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职食光】就业故事第八期 | 刘景益:相信自己,永不言弃
根据前五学年的成绩和排名情况,我在大三上学期结束后,明确了考研和留学双管齐下的方向,于是从2024年寒假起开始备战考研。为了不分担过多精力,经与家人商议后我决定通过机构申请留学,并在7月初参加了雅思考试。同时,为了丰富实习实践履历,在暑假期间我还从家乡的食品药品检验所实习了一个月,期间考研复习也同步进行。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这个阶段相对繁忙,除了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外,为了拓宽升学的选择面,我先后申请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我对申请流程、推荐信撰写和面试有了一定心得。
2025年考研结果公布,并不理想,在这个时间点紧张与焦虑并存,但也让我明白更加需要抓紧一切申请机会。在家人的建议下,我在3月底尝试自主申请瓦赫宁根大学,在了解申请流程后投递了第一次申请,却在一周后收到拒信,理由是本科课程与申请专业不匹配。但我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根据培养课程调整和完善申请方向、申请材料后,进行了二次申请,最终收到了Food Quality Management的offer。
求职经验
以瓦赫宁根大学的申请为例:
1.第一步:创建Studielink账号。申请所有荷兰的大学都需要通过Studielink,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最重要的是本科学校层次)。
2.第二步:在Studielink上检索目标院校和感兴趣的专业(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算一次申请,互相独立),瓦赫宁根大学最多接受两次申请。
3.第三步:提交完申请后,会收到瓦赫宁根大学的邮件,通过链接进入学校官网进行后续流程的申请。必需的材料:英文成绩单,语言成绩(雅思、托福之类),个人简历(CV)。其他可选材料: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推荐信。
4.第四步:提交完成后会通过邮件通知,可通过Studielink查看所有的申请情况。然后就静待通知。如果申请被退回学校会告知原因。
5.第五步:如果收到了offer,还需要在在官网上确认,并且7月1日前提交毕业证书和成绩单,以及支付学费,这样学校才会受理你的入学申请。
备注:如果是想作为9月入学的新生,需在4月15日前提交申请。
Studielink界面
留学申请经验
1.本科期间积累优势 。大家在本科期间还是尽量取得好的成绩(绩点),多积累科研竞赛经验,因为大部分学校竞争还是挺激烈的;好的成绩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直接推免或通过创新人才计划审核)。
2.主动获取更多信息。我在决定申请瓦赫宁根大学后通过百度找到了公共号“荷必找我”,里面有相对详细的申请流程。一些软件比如小红书,里面也有很多经验分享。但是注意除了学校官网,其他来源的信息可信度都请打个折扣,我分享的内容也是个例,仅供参考。大家可以选择相信机构,但还请务必自己了解整个申请流程,很多机构准备的申请材料不一定比你自己做出来的好(过于公式化)。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瓦赫宁根大学需要提交1年以内的语言成绩,所以大家在申请的时候记得提前查看相关学校的要求,如果托福雅思过期了要赶紧重新考。
4.向有留学经验的人请教,比如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申请流程、了解目标院校的情况,甚至了解异国生活、文化差异等等。其实本质是一个心理建设过程,要对留学形成一个心理预期。
最后我想借用“饶议科学”4月18号发的一篇帖子,作者当年在申请留美时,向Avram Goldstein写信请他写推荐信,Goldstein建议他申请20所而不是8所学校,并这样回复“After all, if you succeed more than once, you can always reduce the number to one, but if you succeed less than once there is no way to change zero to one!” 所以说大家不要怕,可以向多所学校投递申请,结果可能受到了如山的offer, 也可能最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总之你成功了。
学子寄语
希望大家能够相信自己,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与碰壁而妄自菲薄,而是带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大胆探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预祝各位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