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近丨从蓝天到戈壁——回望一条穿越烽火的国际“生命线”

美羊羊3天前教育资讯5

心相近丨从蓝天到戈壁——回望一条穿越烽火的国际“生命线”(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莫斯科/兰州9月2日电80多年前,在中国的大西北,一条国际反法西斯“生命线”穿越烽火,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战救国的众志成城,也见证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互援互助。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回顾了中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的一段动人往事——“两国携手在大漠戈壁开辟出一条国际“生命线”,为支援彼此反法西斯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都是英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中国同苏联建立起西北国际交通线。兰州正是这条国际“生命线”上的重要枢纽。

“当时中国迫切需要飞行员和飞机,苏联派来了志愿航空队,提供了武器装备等援助,对我们是雪中送炭。”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副研究馆员潘洁对记者说。

重生之养条小狼狗g丨__戈壁天堂简谱

8月2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名男子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周天翮 摄

“我自愿去中国作战。”日后成为苏联空军总司令的日加列夫到司令部请缨,随后赴华参与指挥苏联志愿航空队,主要驻扎在兰州。他们肩负着运输、增援和培训等多重职责。

日加列夫同妻女留下一张合影,成为家族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日加列夫照片之一。看着发黄的照片,日加列夫的孙女叶连娜·日加列娃和孙女婿康斯坦丁·博贝列夫说:“这可能是一张带着‘以防万一’的心情拍下的‘告别照’。他知道可能回不来。”

日加列夫的中国记忆在家族成员间口口相传:当时,苏联飞行员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启程飞往兰州。“路途遥远,任务艰巨,还要飞越高原、戈壁,危险可想而知。”博贝列夫说,“他们都是英雄,能成功抵达中国已经是一个奇迹。”

在日加列夫的回忆里,同样英雄的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为抗击侵略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和努力。博贝列夫说,仅以飞机维护为例,“有时候甚至靠人力运输燃料”。

一批批苏联援华飞机和飞行员远道而来,以兰州为中转站;中国飞行员也在兰州接受培训,再奔赴抗战前线。

为了破坏这条交通线,日本侵略者向兰州等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袭击。据统计,自1937年起,日军出动飞机1081架次,袭击甘肃各地71次。其中,兰州遭袭36次,房屋损毁上万间,伤亡2万多人。

中苏飞行员联手展开英勇反击。据当年报纸刊登的捷报,1939年2月20日和23日的战斗中,中苏飞行员击落十多架日军飞机,极大振奋民众士气。英勇而悲壮的兰州空战,击破了日本侵略者夺取西北地区制空权、切断国际“生命线”的图谋。

“守望互助的友谊”

从兰州到武汉、重庆等地,共有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航空队,200多人献出宝贵生命。习近平主席曾多次讲述牺牲在中国的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英勇战斗以及中国母子接力为他守陵数十年的故事,和苏联援华航空队“鹰击长空”、阻击日寇的故事。

戈壁天堂简谱__重生之养条小狼狗g丨

2014年11月19日,守陵人魏映祥在库里申科烈士陵园内库里申科烈士雕像前修剪陵园内的苗木。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一次中国之行中,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叶卡捷琳娜·扎克利亚济明斯卡娅到武汉解放公园参观。面对中国人多年来精心维护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和纪念碑,她深受触动,从此将那段并肩作战的历史作为研究方向之一。

近期,她通过讲座等方式,向更多俄罗斯民众介绍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特别提起的这条国际“生命线”。她说,这条“生命线”展现了两国“在艰难岁月中守望互助的友谊”,为两国赢得各自最终的胜利提供重要保障。

“大家一齐用力”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200余架飞机以及大量武器装备,中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农产品、矿产等重要战略物资。经中亚地区至中国新疆、甘肃的陆路通道是这条国际“生命线”的主要运输路线。

戈壁天堂简谱_重生之养条小狼狗g丨_

这是1月14日在新乌鞘岭隧道附近拍摄的山脉与月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无锡太湖学院教授陈橹认为,这条国际“生命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获得武器装备支援,以持久战牵制日军主力;苏联获得战略资源补给,同时避免两线作战。

“大家一齐用力!不怕高的山,不怕无边的戈壁,不怕风霜雨雪……”1939年5月,当时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疆日报》刊发“全省公路会议特刊”。版面上一个“豆腐块”特别留给了一篇手写的简谱、歌词——题为《筑路歌》,由茅盾作词,鼓励新疆各族民众齐心筑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西北国际交通线付出巨大心血的一个缩影。

自8月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国际交通线”主题展览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举行。已经发黄的货运清单、工程图纸、民众踊跃募捐的记录,资料照片上的卡车、骆驼、马队、羊皮筏,让历史再次鲜活了起来。

“这些卡车把苏联援华武器装备运来,返回时再把西北盛产的羊毛、羊皮等物资装上,西北民众称之为‘羊毛车’。”潘洁指着展板介绍。

岁月流转,斗转星移。当年见证战机起落的兰州拱星墩机场,如今已成为繁华街区,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兰州的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国际陆港、铁路口岸,都是今日陇原大地同世界互联互通的支点。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一站新疆霍尔果斯,如今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口岸,见证着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时代“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往来穿梭于亚欧大陆。昔日的国际交通线,如今已成为“合作线”“幸福路”,必将续写一个个众行致远、共同前行的新故事。

戈壁天堂简谱__重生之养条小狼狗g丨

运输公司工作人员将中国新能源车从霍尔果斯运向哈萨克斯坦一侧中转停车场。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_戈壁天堂简谱_重生之养条小狼狗g丨

相关文章

学习进行时|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习近平主席推动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合作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习近平主席推动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合作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与中亚各国交往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主席推动中国...

第一观察 | 丝路的回响 时代的创举

第一观察 | 丝路的回响 时代的创举

站在哈萨克斯坦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希望的土地,脑海中总会浮现习近平主席2013年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哈时的深情讲述: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

突尼斯籍国际政治问题专家文思:中国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国家 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突尼斯籍国际政治问题专家文思:中国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国家 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中国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国家(来源:视频综合)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张雨晨):“中国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国家!”5月26日,突尼斯籍国际政治问题专家文思在了解西安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后给予评价。 随着共建“一...

11名中国民航大学首届航空运输专业硕士国际班学生毕业

11名中国民航大学首届航空运输专业硕士国际班学生毕业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首届航空运输专业硕士国际班的11名学生完成学业,获取硕士学位,即将奔赴全球民航舞台。11名学生分别来自孟加拉国、也门、蒙古、乌干达、加纳、斯里兰卡和尼日利亚。 中国民航大学首届航空运...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5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5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哥伦比亚...

中国南航北京大兴至杜尚别航线开通

中国南航北京大兴至杜尚别航线开通

【中亚专线】中国南航北京大兴至杜尚别航线开通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刘文文)中国南方航空北京大兴-杜尚别航线16日顺利开通,这是中国航司在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两国首都间的首条直飞航线。 南航集团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