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事件进考题!2025年青岛高中自招笔试落下帷幕,面试18日举行
5月16日上午,2025年青岛高中自招笔试拉开序幕。今年自招笔试仍在各初中进行,绝大多数学生在本校考试,家长和考生都比较放松。走出考场后,不少考生表示“物理题型有变化”“化学题目较去年相对简单”。据悉,今年青岛29所学校(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青岛一中榉林校区、青岛九中礼贤校区单独计算)共计自主招生4101人,比去年增加601人。5月18日将在各高中举行自招面试。
家校温情助考,考生从容赴考
5月16日早上七点,崂山区育才学校考点外晨雾未散,校门前聚满考生与家长。考场外的空地上,随处可见最后冲刺的身影。有的考生专注翻阅着自己整理的错题本;有的三五成群围成一圈,互相提问历史事件;有的学生在看实验流程和公示。不少考生表示,自己的心态较为平稳,只要放轻松,就能发挥出应有水平。“就当是中考前练兵了。”考生孙同学告诉记者,备考自招四个多月,选择自招是为了多一次进入理想高中的机会。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早早地来到学校门口,穿梭在考生中,轻拍考生肩膀叮嘱:“把会做的题都做对,就是超常发挥”“加油,别紧张”“稳重点,放平心态”……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为即将踏入考场的学生加油打气。场外,家长们隔着警戒线,将准备好的矿泉水、文具再次递到孩子手中。“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就当平时测验”,简单的叮咛里满是牵挂。
青岛艺术学校综合高中自招班的考试时间为5月16日上午8:30~11:30。“我从小开始练琵琶,为了今天这一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来自青岛沧口学校的考生周润萌表示,她的专业是器乐类琵琶,对这次考试做了充足准备,很有信心。“孩子从小到大爱好器乐,十几年的坚持,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 周润萌的妈妈告诉记者,希望所有考生都能考到理想的学校。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周润萌的妈妈,她表示孩子考试很顺利,发挥得很好。
物理题型有变化,科技前沿事件进考题
5月16日中午,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自招笔试正式落下帷幕。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他们三两成群,热烈地议论着答题感受。崂山区育才学校初三一班的陈致报考的是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谈及此次笔试,他感触颇深:“物理题型有变化,要提升一下做题节奏。”相比之下,化学考试则让他稍感安心,“化学感觉和中考题目差不多,难度在预期范围内。”进一步分析考试内容,陈致表示,物理、化学考查的知识基本未涉及高中内容。物理附加题前两问类似中考难度较大的计算题型,而第三问引入了新概念,颇具挑战性;化学附加题是工艺流程题,较为基础。陈致放松地表示,“题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已经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了。”
崂山区育才学校初三五班学生刘忠霖对化学考试充满信心:“化学题目整体难度比去年小,我感觉自己发挥得很不错。”刘忠霖坦言,自己一直紧跟学校自招班老师的复习节奏,考试内容大多都复习到了,“我想先好好放松一下,调整状态后再继续投入学习,为接下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几位考生,他们表示,物理题型有所变化。“今年的试卷与去年相比少了三个单选题、多了一个多选题、多了一个填空题,全卷比去年减少一个题。题量适中,题型稳定。”据悉,今年物理试卷大部分试题的情境非常新颖,像“神舟二十号”发射、“神舟十九号”发射、“宇树科技”机器人等科技前沿事件都融入到考题,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
【自招笔试科目解析】 试题灵活性强,植入家国情怀
今年自招笔试试题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命制,共有物理、化学、历史三个学科,三科试卷均由基础题和附加题组成,综合来说,自招笔试试题灵活性强,同时植入家国情怀。记者从青岛市教育局获悉,本次考试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制,其中基础题整体框架参考了近三年中考试题。学生根据相关自主招生学校的招生方案选择参加物理、化学(或历史)考试。
·物理:区分度强,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
物理考试时长90分钟,总分120分,由100分基础题与20分附加题组成。试题情境丰富,贴近生活、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巨大成就和优秀传统文化。如“神舟二十号”发射、 “宇树科技”机器人、大国重器“大型桥吊”、《哪吒2》、春晚等,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实验探究题注重考查科学探究中的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和评估四要素,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综合计算题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模型,借用数学方法进行逻辑严密的科学推理论证,有利于引导初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附加题对考生的提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运用必备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复杂推理和模型建构等创造性活动。试题兼具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规范性,对初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
·化学: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
化学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80分,由70分基础题与10分附加题组成。试题围绕立德树人、立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助力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突出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学科思维,赋能学生未来持续发展。
试题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如“航空航天”“劳动实践”“安全教育”“工艺流程”等,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改造、应用物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同时注重考查化学学科本质,关注学生必做实验,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附加题立足于“物质转化”“变化守恒”等化学核心观念,侧重考查学生对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的提取整合加工、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在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历史:考查学生理解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历史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80分,由70分基础题与10分附加题组成。试题从树立理想信念、关注现实问题、加强品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着力,引导学生加强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试题通过多维度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学科思想方法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在中考框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开放性、探究性题目的比例,例如“探索之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名人”等题目。
附加题通过“还我青岛”情境的设置,从五四运动至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大时空下进行设问,渗透了大单元教学,考查学生在长时段中理解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初中历史的教与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观点】 物理上难度了?听听名师咋说
针对考生们反映的“物理题型变化”“部分题目颇具挑战”等情况,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王先军表示,“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命题,难度梯度合理,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能促进初高中有效衔接,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在他看来,本次考试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直接考查高中知识,试题充分发挥了考试评价对初中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切实助力新课标落地实施。“试题增加跨学科综合实践类试题,通过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模型构建和信息处理等能力,引导初中学校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表示,试题兼具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规范性,充分发挥了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学生们考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都说试题质量非常高,只要初中物理基础扎实,大部分题目比较容易入手,但是很多地方都需要仔细分析才可以答出。”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武文婷老师表示,尽管题目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要做好每个题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敏捷的模型构建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对于今年命题的家国情怀的植入,我特别赞同。我希望学生不单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去学习,还要通过学习、考试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等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家国情怀不可少!”武老师说道。
【看点】 部分学校2025自招面试考题“剧透”
青岛九中
赓续礼贤根脉 拓宽教育格局
2017年2月,青岛九中这座几乎与青岛建置同龄的世纪名校,离开了哺育她的热土,在西海岸新区七星河路559号重新扎根。2025年春天,青岛九中重新开启上海路7号礼贤校区的消息引发了热议,礼贤校区计划招收4个自招班、2个普通班,共计300人。作为开创岛城新式教育先河、青岛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中学的青岛九中,将实现校本部校区与礼贤校区“双校区”办学格局,续写“院士摇篮”的教育传奇……当晨光洒向上海路7号,礼贤这所教育殿堂正以“双校区”战略布局书写教育新篇。作为新时代的追光者、未来的礼贤人,你认为“重启礼贤校区”都有哪些方面的重大意义?我们想听听你的看法。(10分)
青岛五十八中
英语口语试题:
青岛五十八中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办负责任、有温度、有高度的卓越教育”。
真正的教育如春溪破冰:表面是知识的交流碰撞,内里是灵魂的澎湃激荡。五十八中的教育“温度”无处不在,它在遮风挡雨的红雨伞下,它在暖汤热饭的微波炉前,它在深夜办公室“试卷不过夜”的灯光里,它在平常老师们高度负责而又温暖长情的陪伴中……
教育最壮阔的风景是:让沉默的公式演算出人生的诗行,让匍匐的文字站立成思想的脊梁。教育有温度,学校有高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的获得,是五十八中教育温度和高度的最美见证。一校三地集团化办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和高层次多元化迭代发展,正书写着五十八中教育温度和高度的崭新篇章!
1、请你讲述一则关于五十八中教育有温度的故事。
2、请你寻找助力五十八中达到当前教育高度的原因,分条作答(至少三条)。
(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 刘恺琦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