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21

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__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

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丁志云正在制作竹编龙舟。杨涛 摄

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_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_

道明竹编平安扣。白静波供图

_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_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

道明竹编熊猫盖碗茶杯。白静波供图

_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_道明竹编,0.1毫米间的千年风雅

道明竹编大熊猫。图据川观新闻

周旭

2000多年的非遗瑰宝——道明竹编。匠人们以竹为纸、以篾作笔,将质朴的翠竹幻化成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无论是昔日宫廷的御用贡品,还是寻常百姓的生活器具;无论是传承上千年的经典纹样,还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设计,道明竹编匠人始终以灵巧的双手,在一挑一压间编织着时光的印记,传承着匠心的温度。

拥有独特繁复的制作工艺

道明竹编历史源远流长。宋代时,道明竹编已颇具规模。匠人们制作的竹编产品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各地,成为崇州市特色商品。到了明清时期,这门技艺迎来发展高峰,其“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精湛工艺备受宫廷青睐,屏风、花篮等精品更被选为贡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新中国成立后,道明竹编获得新发展,成立了竹编合作社,培养了大批竹编人才。1995年,崇州市道明镇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2014年,道明竹编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门古老技艺也焕发新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道明竹编的独特魅力,源于精湛繁复的制作工艺。从选竹、破竹、去节、分层、划篾,到染色、编织,前后数十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道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选材是基础,更是关键。道明竹编精选生长三年以上的慈竹,其质地坚韧、纤维细长,是编织的上好材料。将慈竹经过严格处理后,匠人用特制刀具将竹条层层分解,最细的竹篾薄如蝉翼、细若发丝,宽度仅0.1毫米——达到这般精细的程度全凭艺人多年练就的娴熟技艺。

将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

编织环节最见真章。匠人们根据作品需求,灵活运用挑一压一、挑二压二、绞丝编、插筋编等技法,赋予竹篾艺术生命。以瓷胎竹编为例,竹篾与瓷器严丝合缝,浑然一体;编织复杂图案时,匠人胸有成竹,巧手翻飞间,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跃然而出,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尽显匠心独运。

道明竹编的艺术魅力,在于将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传统竹篮、竹筐等制品,造型简洁大方,结构牢固耐用,既满足生活所需,又具独特美感。竹篮提梁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便于携带;竹筐编织纹路整齐有序,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在传承基础上,道明竹编不断创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如今的竹编产品既有传统生活用品,也有精美装饰品和艺术品。竹编灯具造型别致,灯光透过竹篾营造温馨氛围;竹编首饰精巧别致,融合金属、宝石等材质,展现时尚魅力;竹编屏风、家具等产品,更为现代家居增添自然雅致。

近些年来,道明竹编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模式焕发新活力。崇州市打造特色文旅线路,游客可参观竹编博物馆、观摩艺人编织、体验制作过程。竹编文化节、创意大赛等活动吸引众多参与者,提升影响力。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相关方面与设计师合作推出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崇州道明竹编,是2000多年匠心的传承,是指尖艺术的绽放。它用竹篾编织文化底蕴,也编织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未来。走进道明竹艺村,触摸精美竹编,聆听匠人故事,定会被这门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技艺所折服。

据“天府新视界”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宣纸上画出新天地

宣纸上画出新天地

安徽泾县系统制作宣纸始于宋元年间,几百年过去了,宣纸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仍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现在,从生产的精益求精,到文旅场景的沉浸体...

贵州天柱:歌会配侗戏,唱出新活力

贵州天柱:歌会配侗戏,唱出新活力

“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了,带着3首新编侗歌来参加四十八寨歌会。”7月18日一大早,湖南省靖州县的侗族歌手杨海连就带着歌队来到了贵州省天柱县的偏坡村。这里正在举办“湘黔四十八寨六月大戊・平茫”歌会。 “别看...

文化中国行丨悠悠清音越古今 他们让黄梅戏越唱越“年轻”

文化中国行丨悠悠清音越古今 他们让黄梅戏越唱越“年轻”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黄梅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戏曲舞台上熠熠生辉。它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擅长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角色形象塑造打动人心。 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等广为传唱,深受观众喜爱。...

潍坊五一研学旅游火爆,重点研学旅游点接待游客23.7万人次

潍坊五一研学旅游火爆,重点研学旅游点接待游客23.7万人次

“五一”假期,潍坊研学旅游迎来“现象级”火爆。从博物馆、非遗工坊再到蔬菜大棚,潍坊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推出沉浸式研学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亲子家庭、学生团队“打卡”体验。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市重...

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昆明开幕 李心草执棒演绎《聂耳的歌》

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昆明开幕 李心草执棒演绎《聂耳的歌》

中新网昆明7月17日电 (陈静)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开幕式17日晚在昆明拉开帷幕。当晚,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完成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云南首演,用艺术语言再现聂耳短暂而炽热的生命...

文化中国行丨解锁针尖上的岭南风华

文化中国行丨解锁针尖上的岭南风华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广东的粤绣已传承千年,主要包括两大流派: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广绣” 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绣” 凭借多样的针法技艺和独特的岭南风情,粤绣被誉为“岭南艺术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