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助学额修订答疑帖(更新版)!内地读书非永居在4%超额收生?

美羊羊6天前精彩生活5

1. 资助学额修订涉及哪种香港身份证的学生?

目前只涉及LS5受养人签证。受养人是指主申请人透过各种移民计划如优才、高才等,获得香港身份后,再帮未满18岁的孩子申请的香港身份类型。

本次修改与单程证、双非港宝、永久性居民、无条件逗留等身份类型完全无关!

本次修改与单程证、双非港宝、永久性居民、无条件逗留无关!

以上香港身份类型的孩子就算在内地读任何考试,申请港校时一样能申请港八大资助学额15000个。

临沂河东快餐__新时代弘扬伟大精神的意义

2. 本地生定义只改学费吗?

不对。改了学费也改了学额。

目前新政策未有修改本地生定义,但如果不满居港年期的受养人,不能申请资助学额。逻辑如下:

没有资助学额=没有15000个学额

学费本身就和学额绑在一起。现在改了学费就是改了学额,因此不满足居港两年的受养人都被移出15000资助学额。

_临沂河东快餐_新时代弘扬伟大精神的意义

3. 现在要怎样做才能满足资助学额的要求?

要到香港读两年书,才算满足资助学额(15000个)。

具体算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考大学那一年的5月31日以前,两年期内在香港就读全日制课程。

第二种是在香港居住两年,每一年都要住满275天,只能有不多于90天离港。

豁免期:2027届,只用香港读一年书。2028届或以后都要去香港读两年书。

4. 是否只针对DSE考生?国际考试例如AL、IB也算吗?

算,所有考试都受影响。针对的并非考试,而是香港身份类型。

只要是受养人而不满居港年期,都不在15000个的资助学额里。

_新时代弘扬伟大精神的意义_临沂河东快餐

5. 未来27届但又未满居港年期的受养人,考港校的话算哪个池子?

目前官方的说法是:会有4%的超额收生给这一批不满足居港年期的受养人。

港八大15000个资助学额的4%,便是600个。

临沂河东快餐_新时代弘扬伟大精神的意义_

然而,4%的超额收生并非新政策,因此有人推断这4%本来就是用来额外收生的缓冲名额,例如招美国回流的学生、运动员计划等。故此,坊间推断并非不满居港年期的受养人独占这4%。

另外,这4%的超额收生亦并非只有DSE的JUPAS通道录取,还有各种国际考试的Non-JUPAS受养人,例如AL、IB、SAT等。因此目前未知这4%的竞争情况。

6.只要求小孩居港吗?大人要吗?

只要求小孩,不需要大人。

最新答疑。

相关文章

好消息+N!这些双一流高校官宣2025新增本科专业

好消息+N!这些双一流高校官宣2025新增本科专业

近日,又有多所高校纷纷官宣新增本科招生专业!都有哪些高校新增了哪些专业? 为了让同学们第一时间获取大学新增专业及相关信息,锦宏高考也将根据高校官方发布为大家分期进行梳理,感兴趣的同学千万别错过哦~...

成长氧吧 |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社交孤儿”

成长氧吧 |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社交孤儿”

家长求助: 小禹读五年级,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朋友的作文,孩子却说:“我没有朋友。”原来,小禹的父母忙,而奶奶忙于做家务,一家人很少与小禹交流。上了小学,小禹就开始上各种辅导班,根本没有时间与同龄孩子玩...

“苏超”小课堂③丨“老三不让老四”,比赛队形知多少?

“苏超”小课堂③丨“老三不让老四”,比赛队形知多少?

我们依旧用心备了课 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本节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和球迷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01 通过自主学习足球比赛的基本队形,球迷能够简单了解...

郑州铁院135个专科名额,为何吸引本科生争相报名?

郑州铁院135个专科名额,为何吸引本科生争相报名?

今年夏天,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简章引发热议:动车组检修技术等3个专业,明确标注“仅招收本科生”。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居然要求本科起点?“本升专”刹那间成为网络热词,这135个招生名额的背后,实则是一...

2025年下半年山西教师资格笔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注意事项

2025年下半年山西教师资格笔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注意事项

2025 年下半年山西教资笔试即将拉开帷幕,对于众多怀揣教师梦想的考生而言,准考证打印时间至关重要。据悉,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为 2025 年 9 月 8 日 - 13 日。优路教育提醒各位考生,务必牢...

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又是一年高考季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重思虑。当分数从一个抽象的期望变成屏幕上确凿的数字,一道关乎未来的选择题悄然到来。 这其中最让人踌躇的,莫过于究竟是“选一所好大学”还是“选一个热门专业”这个终极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