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终于脱了,外地人要疯掉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不出意外,还没有等到930,深圳终于扛不住了,这次新增绝对不是闹眼子的,基本上深圳市场也就剩下一条底裤了,或许脱光也就在今年。
9.5深夜,深圳发出了市场7月以来高度期待的房地产放宽政策,距离去年9.29新政大约过去了接近1年时间。
相当于前面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政策来看,深圳本次算是加足了不少马力,特别是加入了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两大限购区域。
这也就释放了一部分房票,其最关键点是本次新政对于那些单身又想要置业的群体,几乎是上了大保险,这部分群体也是受益最多的。
在本次新政之前,深圳市场在7.8两个月真的是市场超级低迷,开发商拿地热情也不大,并且深圳地产均价首次跌破6万。
开发商是市场上最专业的投资者,他们的行为是市场的风向标。深圳前面8个月拿地情况来看,不论是金额还是地块数量,都与主流城市差距甚远。
当连开发商都对未来市场没有信心,不敢轻易拿地时,说明他们认为未来的房子会更难卖,利润空间会被压缩,甚至可能亏损。这直接反映了市场预期的悲观。
从数据来看,深圳在8月份应该是过得最苦的一个月,2025年8月深圳成交1248套新房住宅,环比减少13.4%;成交4175套二手房住宅,环比减少10.3%。
整体来看,深圳楼市在8月份的表现明显逊色于7月份,成交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显示出市场热度的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际统计数据存在滞后性,8月份的真实成交量可能更低,这预示着市场的冷淡趋势。
供应增加与成交乏力的双重作用下,新房库存压力持续上升。
据深圳住建局数据,8月末深圳新房住宅可售房源32293套,住宅去化周期延长至10.1个月,由于新增供应增加,但新房成交表现乏力,令住宅库存与去化周期再次上升。
市场上有一种假象的存在,就是看房的人真的也不算少数了,特别是刚需产品,在非核心区域,很多新房总价已经控制在300万以下了,房价已经到底。
但是从整体成交来看,这部分纯刚需产品在深圳关外的供应量实在是太大,价格内卷也在继续厮杀,户型设计与公区方面比豪宅内卷还凶猛。
因此,从今年的几个日光盘来看,前面几次几乎把这一批客户需求已经吸纳干净了,如今还没入手的估计都还在观望。
这次新政其实就是对于这部分产品加了一把火,可以认清的是,非深户的外地人这波需求要被引爆,甚至很有可能是金九银十这波开发商的最核心客群。
现在深圳市场已经完全彻底分类:第一类,刚需上车盘,如今这个价位也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存在,特别是龙华,龙岗,光明等。
第二类,600-800万量级的首改项目,这部分项目集中在一些产业比较集中的非传统核心区位,但是产品品质与配套非常成熟。
第三类,千万以上的准豪宅产品,其实豪宅产品这几年在深圳核心区域入市的不算多,基本上还是深圳湾,深超总等核心区域为主,圈层属性较强。
如果是深圳的刚需新房是300万的门槛,那么这个门槛的含金量绝对是超过任何一个一二线城市的,这绝对是炸裂的存在,开发商如何抓住这一波风口才是关键。
深圳是一线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大环境经济持续低迷,但是深圳上半年的整体表现来看,仍然还是领跑全国。
2025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高技术产业动能澎湃,消费场景推陈出新,旅游市场稳健回升,协同发展步伐更快。
无论是制造车间里的高速产线,还是跨境高铁上人潮涌动的身影,都在诉说着这片湾区的澎湃脉动。
细看这份“成绩单”,深圳继续稳居“C位”,广州紧跟其后,佛山、东莞制造重镇稳固发力,惠州、中山、肇庆等新兴力量加快释放,港澳经济回暖势头明显。
财政健康度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北京税收占比87.3%全国最高,科技支出日均2亿,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10%。
深圳战新产业占比42.3%,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增速38%,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9%,另外值得关注的服务业,外贸产业也值得持续关注。
也就是说,深圳虽然土地稀缺,但是创造的经济增速与总量仍然可以说是绝对的遥遥领先,这也跟深圳这一城市的包容度与开放性不无关系。
因此,城市竞争力摆在那里,这一波年轻人毕业到就业,深圳仍然具备极大的吸引力,这里的就业岗位仍然值得年轻人关注。
持续的人口流入加上持续的产业创新与布局,让深圳这座顶流城市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先把经济稳住,再稳定人口,最后稳定房价。
300万在其他二三线城市可能能买到核心区改善房,但在深圳,它代表的是一线城市的入场券, 其背后的户籍、教育、医疗、发展机会等附加价值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相对比上海,北京的入场券,深圳实在是不算太贵,因此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加高,加上本身民营经济发达,更能创造更多的岗位。
在深圳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背景下,能做出总价300万左右的新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这要么是极致的小户型产品(如70-80平做三房),要么是位于相对外围但规划有潜力的区域。这种产品的出现,本身就是市场的焦点。
深圳有海量的年轻刚需群体,他们的购买力天花板就在300-500万这个区间。特别是对于首次置业的这部分群体来说,如今一定是绝佳上车机会。
一个总价可控的、品牌开发商的新房,对他们来说就是“梦中情房”,关注度会空前高涨,这也会跟很多其他二三线城市一些压力,深圳对人的吸附力实在太强。
从今年上半年三个日光盘数据来看,性价比高的总价+超高的得房率与综合配套,三个维度的集合,是其背后销售数据的直观影响力体现。
小编可以断定,这波新增突发,对于外地人来说,深圳这波行情就是专门给他们定制的,这几天火爆的售楼处直接可以说明。
小编一个朋友就趁着这一波热度,在本周末直接入手了西乡的新盘,这在前几个月一直还在犹豫,这次一看到发布新政的消息,就毫不犹豫的下定了。
小编在周末两天,也问了几个在售的项目的营销负责人,接触下来,感受都是一样的,主动问价+开房的人多不少,成交周期明显降低很多。
不少楼盘纷纷打出成交喜报。龙岗区的远洋天萃发布海报称“外地客户连转3套”、鸿荣源位于观澜的楼盘则回收1%的折扣,这都是刚需客户的必看项目之一了。
深圳包容性比较强、容错性也比较强,楼市能大起,外来购买力功不可没,这笔外地购买者疯狂的同时,也给本地买房人构成了一些压力。
目前很多人也都在关注,如果外地人都来扫货,深圳这房价会不会再次猛涨?
这个话题其实估计大家都在各自的角度思考,但是从整体市场来看,深圳房价回暖是必然趋势,但是前提肯定是优质资产。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对深圳这波操作有想说的朋友,也欢迎留言讨论。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地产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猎头从业经历,16年以上地产行业沉淀,关注地产战略布局,产品运营,持续研究健康管理,个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随时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近期新增地产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与更多的地产人+再创业者交流沟通,共同进步,还可以讨论资产配置与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产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务模块,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一对一咨询业务具体流程细节,私人定制职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