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德绿生金

美羊羊22小时前教育资讯1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8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生态承德绿生金》的报道。

森林覆盖率超过60%,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风光水储氢”清洁能源发展迅速,拥有北方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集群;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钒钛新材料产业展现全球影响力……

塞罕坝精神发源地河北承德,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

“林海”厚植生态底色

抬头“苍穹蓝”,放眼“林海翠”。登临塞罕坝望海楼,极目远眺,绿意无垠。

“我爷爷那辈人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沙地,风一刮,眼睛都睁不开。”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三代务林人时辰,抚摸着一棵粗壮的落叶松,眼中满是自豪,“塞罕坝这百万亩林海,不仅是承德的宝,更是护卫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

如今,塞罕坝正在开展“二次创业”。承德市出台与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相衔接、覆盖全市53家国有林场的《承德市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一体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产业发展、改革活力释放等重点任务,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围场县神源御道口3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观景台上,可见大片蓝色光伏板覆盖地面。板下绿草茵茵,野花点缀。该电站是河北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项目。相比其他光伏电站,这里的光伏板支架高出不少。

“光伏板可起遮蔽烈日、阻挡风沙作用,避免恶劣天气破坏生态环境。”电站负责人葛涛说,为了让牛羊在光伏板下自由活动,光伏组件最低点距离地面2.5米,前后排间距10.8米。葛涛介绍,通过构建阻沙矩阵,当地植被盖度由3年前的35%提升到现在的75%以上。

一方翠林筑屏障,一泓清水入京津。承德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三北”工程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市有林地面积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03%,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滦河、潮河、辽河“三河共治”,15个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绿电”点亮自然“风光”

燕山深处,滦河上游,坐落着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其主体由两座巨大的水库构成,一居高处,一卧低处,中间由深藏山体的水道相连。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型的‘充电宝’。”电站工程师向记者解释,“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我们就用电网多余的‘绿电’把水抽到山顶的水库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补充到电网里。一抽一放,有效平抑了电网的波动。”

承德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距地面7米高处平均每秒5.5至9米的风速,驱动着总装机量超1000万千瓦的风机;年均1400小时的光照下,总装机量达100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宛如一片蔚蓝的海洋。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承德正依托“风光无限”的自然禀赋,构建“风光水储氢”全链条协同发展产业格局,从单纯能源产地向着辐射京津冀的“能源枢纽”和清洁能源应用样板城市迈进。

承德市推进“风光水储氢”一体化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抽水蓄能并网、在建、获批总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集群。当地已建成承德北、围场牌楼等6个500千伏输变电站和3条500千伏输送通道,风光电输送能力达到1800万千瓦,初步形成了资源利用、装备制造、能源应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目前,承德清洁能源总装机已突破2390多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93%。与此同时,承德正全力构建一张通达京津冀的“绿电高速路网”。

随着承德东至滦州500千伏线路等新通道的建成,送出能力将提升至2400万千瓦。未来,承德的送电网络将升级为“9站6通道”,让澎湃“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津冀负荷中心。

“新材”激发绿色动能

走进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一根根通红的钢坯在穿孔机中被塑造成特钢产品,一旁的数字孪生系统大屏上,产品的各项参数实时跳动。“这条产线生产的钒钛无缝钢管,是用于海上油气田的‘工业筋骨’。”公司总经理王雪原说,“我们炼的不是普通的钢,而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材料。”

承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钒钛资源基地。钒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针对传统提钒工艺高污染、高能耗的难题,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生产线。“这项新技术,让钒回收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三废’零排放,能耗和成本还大幅降低。”公司钒钛事业部负责人高海说。

在中纤新材料科技(承德)有限公司拉丝车间,一束金色细丝从高温熔炉拉出。“这是连续玄武岩纤维,直径仅6微米,最细能达到4微米以下。”公司董事长翁时铭介绍,其具有高强度、轻量化、耐高低温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翁时铭介绍,企业使用“绿电”后,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承德市坚持用生态赋能发展,重点培育文旅康养、清洁能源、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6个主导产业。通过积极改变能耗方式,承德大力推动产业环保升级,越来越多的绿色项目在承德落地。

生态承德绿生金

守好“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承德市多措并举,加快生态价值成果转化,坚持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在生态补偿机制、降碳产品开发、排污权市场交易、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领域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绿水青山正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绿色是承德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承德最大的优势。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承德将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好评中国 | 以开放姿态抢抓“数字丝路”发展新机遇

好评中国 | 以开放姿态抢抓“数字丝路”发展新机遇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召开。主论坛围绕“‘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开放合作”“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运输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三个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记者手记丨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丨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江西赣州7月21日电 记者手记|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黎藜 “人类发展需要无人机。”塞拉利昂广播协会主席小斯坦利·班古拉日前在江西一座低空经济产业园参观时,对记者发出这样的...

中安观察|安徽一揽子货币政策的破局之道

中安观察|安徽一揽子货币政策的破局之道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如果把央行比作执掌经济火候的主厨,那么一揽子货币政策便是他手中的调味艺术——这位大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不同调味料,通过组合调配,烹饪出与当下环境相...

深圳光明一体推进学查改 以更强担当惠民生促发展

深圳光明一体推进学查改 以更强担当惠民生促发展

6月16日,记者从深圳市光明区采访获悉,光明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实效。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强化惠民服务执行力 突出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集群化发展绘就特色农业新图景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集群化发展绘就特色农业新图景

央广网清远8月10日消息(记者官文清)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穿梭林下,手起刀落,采下脆嫩饱满的麻竹笋,分拣清理后麻利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竹笋交织的清新香气。 从林下经济“零星起步...

【光明论坛】城市工作是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

【光明论坛】城市工作是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

【光明论坛】 作者:张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型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这次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