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公示!又一所“新大学”,要来了
8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申报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经陕西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现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榆林学院更名榆林大学”事项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作为榆林市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榆林学院的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在2013年、2016年、2018年先后三次明确提出“推进榆林学院升格为榆林大学”。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政府于2008年、2015年、2018年、2023年四次签署省市共建榆林学院协议,从政策和经费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榆林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2023年建校百年之际,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标准;到“十四五”末,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1-2个学科进入省级一流学科行列,完成更名大学,实现“陕甘宁蒙晋接壤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
2022年1月,榆林学院更名大学事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考核答辩,纳入“十四五”大学设置规划,全省仅有榆林学院一家本科院校入选。
2023年6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咨询榆林学院更名进展。7月3日,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对此回复称:在省市大力支持下,榆林学院全体师生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对标对表大学设置标准,强弱项、补短板,目前36项二级指标有33项已达标或超额完成,国家级奖项、硕士研究生毕业届数等指标正努力趋于接近。
此前,8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发布高校更名公示,赤峰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3所高校拟更名为赤峰大学、绍兴大学、湖州师范大学。3月12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高校更名公示,湖南理工学院拟更名为湖南理工大学。
榆林学院
榆林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属本科院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坚持“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的定位,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学科专业集群。围绕榆林旱区特色农业、能源化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聚焦“三化”(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三黄”(黄沙、黄土、黄河生态治理)“三文”(学校红色文化、陕北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陕北革命文化),形成了民俗学、能源化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西北革命历史等特色学科方向,构建了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18.86亩,建筑建设面积50.6万平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含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68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916人,硕士研究生700人,学历教育留学生66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等累计联合培养研究生479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人才10万余名,1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