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夸大宣传退烧,整个行业将何去何从?

美羊羊3周前教育资讯4

智驾夸大宣传退烧,整个行业将何去何从?_智驾夸大宣传退烧,整个行业将何去何从?_

智驾夸大宣传退烧,整个行业将何去何从?__智驾夸大宣传退烧,整个行业将何去何从?

上海车展昨天闭幕。回顾这届车展,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工信部的新要求下,关于“智驾”的宣传迅速而明显地“退烧降调”。那能否说,在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前沿新兴领域,技术、宣传、监管三者的进退平衡进入了新阶段——一个更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一个月前发生的小米“智驾”事故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各方责任几何也已有诸多讨论。随后不久,工信部组织汽车企业召开会议,要求规范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更新、宣传。强调生产企业必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这一新规也许并非直接指向小米事故,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智驾”事故层出不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夸大其词的宣传掩盖了辅助驾驶与真正自动驾驶之间的鸿沟。

把上海车展各家企业的宣传物料与先前的版本做一个对比,就知道泡沫曾经被吹得有多大。“智驾天花板、车位到车位”一下变身“迈向L3的智能辅助驾驶”——划重点,现在只是“迈向”。还有“真·智驾”改叫“端到端辅助驾驶”,“高阶智驾”更名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智驾版”成了“智能版”……

而且,即便在工信部新要求下,仍有企业坚持使用令人云里雾里的高端词汇,比如所谓的“乾崑智驾”“天神之眼”,然后在广告牌最底下用难以看清的小字写上“仅为辅助驾驶”“L3须国家法律法规允许”。

被这些夸张的宣传话术“轰炸”的车主们,哪里搞得清楚这些汽车到底是能自动驾驶,还是只能提供辅助功能。短期来看这也许能推高销量,但当因盲目信任“智驾”功能而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一方面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从长期看,不仅损害了车企的信誉,更严重的后果是损害了市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可能影响技术迭代发展。

因此,主管部门这次及时出手,以略显严格的手势收紧监管措施,相当必要。而面向未来,还需要更多系统性的机制,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期落地生效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就代表了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向。《条例》允许L3及以上级别的个人乘用车自动驾驶上路通行,并细化明确了事故责任划分。这为真正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打开了市场化应用的渠道,而没有真“智驾”能力的企业,不敢承担事故责任,也不能再用“法律法规不允许”作借口了。

厘清权责、有堵有疏。给新技术合理而充分的空间,反而能让夸大的宣传无处遁形,进而引导更多企业正视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更加务实努力地攻关理论技术。

同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智能驾驶,也适用于所有前沿的、新兴的领域。

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以及和它强关联的领域。智能驾驶是当前的代表性产品,下个周期也许是人形机器人,不论如何,它对每个人生活的浸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会越来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近期多次强调,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技术越是发展,越是不能等到强负外部性的事件密集发生了再跟进监管。比起超前的宣传,我们更需要构筑超前的体制机制,既规避潜在风险,也更好地引导行业发展。

相关文章

不搞AI的,不是好汽车公司

不搞AI的,不是好汽车公司

「核心提示」 押注AI,背后争夺的是下一代汽车,甚至是产品的定义权,以及与此相伴的技术、用户与商业模式的全面重构。 作者 |张力 邢昀 近期,李想带着他的VLA 司机大模型再谈AI,距离上一次他开诚...

告别“配置竞赛”,智能汽车下半场比什么?

告别“配置竞赛”,智能汽车下半场比什么?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已成为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前沿阵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前10年突破50%,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AI技术从实验室跃入量产车型,智...

特斯拉即将在奥斯丁开通Robotaxi试点 首批车辆不到20台

特斯拉即将在奥斯丁开通Robotaxi试点 首批车辆不到20台

【智车派新闻】特斯拉多年来不断承诺推出完全自动驾驶的Robotaxi,如今终于传来官宣时刻。据特斯拉方面最新透露,Robotaxi计划最快将于下月在美国奥斯汀正式上线测试。不过,这次并不是大规模投入运...

Gartner警示AI智能体风险:用Agent之前先看完这4条

Gartner警示AI智能体风险:用Agent之前先看完这4条

“AI智能体正在将传统AI的安全风险,系统性地放大。”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赵宇告诉网易科技。 AI智能体正快速进入落地阶段。AI智能体的兴起被视作生成式AI走向实用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理解指令,...

小鹏电话会:今年Q4将实现盈利,图灵芯片Q3放量,2026年推出人形机器人

小鹏电话会:今年Q4将实现盈利,图灵芯片Q3放量,2026年推出人形机器人

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在国内外市场实现“新势力销量第一”,更在智能化与AI融合上迈出了实质性突破。 5月21日,小鹏汽车召开Q1财报电话会,从自研芯片、智能驾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