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牛津、达特茅斯,留学到底值不值?

美羊羊20小时前精彩生活3

美国藤校真的在走下坡路?

英国留学,比美国更稳妥?

花几百万出国,结果还不如国内985?

关于这些准留学家庭最关心、也最纠结的问题,我们请来了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牛津大学就读的三位名校生,聊申请,聊课程,聊文化冲击,也聊困惑、焦虑与成长。他们还坦率回答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他们,还会再选留学这条路吗?

_达特茅斯大学世界排名_达特茅斯usnews排名

01 留学生活:想象和现实的温差,藏着真问题,也有小惊喜

哥伦比亚大学|任天钧(Oliver)

2022年,Oliver冲着文学氛围和纽约的戏剧资源,选择了藤校哥伦比亚大学。他早申就拿下了offer,要知道当年哥大本科申请人数超六万,最终只录了2253人,录取率仅3.73%,在美国仅次于哈佛,含金量不言而喻。进入梦校后,他的剧场梦没落空,学术资源更惊喜:合胃口的文学课、会留拓展书单的教授,让急性子的他在读写中慢慢沉淀下来,变得更加平和。

这两年,哥大因校内的政治风波成为风暴中心,学校长期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出入都要刷学生证或提前申请,高等教育的象牙塔其实一点也不平静。但这并没有打乱他的学习节奏:“我关注局势,也有自己的判断,但选择了解、不参与。”

达特茅斯usnews排名_达特茅斯大学世界排名_

达特茅斯学院|蔡晗啸

不靠高分、没在标化上死磕,蔡晗啸以一条非主流路径成功爬藤,堪称反卷典范。

从上海来到波士顿以北300公里的小镇,他一开始也犯嘀咕:一条街逛到底,四年会不会超无聊?但很快,他发现名校教授常来讲课,三小时车程直达波士顿,看展、蹭课、博物馆通通安排上,小镇生活一点也不“村”。

牛津大学|张栩睿(Sherry)

Sherry来自上海平和双语,IB满分45分,收获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offer。真正的挑战,却是在入学之后。

她以为课程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想到大课并不多,课后阅读量却多得惊人。实验心理学内容超密,但课堂时间短,更多时候要自己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逼得她不得不更自律,毕竟deadline面前没人敢偷懒。

02 课程里藏着大学的脾气

哥大的核心课程是出了名的硬核。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只要进了文理学院,都躲不开这套必修套餐。大一一整年要啃文学人文:从《荷马史诗》开始读,一路读到 20 世纪的现代小说。到了大二,接着读当代文明,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直读到尼采、康德。这套课程100多年来几乎没怎么改,坚持让学生读那些经得起时间的书,这种执拗的人文底色,实属难得。

_达特茅斯usnews排名_达特茅斯大学世界排名

达特茅斯学院走的是另一极端——压根没有核心课程(在美国大学中,以严谨的核心课程体系闻名的大学有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蔡晗啸表示,学校不觉得所有人都必须学同样的知识。你想做工程师?不学文学?没问题。但得做点实事。达特茅斯最鼓励的是实践,今年刚拿出2亿美元设实习基金。如果你在纽约找到一份4000美元的实习,学校会再补你4000美元帮你付房租。校园里创业氛围浓厚,有人Gap个5-6年,创业成功了再回来读书,大家不觉得休学是坏事,反而觉得敢做事很酷。

达特茅斯usnews排名_达特茅斯大学世界排名_

牛津的导师制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除了每周固定的大班课,牛津会有一对二、一对三的小班课,跟导师面对面聊这周的阅读材料和论文。大班课听知识点,小班课则深入讨论。一开始Sherry还不太适应,导师不怎么主导课堂,就坐在那儿等学生提问,人少的时候超尴尬。但逼着逼着她也就习惯了,课前必须把知识点吃透,还得提前想好问题,这种主动思考的能力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03 校园里的小故事,最能看出一所学校的性格

在哥大的宿舍电梯里,Oliver曾有过特别奇妙的体验,十几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耳边飘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七八种语言此起彼伏,大家笑着聊天。那种多元的活力,在别处真没感受过。这或许就是哥大,乃至纽约独有的魅力。

在牛津参加 “同伴支持者培训” 时,Sherry本来挺忐忑,担心语言和文化差异,怕自己当不好倾听者。结果发现培训小组的国际生都特别真诚,大家一起练倾听技巧时,有人分享成长中的烦恼,有人聊文化冲击的迷茫,慢慢发现,真诚比语言更重要,哪怕表达不完美,用心听就够了。

达特茅斯大学世界排名__达特茅斯usnews排名

在达特茅斯,蔡晗啸的经历更暖心:他的经济学教授是学院的学术大牛,一次聊天时他随口说 “自己学社科,想学开车,这样能多看看美国的各个方面”,教授当场说 “我教你”。此后每周六,教授都会开车带他去停车场练车,还顺便聊聊学术模型和国际局势……这是他没想到的留学收获。不得不感叹,这就是小而精的文理学院。

04 最后说说英美双申

美国大学:更像在找“有趣的活人”。除了小文书会问“为什么选这个专业”,650 字的主文书基本不聊学术,你写任何人生经历都行。招生官关注的是:你是不是个有趣、有想法、有贡献潜力的人。很多学校还允许大二再定专业,让你自由探索。

英国大学:从头到尾都围着学术转。Sherry和Oliver都申过英国大学,体验是:必须早早定好专业方向。比如Oliver申剑桥文学,提交的是高中写的论文,面试现场则被要求现场分析一首从没读过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十四行诗。教授共享屏幕后让Oliver读两分钟,然后一行一行口头分析,全程高压。Sherry也表示,面试教授更看重你的思考过程,哪怕答案不完美,思路清晰也能加分。

05 留学值不值?看你怎么走,也看你怎么想

哥大的人文执念、达特茅斯的实践自由、牛津的理性训练都不是万能公式,而是适不适合的问题。如果你正纠结留学路怎么走,希望这场没有套路的访谈能给你一点真实的参考。

世界那么大,最值得的是你走过的那一条。

看看新闻记者: 梁萍

相关文章

名校遍地!海口江东教育,含金量爆棚!

名校遍地!海口江东教育,含金量爆棚!

海口江东新区教育,未来含金量爆棚! 先是2个月前,王者海中江东校区正式签约,给江东,给海口,甚至给海南的教育界,扔下了一枚超级核弹。 针对这件大事,楼哥全网首发一篇文章,像签约现场,海中实力,学校效果...

母亲高调晒“无背景”儿子考研上岸,引来反感:这也是在搞特殊!

母亲高调晒“无背景”儿子考研上岸,引来反感:这也是在搞特殊!

经常听说一些岗位是要刷掉三无考生的。其实这样残酷的竞争从考研的时候就开始了,就比如学医,如果是三无背景(无名校背景、无科研成果、无人脉关系)的学生,可能本科阶段还能凭借毫无水分的高考成绩硬着头皮冲一冲...

填志愿之殇:重点班42人勾选服从调剂,被集体打包进了殡葬、水产

填志愿之殇:重点班42人勾选服从调剂,被集体打包进了殡葬、水产

郑州一中重点班的42个尖子生,原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满心期待着能在心仪的专业领域大展拳脚,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们全被调剂去了殡葬和水产专业。 家长群瞬间炸开了锅。家长们的...

“不像正常人”,双胞胎上岸北大、西交大,收到通知书却一脸郁闷

“不像正常人”,双胞胎上岸北大、西交大,收到通知书却一脸郁闷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独生子女”这个身份有着独到的见解,网上有00后独生子女认为——做独生子女最爽的,莫过于家长的一切都是自己的。 但相信老一辈的父母更能真切的感受到:等父母百年之后,哪怕还没有生儿育女,...

自媒体指广州各区名校小学招不满?教育部门回应:数据不准确

自媒体指广州各区名校小学招不满?教育部门回应:数据不准确

南都讯 “东风东、华阳都招不满”“小学入学人数正在全面骤降”……近日,广州幼升小报名时间截止,有自媒体发文称,今年广州小学入学人数正在全面骤降,直指部分老牌名校招不满。5月21日,南都记者从教育局内部...

“你毁了孩子的人脉圈”,母亲晒儿子北大转交大,知情人只能叹息

“你毁了孩子的人脉圈”,母亲晒儿子北大转交大,知情人只能叹息

父母要是想给孩子提供升学建议,千万要记住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指导得好,孩子开心了,但并不会多感激父母;可要是一旦指导失误了,比如孩子考上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那么孩子真的有可能会埋怨你一辈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