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

美羊羊4天前教育资讯3

永嘉县的工地上,塔吊静静矗立着,像一个巨大的问号。

本该拔地而起的“中国县级第一高楼”,现在只剩下20层的钢筋混凝土骨架,在冬日里显得格外萧瑟。附近的居民每天路过,都会忍不住抬头看看:“这楼啥时候能盖完啊?”

谁也没想到,答案会这么残酷。

1. 一份“官方爆料”引发的震动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有市民在“民呼我为”平台上问了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国鸿中心啥时候能建好?

结果,永嘉县三江街道办事处的回复,直接把所有人都震懵了:

“超高层监管账户因房地产开发贷款问题,被温州银行擅自划走3亿元。”

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_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

擅自划走3亿元?

这六个字的分量,比356米的高楼还要沉重。要知道,监管账户的钱,那可是有专门用途的,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政府部门用“擅自”这个词,基本等于在说:这事儿没经过我们同意。

说白了,就是银行单方面把钱拿走了。

2. 一场20亿的豪赌

时间回到2019年9月26日,那是个让温州瑞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激动不已的日子。

他们以20亿元的总价,拿下了永嘉县三江商务区的两块地。楼面价4266元/平方米,溢价率25.06%。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个价格算不上便宜。

但开发商有自己的算盘。

按照出让协议,他们要在这里建一栋高度超过350米的标志性建筑。356米,73层,预计2025年底封顶,2027年底投入使用。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温州银行显然也这么认为。作为牵头行和主融资行,温州银行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支持”,包括组建银团贷款。

银行和开发商,就这样绑在了一条船上。

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

3. 资金链断裂的多米诺骨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房子卖不动,这是摆在开发商面前最直接的问题。永嘉县毕竟不是杭州,不是上海,对高端楼盘的消化能力有限。销售回款跟不上,资金链自然就紧张了。

紧张到什么程度?连施工队的工程款都付不出了。

陕建二建,这家在业内颇有名气的建筑公司,最终选择了撤场。工地上的塔吊停了,工人散了,356米的梦想也就此搁浅。

而温州银行呢?面对开发商还不上的贷款,选择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操作——直接从监管账户里划走3亿元。

这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谁都不想先认输。

4. 温州银行的“房地产情结”

翻开温州银行的“家底”,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截至2024年末,温州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有6家是房地产企业,还有3家做商业地产租赁。也就是说,9家企业都和房地产沾边

这个比例高得有点吓人。

更有意思的是,从股东结构来看,2020年的时候,温州银行的十大股东里还有一大堆房地产企业:名城建投、新湖中宝、新明集团、远扬控股。。。到了2024年,这些房地产企业基本都消失了。

是巧合吗?还是银行主动在“去房地产化”?

答案可能没那么简单。最近,温州银行还在忙着向房地产企业追债。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欠了6.57亿元,银行直接申请拍卖108套别墅、18处房产来抵债。

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

5. 一个1000万的“空壳”质押

在国鸿中心这个案子里,还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

天眼查显示,开发商的子公司温州瑞升置业,把旗下另一家子公司泰顺瑞城置业的股权质押给了温州银行。股权出质数额1000万,2022年7月登记,现在还是“有效”状态。

但这家泰顺瑞城置业是个什么公司呢?

注册资本1000万,员工人数0,疑似空壳公司。

用一家空壳公司的股权做质押,这操作让人看不懂。是开发商实在没别的资产了,还是银行当时审核不够严格?

6. 数字背后的真相

温州银行2024年的业绩数据,或许能解释一些问题。

营业收入92.67亿元,净利润19.20亿元。看起来还不错,但净利润增速从2023年的90.2%暴跌到2024年的9.97%。总资产5053.78亿元,新增资产规模不足2023年的6%。

增长明显放缓了。

不良贷款余额25.74亿元,不良率0.87%,这个数字控制得还算可以。但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大背景下,这些数字能维持多久?

银行在年报里说要“全力推进不良贷款控新降旧工作”,加强房地产风险管控。但国鸿中心这个案子,显然已经成了一个现实的风险点。

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3亿资金不翼而飞!银行"擅自划走"监管资金,356米高楼成烂尾楼?_

7. 谁来为这3亿买单?

现在的问题是:这3亿元到底该怎么办?

从法理上讲,监管账户的资金有特定用途,银行单方面划走确实说不过去。但从商业角度看,开发商欠银行的钱也是事实。

政府部门用“擅自”这个词,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但温州银行到现在还没有公开回应,这种沉默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最尴尬的是那些买了房的业主。

他们交了钱,等着收房,结果楼盖到一半停工了。监管账户里的钱被银行拿走了,开发商也没钱继续盖楼了。

这种三方博弈的局面,最终受伤的往往是最无辜的普通人。

356米的高楼梦,就这样被3亿元的资金纠纷给“腰斩”了。

在这场银行、开发商、政府的三角游戏里,没有真正的赢家。温州银行想要回自己的贷款,开发商想要继续盖楼,政府想要项目顺利完工,业主想要按时收房。

但现实是,工地上的塔吊还在那里静静矗立着,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等待着答案。

相关文章

五一节后A股怎么走?以史为鉴这两大行业上涨概率更高,核心受益标的梳理

五一节后A股怎么走?以史为鉴这两大行业上涨概率更高,核心受益标的梳理

财联社5月3日讯(编辑 笠晨)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五一”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15年中共上涨7次,2020年以后5年中有4年上涨。分析师表示,“五一”假期后A股短期表现主要受政策和外部事...

现房销售,期房终结?中国楼市或迎重大转折

现房销售,期房终结?中国楼市或迎重大转折

最近,河南信阳宣布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制度。 信阳市住建局印发相关文件,新取得施工项目许可证施工资料达主体封顶可申报预售,新出让土地开发商品房一律现房销售。 对于一个非一线城市而言,这样的举措无疑具有标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