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

美羊羊4天前教育资讯4

当婉转粤韵在千年渔港上空回荡,当少年招式与核电科技之光交相辉映,在铭记历史、致敬先辈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之际,第四届广东省青少年粤剧夏令营以一场跨越古今、融合创新的文化新旅,奏响“爱国、兴国、强国”的青春乐章。

8月14日—15日,“名家惊喜探营”“探访科技名企”“开渔节粤剧快闪”三大活动,既扎根非遗传承,更紧扣时代主题,在阳江掀起文化与精神共鸣的热潮。

名家探营夜:一招一式传薪火

8月14日晚,进德实验学校星光璀璨。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曾燕华率刘建科、黄春强、严金凤和莫伟英等四位一级演员,与阳江市阳东区委副书记刘山、区委常委谢友娣等领导嘉宾共同见证小营员的成长蝶变,活动由青年演员郭敏娴担任主持。

少年亮相展风采——《春日郊游》的灵巧、《沙家浜》的豪气,《易水送荆轲》的悲壮、《杨排风》的飒爽……一个个经典折子戏轮番上演,眼神、身段、唱念间,是少年们对粤剧的热爱与执着。

“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

名家互动传匠心——刘建科的长剑身段组合刚劲洒脱,银剑翻飞间,小营员们争相上前讨教,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严金凤5尺长水袖行云流水,3尺水袖互动中,少年们跟着甩袖、转袖,感受水袖里的千般情意;黄春强与莫伟英联袂演绎《穆桂英招亲》选段,翎子功、把子功惊艳亮相,随后的“把子互动”让小营员们亲身体验戏曲武打的飒爽。

惊喜彩蛋燃温情——作为惊喜节目,《西游记》师徒诙谐登场,唐僧的儒雅、悟空的灵动、八戒的憨态、沙僧的沉稳,引得全场欢笑连连,与此同时,一场“惊喜生日会”悄然开启,蛋糕、歌声、祝福包围着夏令营里的小寿星,让传承之路更添温情。

“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

行走的课堂:核电科技碰撞非遗薪火

8月15日,小营员走进中广核阳江核电基地,在科技感十足的工业场景中开启研学之旅。巨大的机组、精密的设备、严谨的流程,让“科技”二字变得可触可感。“在研学中读懂工业智慧,在行走中连接传统与未来。”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表示,这场科技与非遗的对话,为粤剧传承注入崭新时代内涵。

“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

文旅融合:开渔节上粤剧快闪的高光时刻

8月15日傍晚,素有“南粤鱼仓”之称的东平镇开渔盛典迎来高潮。在千帆竞发的港湾畔,夏令营少年以两场粤剧快闪惊艳四方:

《天下一心》铸忠魂——以冼夫人精神为魂,少年们挽弓搭箭,红缨枪寒星点点。粤剧唱念与身段里,是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少年们用铿锵的表演,诠释着冼夫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家国情怀,震撼场面引得游客驻足欢呼。

《方少年》展新韵——伴随十五运会歌曲《方少年》,斗方旗阵铿锵翻飞,长绸舞动飘逸如虹。清越的唱腔与挺拔的身形,让“少年强则国强”的力量扑面而来。

_“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_“小粤迷”尖叫之夜!第四届青少年粤剧夏令营迎来名家探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 林楷虹

图片由广东粤剧院提供

相关文章

数智赋能非遗焕新,武大作品亮相2025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数智赋能非遗焕新,武大作品亮相2025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通讯员 杨青 宁洁 5月30日至6月2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武汉大学应邀参展,近百件非遗创新作品精彩亮相,集中呈现了学校作...

一见·“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一见·“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不久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聚焦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哇!显眼包弟弟穿“语文战袍”送考,亲情表达方式大革新

哇!显眼包弟弟穿“语文战袍”送考,亲情表达方式大革新

2025 年高考首日,郑州考点外出现了一位 “显眼包” 弟弟,他身着印满《岳阳楼记》《赤壁赋》的语文教科书套装,像一颗欢乐的小炮弹冲进人群。这一举动,不仅让考生哥哥瞬间感动到破防,更是在社交媒体上掀起...

贵州民族文化焕发新彩

贵州民族文化焕发新彩

​本报记者  马跃峰  黄  娴  苏  滨 传唱千年的侗族大歌,邂逅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迅速走红出圈。 “侗家无字传歌声——口传心授的侗族大歌,很古朴也很时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

湖南力促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湖南力促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本报记者  吴齐强  颜  珂  孙  超 96部相机环形拍摄,智能算法建模……走进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商代豕形铜尊转化为高精度三维模型,只需10分钟左右。 传统技术下,数字采集时间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