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
(25-26高三上·湖南长沙·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于1910年离乡赴东山学堂求学时所作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毛泽东于东山学堂咏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于1925年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以上材料,是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不同阶段抒怀的诗作,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详解】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选取了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不同阶段的三首诗作。第一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创作于1910年离乡赴东山学堂求学时,“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展现出少年毛泽东志向远大,决心离开家乡去求学,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才归来,体现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成就的强烈渴望。第二首《咏蛙》同样创作于东山学堂,“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以蛙自比,凸显出一种自信、豪迈的气概,展现出少年毛泽东的壮志豪情与非凡胆识,不畏惧、敢为先的精神特质。第三首《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重游橘子洲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描绘了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意气风发、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命运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批判、敢于担当的形象。三个阶段的诗句,表现了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始终如一的志向和豪情:他与众不同,立志有所成就。从中,更可以看出他的成长。可见,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向外拓宽视野、开阔眼界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生命不断丰富,世界也因此而多姿多彩。
写作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可以从志向的角度出发,探讨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志向转化为实际行动,像毛泽东一样为了志向不断努力追求。也可以聚焦于豪情壮志与自信担当,分析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拥有豪情壮志和自信担当精神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还可以综合三首诗,思考青少年时期如何培养全面的素养,包括志向、豪情、担当以及对知识的追求等,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此,文章开篇可以毛泽东这三首青少年时期的诗作引入,简要阐述诗作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引出关于青少年成长中志向、豪情与担当等话题的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接着,论述志向的重要性。可以列举古今中外因志向远大而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说明志向是人生的灯塔,为青少年指引前进的方向。最后,总结全文,鼓励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毛泽东等优秀人物为榜样,树立远大志向,怀揣豪情壮志,勇于担当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立意:
1.志存高远,豪情担当铸青春。
2.以志为引,豪情担当绘人生画卷。
3.丰富自我生命,探寻多彩世界。
【例文导写】
少年志气与时代担当
“孩儿立志出乡关”的决绝誓言犹在耳畔,“春来我不先开口”的自信宣言振聋发聩,“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令人神往。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一位伟人的成长轨迹,更勾勒出中国青年应有的精神图谱——胸怀天下的志向、敢为人先的胆识、心系苍生的担当。
少年立志,当存高远。“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铿锵誓言,展现的是追求卓越的坚定意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山区驻村扶贫,心中装的是“改变家乡面貌”的赤子情怀。当代青年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应当树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鸿鹄之志。这种志向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青春有为,贵在敢当。“哪个虫儿敢作声”的豪迈诘问,彰显的是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北斗导航系统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1岁,这些年轻科研人员敢闯“无人区”,勇攀“科技峰”,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敢为人先不是鲁莽冲动,而是建立在扎实本领基础上的自信与勇气。新时代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敢于突破舒适区,是否勇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心系天下,方显格局。“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恢弘气度,体现的是心系苍生的博大胸怀。真正的青春气度,从来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在乡村振兴一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扎根基层,用专业知识服务农村发展。这些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青春才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重温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诗句,我们不仅感受到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更体会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使命。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呐喊,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国青年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这既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宝贵机遇,也对青年担当作为提出了更高要求。
让我们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谱写出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