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委会自作主张,购买价值8万钢琴,还要全年级1000多学生AA
近日有河北网友爆料称,高三家委不征求意见购买八万钢琴要求全级A。
这是一个年级家委会群的通知:
我们2025届的孩子即将毕业,年级家委商量采购一台钢琴赠送给学校作为毕业礼物,费用是人均100元,钢琴明天送到学校,今天晚上10点前,将收齐费用提交。
另一份截图显示,有家长提出质疑,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说话很谦卑客气。而回复者态度坚决,这是年级家委会讨论决定的。
学生们即将毕业,在这关键的时刻,竟冒出了一个 AA 制的倡议,要求全年级共同为一架价值 8 万元的钢琴买单。尽管人均摊分下来仅仅需要 100 元,然而这种举措,毋庸置疑地违背了民主精神。
从民主的角度来看,一项决策应当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选择,而不是以这种看似“均摊成本不高”的方式强制推行。况且,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呢?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它真的能代表全体人员的真实心声吗?
在网络上,网友们对此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有的网友调侃道:“给学校在 aa 买块地吧,顺便再盖个楼,不然这琴放哪啊。”此言论虽带有几分戏谑,但也反映出大家对于这种不合理要求的质疑。
还有网友理智地分析:“就这件事而言,首先应该征询一下所有毕业生家长的意见;其次应该按照自愿原则,统计愿意的家长人数,然后分担费用;第三,应该把捐钢琴这件事和捐助的这些学生名字都记录在中学校史册子里,到校庆时记得给每个捐助学生送一册……”这一系列的建议,无疑是在呼吁决策过程的规范化和人性化。
再看之前发生的类似事件,比如“家委会才是最会搞事的。上次我们班家委联合其他班买教师节礼物。要买进口提子,每个老师 2 - 3 斤。一个班级各种老师加起来 9 个,平摊下来每个学生要 300 多,被全年段骂的狗血淋头。学校老师知道后也拒绝了。先斩后奏的几个家委自己买单了。”这充分说明了家委会在某些决策上的冲动和不恰当,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校居然要求全年级为一架钢琴 AA 买单。不得不说,这些家委会成员的执行力着实令人惊叹。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涉及到整整 1000 人的收款。这其中的组织协调工作,从信息传达、款项收集到最终的汇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和高效执行。就拿信息传达来说,家委会成员们需要确保每一位家长都能清楚地了解为何要为这架钢琴买单,以及具体的金额和支付方式。
然而,即便他们的执行力如此之强,却并不意味着这个决策就是正确无误的。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任何涉及集体利益的决策都应当慎之又慎。许多学校在做出类似决策时,由于缺乏充分的民主协商和倾听各方声音,最终导致了家长和学生的不满,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正常教学秩序。
集体利益的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公平、公正和透明度。就如同这次的钢琴购买事件,如果只是家委会单方面做出决定,而没有充分征求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家长的意见,那么很容易引发争议和不满。
民主决策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充分交流和权衡各方利益的过程。比如,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让大家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争议和不满,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