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饿了么加入战局真相:送真福利、拿更大的市场
随着情绪性的讨论逐步褪去,大众层面最关心的议题只剩下一个——外卖的实际体验,能否就此得到改善?这或许是观望至今的饿了么,选择在此时与淘宝一同加入战局,“开辟第二战场”的真相。
4月30日,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平台补贴力度,即日起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
同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Tab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展示,首批覆盖50个城市。5月2日,淘宝闪购又提前全量上线,向全国用户发放大额外卖红包。
突然而至的消息,让这场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外卖大战,再添新的弹药。对最广大的消费者而言,这自然是一件巴不得的好事情,继续享受实打实的福利。
但从行业侧而言,饿了么此时才入局是否为时已晚?毕竟这场外卖行业的新烽火,比十年前的外卖大战,来得更加跌宕起伏。先前入局的二者,已占据有利地势。
红黄两大阵营的攻防,固然有来有回。但随着情绪性的讨论逐步褪去,大众层面最关心的议题只剩下一个——外卖的实际体验,能否就此得到改善?
这或许是观望至今的饿了么,选择在此时加入战局,“开辟第二战场”的真相。
半路杀出的“真福利”
前期双方刀刀到肉的补贴大战,如今已经渐次进入“战略相持”的平稳期,甚至开启了用户们看不见的“水下比拼”。
而眼下,暑期的外卖“旺季”才真正到来。饿了么选择以“超百亿”规模的补贴入局,可谓恰逢其时,让外卖行业的竞争,一如2023年的电商,进入了最纯粹的“货比三家”环节——
谁的产品质量高,谁的服务体验好,谁就能争取到最多的消费者支持。也能将暑期大促的节点拉长,赢得更多落到实处的增长。
进入饿了么App,百补的活动被置于主页最上方。点击第一排的活动页面,即可进入饿了么的红包发放页面。
凤凰网科技测试发现,即便在发放红包的主要点餐时段内(10/14/17),抢到红包的难度也并不大,且满减门槛也并不算高。在没有用会员红包的前提下,一份原价近30的鲜榨西瓜汁,被打到了10元左右的价格。
而在更加精打细算的网友们手里,一杯均价近20的奶茶,使用超百补的满减红包之后,直接被打到了个位数乃至小数点之后,这是在当前外卖行业都难得一见的补贴力度。
实际上,在营销活动方面,饿了么本就是一个老手,深谙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去年夏天,借着奥运会的东风,饿了么借势推出了“开心运动会”企划,凭借丰富的游戏玩法和互动设计,累积共有超2.5亿人次参与互动,让更多路过的“观赛流量”变成“生意留量”,进而为饿了么的商家与品牌实现增长。
平台数据显示,到奥运会闭幕为止,饿了么的奥运相关“免单场次”超过70场。叠加后续的立秋和七夕传统节日,无论是外卖餐饮还是即时零售,交易额也在夏季创下历史新高。“免单”系列活动,也成了饿了么暑期增长的王牌IP。
但饿了么又不仅仅是只会做营销,长期来看,其坚持修炼内功,做良性增长。去年10月,饿了么曾在上海举办过一场业内颇为关注的行业大会,并在会上宣布将坚定“1+2”长期战略,其中“1”代表饿了么要做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2”则代表专注建设好“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以及“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两个新赛道。
在这个清晰的方向之上,饿了么通过押注新技术、做好科技研发投入,服务好商家和骑手两端。
如其研发的AI agent产品全息盾,借助AI算法,可识别出以拼写变异、形态变异等方式试图逃避监管的商品——3秒时间,系统就能以图搜图,锁定全平台范围内的违规商品并进行打击。
在骑手侧,其最为有名的是“五个一”综合性服务保障,通过“一个站(骑士驿站)、一张床(骑士公寓)、一顿饭(骑士餐)、一个码(“碰一下”进门码)一点碳(换电服务)”打造的“五个一”综合服务,让骑手工作中的所有细节,都能得到关怀。才是落到实处的保障。
可以说,如今饿了么敢于在“二虎相争”的行业态势下,选择以同等规模的补贴福利进入“正面战场”,追求的不仅仅是短期交易的增长,而是此前的长期战略定力,和在技术侧、商家侧和骑手侧的持续性资源投入使然。
长期来看,新一轮外卖大战鹿死谁手,仍未可知。但在饿了么“超百亿”福利入局后,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饿了么的入局,避开了初期的“口水仗”,进而在后续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抢夺更多真正落到实处的用户注意力。
饿了么的弦外之音
值得一提的是,饿了么此番并非“孤身入局”。在“正面战场”之外,“淘宝闪购”的横空出世,与饿了么的“百亿饿补”互为倚仗,加入即时零售的战役之中。
5月2日全国全量用户已可通过淘宝闪购入口领取大额红包购买外卖。
个中逻辑也不难理解。外卖本身仍旧是一个苦行业,但依托外卖业务建设起的同城配送网络,可以支撑起更大想象空间的即时零售赛道。
此前即时零售行业也可谓蛰伏多年,不仅头部企业的利润率随着即时零售的业务扩张而逐年增长,屡次“破新高”,许多垂直领域的即时零售创业玩家也在近两年迈入全面盈利。如今的外卖大战,更加速了同城零售的心智和网络搭建,用户教育的过程几近完成。
换言之,此时淘宝闪购入局即时零售,也省去了教育市场的过程。
据新浪科技报道,淘宝闪购上线24小时内,奈雪的茶饿了么外卖订单同比暴涨超200%,多款品牌茶饮商品热卖,全国核心城市门店配送运力满负荷运转。
和淘系即时零售业务携手共进,也符合饿了么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正如前述所提及的,即时零售本就是饿了么在开拓的新赛道。且对于经营健康度最为合适的当下,饿了么有更多实力参战。
早在2023年,饿了么除开中台成本的UE(单体经济模型)已经打正。根据阿里2025财年Q3财报,包括饿了么和高德在内的本地生活集团季度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9.88亿元,亏损则继续收窄,离正式盈利只差临门一脚。
截至目前,即时零售业务在饿了么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为10%-20%,且在超市便利、药店、蔬菜水果、酒水饮料、鲜花绿植等即时零售品类中,与淘宝展开了深度合作。随着社会化仓配、即时履约、超算平台、地图等“内功”逐年夯实,饿了么已经具备“集中优势兵力,协同突击”的天时地利。
但就“重资产、重运营”的本地生活赛道而言,短期补贴并不重要:谁的护城河更扎实,谁的技术、运营“内功”更加完备,谁就能在这个外卖和即时零售的竞争中获取长期优势。饿了么的“闪电”入局,无疑在提醒行业,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从不缺乏变数,鹿死谁手,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