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iPhone发布策略或调整,分析师预测:每年分批推出六款新机
最近有关注苹果产品消息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上周一篇来自 The Information 的付费报道提到,苹果将在明年调整 iPhone 18 系列机型的发布时间,其中 iPhone 18 和 18e 会延迟到次年(2027 年)春季推出。
紧随其后,知名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的最新报告,不仅再次确认了苹果调整发布策略的可能性,更对未来两年的 iPhone 发布路线图给出了大胆的预测:
路线图中的“Slim”机型,是指是传闻中采用超薄设计的“Air”版本,其最终命名仍有待苹果官方揭晓。上面的“1H”和“2H”分别指代上半年和下半年。
郭明錤的这份路线图揭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首先,标准款 iPhone 18 与 iPhone 18e 预计将推迟至 2027 年上半年发布。郭明錤认为,苹果之所以可能采取一年两次(上半年与下半年)发布 iPhone 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竞品往往在上半年推出旗舰新品,苹果此举有助于持续保持市场热度。
路线图显示,随着可折叠 iPhone 的加入以及“e”系列平价机型可能成为 iPhone 产品线中的常规成员,未来 iPhone 每年可能推出多达六款机型
郭明錤认为,若所有机型在下半年集中发布,可能会分散营销资源,甚至出现高端 Pro 系列的光芒完全掩盖入门级机型的情况,分批发布则能让各产品都获得应有的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郭明錤还提及第二代可折叠 iPhone 的研发已经启动,预计 2027 年秋季随 iPhone 19 Pro 亮相,2027 年被认为是 iPhone 亮相的“二十周年”,且iPhone 19 Slim(Air)的屏幕将更大
对于郭明錤给出的这份路线图,小编认为大家可以审慎看待。这类预测往往基于供应链的动态信息,苹果内部对于 2026 年、2027 年远期的产品规划,不太可能如此早就完全敲定,因此仍需时间来验证。
不过,郭提出的通过增加机型、分批次发布来强化营销的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这种策略无疑能比目前单一的秋季发布会创造更多市场关注度。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发布策略真正符合用户的期望吗?
相信部分果粉包括小编在内,对苹果的期待更多是“少而精”的策略,即每一款产品都经过精心打磨,代表着行业的顶尖水准。与其通过频繁推出新品来抢占市场先机,若能潜心打磨每一款产品,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体验升级,或许更能赢得用户的口碑和忠诚度。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种每年发布两次新 iPhone 的策略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