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盈利!零跑汽车,狂欢在悬崖边?

美羊羊23小时前教育资讯4

不是蔚来,也不是小鹏。我国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出现了:零跑汽车

2025年8月18日,零跑汽车披露中期报告,其中提到:上半年实现0.3亿元净利润,首次实现盈利。可喜可贺。

今天我们深入探究其财务数据的肌理,看看这份盈利究竟是企业核心造血能力质变的体现,还是依赖于偶然因素?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绩确实可圈可点:总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7月交付量更是突破5万台,达到50,129台。

从车型来看,C10上市13个月全球交付破10万台,单月交付量最高超1.4万台;

2025年6月,C11累计销量跨越25万台的里程碑;

截至2025年8月13日,C16连续8周在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榜上领先;

4月份B10上市次月交付即超万台,成为零跑最快交付破万的产品;

B01于7月下旬上市,上市72小时订单超1万台。

销量的狂欢直接推高了零跑汽车的业绩: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174%。

悬崖车小汽车视频__汽车之家靠什么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财报中提及,汽车收入的增加部分除了得益于整车交付量的增加,还因为“战略合作”以及“碳积分交易”带来的收入增加。这两种收入来源,其实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战略合作这边,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是其近年来的战略亮点。不仅带来了海外渠道,更可能包含了技术授权、联合开发等带来的直接收入。

这种收入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体现了零跑技术实力的变现能力,助力其多元化发展;另一边其可持续性和规模又具有不确定性,与持续卖车的收入模式有本质区别。

再就是碳积分交易收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提升,车企会获得大量的碳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出售给碳排放不达标的传统车企,成为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

这部分收入几乎是纯利润,但其价格受政策和市场供需影响巨大,波动性强。在行业整体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未来碳积分的价值存在长期下降的风险。

利润方面,如文初所说,零跑汽车上半年利润由负转正为0.3亿元;毛利率14.1%,更是刷新往期纪录。

不过以242.5亿元的营收计算,0.3亿元的净利润对应的净利润率约0.12%。这个利润率算是比较微薄的了。

悬崖车小汽车视频_汽车之家靠什么盈利_

任何一家制造企业的盈利,其含金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利润的来源。最优质的利润,源于核心业务——即卖车本身。

但通过目前披露数据杠杆游戏大胆推测了一下,零跑汽车核心的“卖车”业务,很可能依然还在亏损。

因为零跑自己财报里也说了,营收的大增不仅仅因为卖车数量增多,还因为战略合作与碳积分收入增加。

后两块业务具体收入多少虽然财报无具体披露,但部分从此前一些数据里可以看出个大概。比如碳积分收入。

汽车之家靠什么盈利_悬崖车小汽车视频_

今年7月该司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彼时零跑汽车将自己的碳积分转让给了Stellantis,期限半年,价格为人民币15亿元,数值远大于净利润的0.3亿元。

如此来看,零跑汽车此次盈利虽然意义重大,但稳定性还有待观察。此次很可能因为这些非主业的对冲,所以整体实现盈利。而其经营性利润目前依然在亏损中,上半年亏损额为8863万元。

最后回归到产品。在杠杆游戏看来,零跑的市场立足之本,是其极致的性价比。其产品线高度聚焦于10-30万元的主流消费市场,通过“越级配置”和颠覆性的定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的A面是销量的飙升,B面则是对单车售价(ASP)和毛利率的天然压制。零跑汽车2025上半年的单车均价多少财报未披露,不过此前有分析指出其2025年一季度的单车均价约为11万元,且2024年全年的单车均价相比2023年有所下降。

这表明零跑汽车的规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单车售价为代价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为了提升毛利率,需要依赖规模效应降本;而为了获取规模,又必须采取低价策略,从而压低了毛利率的上限。怎么破局?

悬崖车小汽车视频_汽车之家靠什么盈利_

此外,全域自研是零跑最引以为傲的标签,也是其控制成本、实现性价比的核心武器。

这套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实现核心部件的成本最优,并保证技术的快速迭代。

然而,全域自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需要持续、巨额的研发投入来维持技术领先性,事实上零跑汽车在这块砸钱确实不少,上半年研发开支18.9亿元,同比增长约55%。

这就引出了零跑面临的另一层隐忧:在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如何平衡短期盈利目标与长期研发投入?

总的来说,零跑汽车2025年半年报所呈现的“首次盈利”,无疑是该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积极信号。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盈利的“含金量”似乎并不太高,其背后潜藏的几大隐忧——非主业对冲、毛利空间受限、研发盈利平衡等问题,每一项都可能关乎企业生死存亡。

零跑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将这场略显惊险的、悬崖边的狂欢,转化为一次坚实的、迈向广阔平原的战略性胜利。

相关文章

别被销量和不断降价闪了眼,比亚迪的杀手锏,从来都只是“它”

别被销量和不断降价闪了眼,比亚迪的杀手锏,从来都只是“它”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这个品牌在燃油车时代寂寂无名,但是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之后,好像开了挂一样,销量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升,如今比亚迪在国内市场销量已经断档式领先,而且已然成...

清流|赊账的蔚来汽车:2024年账期超过197天 资金饥渴症何时能解?

清流|赊账的蔚来汽车:2024年账期超过197天 资金饥渴症何时能解?

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王晓悦 主编|赵妍 资金链紧绷的蔚来(09866.HK),在近日完成了40.3亿港元的新股配售。这笔资金或暂解燃眉之急,但从过去一年的财报数据来看,蔚来在2025年依然有一场硬...

成立仅一年,这家魔幻车企要吊打比亚迪 | 马上评

成立仅一年,这家魔幻车企要吊打比亚迪 | 马上评

显然,这是汽车行业里的新面孔。 “金鱼”这一颇具乡野气息的名字被用来当汽车的品牌名,不得不佩服该公司激进且大胆的命名策略。令人好奇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战场厮杀正酣、巨头林立之际,何方神圣竟敢踏险入局??...

车企集体噤声!一纸禁令后,新势力销售们卖车套路变了

车企集体噤声!一纸禁令后,新势力销售们卖车套路变了

今年的上海车展之后,车企们变了,变得谨慎和保守、爱谈安全了。 智驾营销一脚急刹,汽车行业对智驾的宣传有所收敛,一方面有工信部为过度的智驾宣传画下红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智驾事故警醒用户:不要再过度依...

CounterPoint 报告 2024 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容量增长 22%

CounterPoint 报告 2024 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容量增长 22%

IT之家 5 月 31 日消息,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于 5 月 29 日发布博文,报告称主要得益于电动车日益普及、主要市场车型结构的调整,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

合资发力反击?6款全新电车扎堆来了,最后一款实力不一般

合资发力反击?6款全新电车扎堆来了,最后一款实力不一般

2025上海车展,合资品牌集体亮出最新电动化产品,大众、丰田、日产、马自达均加快了电动化技术的追赶,从此前的铂智3X到近期上市的(丨),合资定价也都拉入到与自主品牌同一水平线上,甚至更卷。今年,是合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