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一周读
03
C9,获捐1亿!
据复旦大学5月8日消息,在学校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助力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
1984级新闻系两位校友曹国伟、王长田决定为母校基金首期筹措资金1亿元,支持建设复旦大学新文科发展。
“我们对复旦感情深厚。希望通过行动为母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出一份力。”毕业后,曹国伟、王长田专于创业,目前分别担任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过此次捐赠他们希望复旦精神能够在一代又一代复旦学子中赓续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新文科发展基金将发挥“催化剂”功能,助力推动新文科创新。催化理实交融,引导更多学人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领域、理论创新与现实研究的融合;催化学科交叉,瞄准关键领域和学术前沿,打破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间的壁垒;催化科教融汇,以学人成长为核心,把学科学术创新与紧缺人才培养统筹起来。
另据复旦大学4月23日消息,在学校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 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
据介绍,该研究院定位为世界顶尖的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机构,以交叉性、前沿性、国际化为建设宗旨,致力成为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复旦力量。
研究院面向全球招募博士毕业5年以内、国际最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原创突破性、技术革命性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努力作出颠覆传统认知、解决重大难题或创建新学科范式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跨越式发展。
此前,3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企业、武汉启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向其母校捐赠1亿元,支持学校医学教育科研事业发展。
启瑞科技董事长王朝东深情回顾了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特别是同济医学院各专业注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学传统以及严谨的学术氛围,为其医药职业生涯发展,尤其是企业目前聚焦的创新药研发奠定了扎实基础。
王朝东表示,希望通过在同济医学院设立早期临床研究中心,助力学校在医工融合新范式下的医学及药学学科发展,帮助企业更好地跨越新药研发非临床阶段到临床早期阶段“死亡谷”,并通过AI赋能产出更多成果、解决更多健康问题,为世界医学发展及药物研发作出更多华科大贡献。(来源: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04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举措。《通知》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围绕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打造支撑引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战略支柱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布点、凸显特点、把好节点,以培养未来教师科学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硬投资和软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一流水平的教师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和课程,构建自主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
《通知》从构建教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教师教育研究新平台、夯实教师教育改革新支撑、建设引领服务社会新高地及开创教育国际交流新局面等5个方面对建设单位提出要求。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现有资金渠道,强化对建设单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保障,并在“双一流”建设、人才工程项目、科研平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教师培养需求,规划教师教育院校建设布局,明确建设单位的基本条件,强调属地对建设单位的指导和支持,根据院校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思路,分批次支持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建设。(来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