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应该卖掉私人飞机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20

_卖掉马云私人飞机应该怎么办_马云买了一架飞机租给公司

阿里15年老员工——钉钉产研负责人元安(阿里花名)在阿里内网发布的万字长文离职贴,引发了市场对于阿里现局及大企业病的讨论。

阿里太大,《商业观察家》不能说很了解阿里,我们观测阿里的任何一条业务线、任何一个角度其实也都不能完全代表整个阿里。所以,我们对阿里内部是什么样的状况,也无法准确表达。

但我们可以谈谈中国零售市场、中国电商市场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与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哪些“外部因素”让阿里成为了现在的阿里。

强度

过去十年,中国电商市场的迭代是很快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

很多时候,领先的玩家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经营水准的大幅下滑而导致的“落后”,而是在原有的业务惯性之下,跟不上新玩家带来的新强度。

比如,阿里的骄傲——早期的“中供铁军”放在现在算什么水平?能处于行业最顶级水准吗?

《商业观察家》接触过一些阿里最早期那批“中供铁军”,从无到有的市场开拓的确很难,为了生存下去,不挑食什么业务都做也的确煎熬。

但是,我们想说的是,B2B业务起家的阿里巴巴及“中供铁军”,做的是中心化的产地商家、批发市场商家的招商、地推、销售,业务强度相比后续出现的,比如美团做的分散的、分布式的、本地商家的招商、地推、销售工作,所需要的强度可能要更低。

《商业观察家》之前也总听到美团的一些员工在说:“他们干得活,阿里巴巴干不了。”

所以,市场永远是在持续变化与进化的,当阿里巴巴为中国电商市场建立起一个标准水平后,后来者要想再冒出来,必然需要达到并超过这个标准水平,而当他们不断拉升行业标准时,阿里跟得上吗?原有的业务惯性可逆吗?

创新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之一张建锋,之前公开回答了阿里为什么做达摩院的原因,大意是:因美国互联网技术的“停滞”,已经很难从美国硅谷获得“有效”技术了,所以,阿里要持续发展就需要自己大力投入来做“基础研发”。

由此,在达摩院成立的那个时刻,阿里的麻烦其实也可能来了——低成本获得技术的红利期结束了。

转型“基础自研”,需要大投入、需要加成本,且不一定能转得过来。

因为这个时候的阿里巴巴,已经很大了,而大公司都不善于创新,这跟是不是阿里,关系倒没有那么大。

创新是中小企业干的事。创新“九死一生”,创新是靠中小企业的“肉身”堆出来的。

如果中国没有中小企业生态,市面上只有阿里一家企业,那即便阿里有多么的不善于创新,阿里也永远在“引领”创新。

但中国不是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国跟美国也有一些区别。

创始人

企业能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创始人;企业“掉链子”的核心问题环节,也出在创始人身上;企业文化,归根结底就是创始人文化。

阿里现在如果有问题,那创始人肯定难辞其咎。

当然,也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完全去否定创始人,因为否定创始人,可能会变成否定整个企业。

财富效应

互联网的崛起、阿里巴巴的崛起,离不开财富效应。

软件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吸引人才需要“财富效应”;做平台更需要“财富效应”来吸引商家与用户。

这是行业发展之初的“必备技能”。但是当这个行业进入到成熟期,该线上化、该软件化的用户与商家都已经线上化、软件化后,“财富效应”的正向贡献可能会降低,“负向作用”则可能会增加。无论是在股东端、商家端、用户端,还是员工端。

所以,有时候也是成也财富效应,败也财富效应。

电商做的还是零售业,零售业则是一个很艰苦、很低调的行业。

你想对消费者说,我需要从你每天50元购买的肉菜中,再加价20元来“回报”我的股东、管理层与员工吗?

零售即细节,“财富效应”能保证企业能沉下来去“聚焦”细节吗?

全球最著名的零售企业中,你能说得出麦德龙创始人的名字吗?家乐福创始人的名字吗?Costco创始人的名字吗?德国首富阿尔迪创始人的名字吗?

你能第一时间叫出曾经的美国首富——沃尔玛创始人的名字吗?

山姆·沃尔玛?

不是的,沃尔玛创始人的名字叫:山姆·沃尔顿。

这可能就是零售与互联网结合的一个“悖论”问题。

但在中国电商领域,也有“另类”,看看黄峥多低调。

私人飞机

前几年的一段时间内,《商业观察家》也在“研究”私人飞机,不是为了买,我们买不起。

而是我们发现,很多著名的企业,在它们的创始人购买私人飞机后,企业能越做越好的比重,是相对比较低的。

万达、恒大、百度、京东、国美、本山等等。

现在创始人在国内还没买私人飞机的,公开信息好像有雷军、黄峥,王兴我们则查不到。

这其中是不是有些规律性的东西,讲不清。

但我们感觉,创始人买私人飞机这件事对公司管理层可能会有影响。

阿里巴巴现在的管理层是什么状态?

看一家企业的管理层状态,可能并不需要做很复杂的背景调查,或道听途说,也许有更简单的方法——去看这家企业的基层员工。

了解基层员工是什么样的状态,大致也能了解管理层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商业观察家

相关文章

阿里合伙人“更新换代”:彭蕾、张勇等9人退出

阿里合伙人“更新换代”:彭蕾、张勇等9人退出

6月26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年报显示,阿里巴巴合伙人组织瘦身,合伙人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人。 记者盘点发现,现任合伙人更加聚焦业务一线,核心管理层进一步年轻化。除了集团主席、C...

马云现身阿里总部“湖畔小屋”

马云现身阿里总部“湖畔小屋”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5月10日是第21个“阿里日”。就在昨晚,马云现身阿里总部湖畔小屋,现场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 《节点财经》了解到,湖畔小屋是刚刚于阿里全球总部亮相的一座复刻版“创...

蔡崇信:过去5年阿里经历了很多挫折 现已重回正轨

蔡崇信:过去5年阿里经历了很多挫折 现已重回正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五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5)于5月21日至24日举行。在闭幕式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表示,过去5年,阿里经历了很...

阿里自曝:被DeepSeek逼急了,工程师春节睡办公室搞研发

阿里自曝:被DeepSeek逼急了,工程师春节睡办公室搞研发

6月12日消息,综合彭博社与南华早报报道,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阿里巴巴正将未来押注于人工智能。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近日在巴黎VivaTech大会上坦言,公司曾一度“迷失方向”,而如今,一场由DeepSee...

阿里合伙人“缩编”至17人:张勇、戴珊、彭蕾、俞永福等9人退出

阿里合伙人“缩编”至17人:张勇、戴珊、彭蕾、俞永福等9人退出

阿里巴巴集团。视觉中国 图 阿里股东信聚焦AI,并称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和行动。 6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09988.HK)发布2025财年年报。在年报致股东...

阿里AI三连发,连夺三项第一!

阿里AI三连发,连夺三项第一!

7月25日,阿里巴巴全新开源千问3推理模型,性能大幅提升,一举夺下「全球最强开源模型」王座,比肩顶级闭源模型Gemini-2.5 pro、o4-mini。本周阿里已连续开源3款重磅模型,分别斩获基础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