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6岁高中生坠楼,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

美羊羊3个月前精彩生活28

根据新闻报道,2025年4月1日,沈阳某小区16岁的于行健坠楼身亡。

根据网络信息显示,于行健生前是信息学奥赛银牌得主,被称为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但是在最后一次竞赛失利后,选择了结束生命。

当前我们国家实施的教育体制,为的是更多的向上输送人才,尤其是那些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国家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和信息5个学科开展竞赛,也确实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

_沈阳一名高中生爆料_沈阳市一名高中生

编辑

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名利双收,拿到名次的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北大清华深造。

一旦孩子能够在竞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父母也高兴,学校也高兴,当地的教育系统也很高兴,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到孩子,他在这一路上经历了什么。

于行健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无数鸡娃家庭的缩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编程,初中包揽省级竞赛前三名

人都说出名要趁早,但是当这个孩子太早的暴露出聪慧的时候,他身上的所有优秀也变成了身上的枷锁。

沈阳一名高中生爆料__沈阳市一名高中生

编辑

今天的教育就相当于提前燃烧孩子所有的能量,只是为了他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名义上为的是孩子的未来和前途,但实际上每一个参与者都不是无辜的。

家长不是无辜的,所以最后承受苦难最深的就是家长,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有过这种心理,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

于行健父亲写了一封对孩子的祭文,但是字里行间看得出来父亲的教育理念,是典型的中式精英教育。

从孩子的名字当中就能够看得出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看得出来父亲对他天赋的推崇,也看得出来父亲对他成功的执念。

沈阳一名高中生爆料__沈阳市一名高中生

编辑

编辑

儿子去世了以后,父亲写的祭文说孩子所有努力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家庭的压力最终让孩子不堪重负,最终在竞赛失利以后从高楼坠落。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展露天赋,但是在最后一次竞赛中排名跌至第十,未能进入省队名单,这本来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成绩,却被他视为无法接受的失败,成为了压垮心理防线的诱因。

我们太过于追求孩子在某一天赋的初露峥嵘,但是却也忽视了他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的迷失。于行健本身兴趣广泛,天文、摄影、漫画……但这些爱好都被浸在挤压到边缘。

父亲在祭文当中描绘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其实就是在暗示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这个社会,过度吹捧神童,也让很多孩子家长老师都陷入到体系当中不能自拔。这种价值观加深了孩子的自我苛责,最终也让他丢失了生命。

我们太过于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类悲剧的背后,其实是灵魂的偏差。

教育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单一方面有天赋,是值得尊重的,但是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和成长,而不是在那里堆起奖杯。

相关文章

“贷款留学归来,我在深圳打工,月薪七千”

“贷款留学归来,我在深圳打工,月薪七千”

“这个月信用社的贷款该还了”,坐在深圳晚高峰的地铁里,林乔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消息出神。母亲发来的这行字,让她的胃又习惯性绞痛起来。 三年前从马来西亚留学归来时,她以为等待自己的是光鲜的写字楼和体面的薪...

女子高考成绩差清华1分,父亲托关系查卷,看到卷上3字瞬间瘫倒

女子高考成绩差清华1分,父亲托关系查卷,看到卷上3字瞬间瘫倒

“爸,我考了689分。”李雨薇拿着手机,声音有些颤 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愣了三秒:“多少分?” “689分,清华线是690。” “不可能!你平时都是700多分!”李建国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肯定是阅卷出...

高校辅导员考试竞争白热化:仅招聘15人,却有近千人报名角逐

高校辅导员考试竞争白热化:仅招聘15人,却有近千人报名角逐

重庆大学,一位经济学专业的研三学生,来自四川省成都市。 读博这条路,对于他来说却有着诸多顾虑。一方面,读博意味着要在学术研究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在学术领域取得理想的成果;另一方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