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亮:超前学习,并非孩子成长的优选路径

美羊羊8小时前精彩生活1

_英语 超前学习_优选超时怎么办

孙先亮,海尔学校校长,原青岛二中校长

最近一段时间,遇到两位家长都在给我讲孩子超前学习的问题,孩子小学阶段已经学完了初中的课程。我对家长说,超前学习不是孩子未来成为优秀人才必由之路,生命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获得,更需要大量生活和发展的体验;不仅需要显性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超前学习的孩子一定比其他正常的孩子更加优秀和出色。

对此问题,我利用AI工具进行了提问,Deepseek很快给出了分析。关于孩子超前学习(如小学阶段学习初中课程)的利弊以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目前教育界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复杂的图景。以下是综合分析:

1. 超前学习的潜在益处:(1)知识储备优势:适度超前学习可以为孩子搭建更广阔的知识框架,尤其在语言学习(如英语)方面,小学阶段是语言敏感期,早期接触外语可能事半功倍。(2)短期学业领先:部分超前学习的孩子在进入初中后,由于已经接触过相关内容,可能在学习初期表现更自信,成绩更突出。(3)满足高能力学生的需求:对于天赋较高的孩子,超前学习可以避免他们在常规课程中感到无聊,并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机会。2. 超前学习的潜在风险:(1)基础薄弱与思维训练不足:超前学习可能导致孩子依赖记忆而非深度理解,尤其是数学等需要逻辑推理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基础思维训练(如空间想象力、分类讨论能力)可能被忽视,影响后续学习。(2)心理压力与兴趣丧失:过早接触高难度内容可能让孩子感到挫败,降低学习兴趣。部分超前学习的孩子在进入初中后,由于思维模式未跟上,反而出现学习停滞。(3)挤占全面发展时间:过度聚焦学科知识可能压缩孩子游戏、社交和创造力发展的空间,导致情商、社交能力滞后。3. 超前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1)创新人才的核心特质: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关键并非知识量,而是自主性、兴趣深度和韧性。盲目超前学习可能抑制孩子的探索精神,使其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思考。(2)超前学习≠创新能力:许多超前学习的孩子可能在考试中表现优异,但缺乏真正的创新思维。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对问题的深度探索,而非提前掌握标准答案。(3)国际经验:韩国等国家曾试图通过立法限制超前学习,但校外培训市场依然火爆,导致教育竞争加剧,而非创新能力提升。

超前学习并非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其短期优势可能掩盖长期风险。真正的创新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进度。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节奏,避免盲目跟风“抢跑”。

结合AI的分析,我认为孩子的超前学习,总体上是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中现实的反映。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思维已经从记忆、解释、领会的低级思维,向应用、分析、创新等的高阶思维转变。传统教育只是传授过去的知识,而不传授现代的知识,更不可能学习未来的知识,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

所以对于超前学习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并且对学科知识有极强兴趣的孩子,特别是语言类的内容(例如外语),可以进行提前学习。

因为孩子喜欢,所以就不会感到学习的压力,更不会因为某种功利性的追求,而让孩子受到心理和学习的负担。牛津大学追踪研究发现,小学超前学习语法规则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创意写作能力比按自然语感培养的学生低31%。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超前学习应当适度。

第二,如果确实要进行超前学习,那也应当尽可能把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相结合。

给学生创造因用而学、因做而学的机会,这样的学习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关键是可以让学习的过程更有意思和意义。正如斯坦福大学Jo Boaler团队实验所证明,小学阶段用积木完成三维建模的孩子,初中几何成绩比超前学习公式的孩子高23%。

第三,超前学习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为价值导向。

知识学习的超前性,其意义绝非家长的想象。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分析21世纪54位科学类诺奖得主的教育史发现:仅9%有过系统性超前学习经历;87%在童年期有大量自由探索时间(平均每周14.6小时自主项目);79%的重要创新灵感来源于童年游戏经验(如费曼11岁自制防盗铃电路)。相比于知识的超前学习,家长应该更加重视孩子在早期进行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更多的生活和实际场景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第四,教育要慢下来。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因素,知识学习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大量的间接经验之外,直接经验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

教育的超前学习,极易演化为拔苗助长,让孩子思维固化、天性得不到应有的释放,这不仅无助于正常的健康发展,更会损害孩子作为一个“完整人”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慢,就是让孩子全面获得各种生活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能力和素质,就是充分积淀雄厚的生命发展基础。所以,成年人要放手放手再放手,让孩子有从小参与游戏、开展动手和接触实际生活的机会,让大脑获得更多的外界刺激,才是真正教育应当做的事情。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巧看到了一篇标题为“神童魏永康4岁上小学,17岁考进中科院,不久却被劝退,谁之过”的文章,那些“伤仲永”的事情一再出现,不能再看作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偶然。应该相信,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结果。

超前学习如同给未完成地基的大楼添砖加瓦,短期看似进度领先,实则动摇创新所需的根本支撑。真正的教育远见,在于遵循神经发育规律,用童年期的"慢生长"换取成年期的"强突破"。那些改变世界的创新者,往往不是在赛道上抢跑的人,而是敢于开辟新赛道的人。

相关文章

你的孩子正在“过度教育”

你的孩子正在“过度教育”

把孩子教育好,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 但什么是教育呢?很多父母就不太明白了。 总统里根说过:“建立生活的是非观念最好的办法,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则。因此,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

明星梦可以有,但不能是因为不想上学

明星梦可以有,但不能是因为不想上学

黄奕女儿(大名黄芊玲,小名铛铛)想去韩国当练习生这事儿,大家这两天有刷到吗? 视频是黄奕自己发的,她说,“正处于升学关键期、12岁的女儿,突然对我说:她不想去学校了,要去韩国当练习生。当妈妈的,到底...

围观了一群“学渣”妈妈聊天,我仿佛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围观了一群“学渣”妈妈聊天,我仿佛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01 前段时间,队友接连参加了两个孩子的期中家长会。 我因为在外地出差,所以完美错过了。 我本来还想问问队友,有没有和老师详细聊聊,多了解点情况。 结果,他说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小板凳,老腰受不了,所以开...

“恭喜儿子高考落榜”,母亲大方庆祝:省下十几万,还白得个儿媳

“恭喜儿子高考落榜”,母亲大方庆祝:省下十几万,还白得个儿媳

金榜题名,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人生天大的喜事之一。可是如今出现了很多佛系家长,他们的观念给人的感觉怪怪的。笔者听过一位在大城市的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她绝对不会“鸡娃”,因为只要她的孩子不跳,哪怕孩子学习...

贵州女孩考上985,父母却嫌远不给路费和生活费,网友热心帮助

贵州女孩考上985,父母却嫌远不给路费和生活费,网友热心帮助

关于985、211高校,坊间有很形象比喻:985高校就是98.5%的人考不上的大学,211高校则是21个人中有1个能考上的大学。这个比喻并非空穴来风,因为985高校在全国各省份的录取率大概只有1.5%...

高考356分!一家长哭诉3年支出56万:房租4万、补习5万、辅导23万

高考356分!一家长哭诉3年支出56万:房租4万、补习5万、辅导23万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一位网友分享了广水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晒出的孩子成绩,而这位朋友因此泪流满面。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回报似乎并不成正比。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