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AI写的?论文检测岂能闹笑话 | 新京报快评

美羊羊3个月前精彩生活31

眼下的AI率检测乱象表明这一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标准和方法尚不成熟。

_《荷塘月色》是AI写的?论文检测岂能闹笑话 | 新京报快评_《荷塘月色》是AI写的?论文检测岂能闹笑话 | 新京报快评

朱自清名篇《荷塘月色》节选AI率超60%。图/视频截图

文| 辛河

近日,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引发热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被某常用论文检测系统判定AI生成内容总体疑似度高达62.88%。无独有偶,刘慈欣的《三体》片段也被标出高AI率,更有甚者,《滕王阁序》竟被检测出100%AI率。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论文AI率“亮红灯”的抱怨与求助信息近期也在大量出现,“论文AI率高到离谱”成了热门话题。

AI率检测,是指对论文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检测。据大河报报道,根据一些高校规定,AI检测结果偏高直接影响到论文评审进程,使得不少学生不得不进行大量修改,甚至面临无法按时毕业的风险。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很多自己原创的内容也被判定为AI率高,甚至一些作家名篇也被判定为AI率超标,这让他们对论文AI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产生质疑。

这一现象表明,当前一些高校采用的AI率检测标准和技术存在缺陷,学术评价机制在面对人工智能冲击时准备不足。高校论文检测标准和技术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完善。

论文检测是大学生毕业的“必修课”。当前越来越多高校采用的AI率检测工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统计特征分析。一般来说,这些系统通过“学习”大量既有的文本内容,提取诸如“流畅度”“用词习惯”等特征,通过计算文本的“词汇集中度”等指标,判断内容是否由AI生成。

然而,这种基于统计模式的方法存在缺陷——它难以真正理解写作的复杂背景,包括创作背景、写作场景、语义内涵,更不用说准确捕捉作者彼时此刻的情感温度、喜怒哀乐,而只能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形式比对。这种检测的质地成色,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

所以,当面对《荷塘月色》《滕王阁序》这些语言精练、结构严谨的经典作品时,系统会因其“过于完美”而误判为AI生成;同样,一些学生遵循学术规范“苦兮兮”地写出的论文,虽确系原创,却被错误标记成高AI率。

从报道来看,AI率检测的局限性还体现在其存在“双向失灵”:一方面会将《荷塘月色》这样人类创作的经典作品误判为AI生成,另一方面,却有可能对一些学生经过巧妙润色、故意规避检测的AI生成文本“网开一面”,导致产生“漏网之鱼”。这种技术上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存,削弱了论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会消解论文考核评价的严肃性。

对此,人们不得不质疑,高校将AI率检测作为论文评价的“把关人”,其是否合理,利弊该如何衡量。

据报道,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出台规定对毕业论文提出检测AI率要求,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可以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高校加入这一波浪潮。

那么,当学生们纷纷吐槽AI检测“六亲不认”,甚至因应付AI检测而被“掏空钱包”时,高校如何正视学生们的现实困境,进而对毕业论文检测和评价标准做出调整,显然已迫在眉睫。

目前看来,多数高校对于AI生成内容比例超标的情况,处理方式与对待其他学术不端问题尚有区别,更多的是要求修改,而非直接严厉处罚作者。这种审慎的态度、柔性的处理,也说明高校或许已认识到当前AI率检测的局限性和不足,对其的使用也尚在权衡和观察中。这种做法是较为妥当的。

当前,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传统学术写作与评价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眼下的AI率检测乱象表明这一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标准和方法尚不成熟。

对此,高校当然不宜因技术暂时的缺陷就否定AI率检测的价值,但也不能过于依赖这种不完善的检测技术。或许,对其谨慎使用、温和鼓励、理性评估,在使用中优化,在探索中完善,方是较妥帖的办法。

这也意味着,面对AI技术对学术写作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学生们在毕业论文检测中遭遇的困惑,高校需超越简单的“禁与罚”,而要构建更为科学、包容的论文评价体系。

首要的,是亟待向师生明确AI工具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中的合理使用边界。当然,更为根本的则是,高校应当优化论文评价的权重分配,降低对单一检测指标的依赖,而强化对学术创新的考察,包括思想原创性和知识贡献度。

AI率检测技术虽不完善,但其或许是学术评价体系适应AI时代的必经阶段。

不一味回避或否定,而是正视它,完善它,方是更为可取的做法。

相关文章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滕斌圣、曹欣蓓/文 1956年夏天,在美国汉诺斯小镇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人工智能(AI)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彼时,由于计算能力和数据规模的限制,AI的商业化进展缓慢。直到21世纪,随着深度学习技...

首发实录|AI教父辛顿现身上海:人类如何不被自己造的AI杀掉

首发实录|AI教父辛顿现身上海:人类如何不被自己造的AI杀掉

作者|袁宁 丁广胜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未来三天,全球范围内最具创新的AI力量将齐聚上海。 今天,最受关注的演讲者,是77岁的 Geoffrey Hi...

一周AI大事:马斯克虚拟女友爆火,黄仁勋在中国见谁夸谁

一周AI大事:马斯克虚拟女友爆火,黄仁勋在中国见谁夸谁

本周焦点: ChatGPT Agent、Voxtral Small、EXAONE 4.0、Runway Act-Two、Kiro AI编程IDE、Decart AI MirageLSD、Reflect...

暑假刷题猛如虎,开学一看二百五

暑假刷题猛如虎,开学一看二百五

朋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同学——暑假提前学完下学期课程,笔记密密麻麻、练习本翻得都快散架。 开学一考试,满心期待能一鸣惊人,结果考出来一看——嗯,还不如那个假期天天打王者、开学第一周还不知道书皮往...

抱团取暖的日本AI半吊子们

抱团取暖的日本AI半吊子们

本篇为《为什么日本出不来DeepSeek》的下篇。在此笔者将介绍两家在日本虽在头部,却又十分另类的AI公司,以及日本AI产业背后的推动者们。 想要勾勒出日本AI行业的面貌着实不太容易。AI公司又少又慢...

刚刚,ChatGPT的深度研究可以连接GitHub了!网友:这是真·RAG

刚刚,ChatGPT的深度研究可以连接GitHub了!网友:这是真·RAG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ChatGPT在深夜又更新了一波大的—— 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功能,现在可以直接连接到GitHub了! 那么效果又是怎样的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