面会更广。男生可以选择机械和自动化等相对稳定的工科类专业。
0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授予理学学位,并非是医学学位,大学阶段虽然要学习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部分知识,但更多是学习医学仪器的操作和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医院检验科、采血中心、防疫站等医疗单位工作,看起来工作非常稳定,而且工资待遇不错。但这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如今这个专业已经严重饱和。
一方面是AI技术的取代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医院会压缩成本,大量检验项目都交给第三方机构。如今医院的检验科已经很少招聘大学生,硕士学历都很难进医院。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将来的就业形势肯定会很严峻。因此,大学期间务必要转到真正的医学类专业,或者转到文科里面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专业。
综上所述来看,以上五个专业更适合那些拥有天赋的学生学习,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将来才能从事研究性工作,顺便解决就业方面的问题。
但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显然自身的天赋属于很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谋求转专业或者将来跨专业考研才是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