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官宣!学硕,停招

美羊羊4周前精彩生活5

日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调整我院2026年学术型硕士生招生专业的公告》,自2026年起,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硕士停招_985高校停招学硕_

不只同济大学,学术型硕士招生,在多所高校数个专业陆续按下停止键。

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发布公告,城乡规划学专业停止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硕)。南京大学数学系自2024年起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此外,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这些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随着高校纷纷停招学硕,硕士研究生培养趋势正在转变,学硕将成为“过去式”吗?

学硕收紧,专硕扩招

学硕招生的收紧其实早有预兆。

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40.2万,首次超过学硕,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此后专硕招生规模呈现“力压”趋势。

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同年,教育部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8.9万,也体现出较明显的侧重,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985高校停招学硕__硕士停招

2024年3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到“十四五”末,专硕招生规模将约占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

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或将成为专硕的主场。

专业学位,同步增长

人才培养结构历史性的调整,也带来了学科专业设置的转变,专业学位正在“崛起”。

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就再次强调,专业学位坚持需求导向,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而这一改革方向,在最新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得到体现。

2024年7月,《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发布,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1566个,占比约80%,远超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停招__985高校停招学硕

将时间线再拉长一些来看,总体上,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由2012年占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7.6%提升至2022年占比44.2%。学位授权点审核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结构与规模上,充分适应了社会的现实需求,专业学位硕士点数量获得了快速增长。

学硕如何破局?

尽管部分高校缩小甚至取消了部分学硕招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硕没有存在的必要,未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学位类型会并存。

但在目前的发展中,学硕也面临一些“困境”。例如,我国仍将学术型硕士定位为一种具有独立就业导向的学位,而非博士预备阶段。当前大量学硕的选拔、培养和就业,事实上都与博士培养衔接不够紧密。

以2023年为例,我国共招收博士生约13.5万人。其中,硕博连读占比约35%,年招生量约4.7万人;本科直博占比约12.5%,年招生量约为1.7万人;普通招考(硕士毕业后考博)占比约52.5%,年招生量约为7万人。同时,当年学硕招生数量约为27.4万人。可见,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已成为重要路径,尤其头部高校更倾向于贯通式培养。

这在某种程度上突显了学硕的“尴尬”位置,也进一步掩盖了学硕作为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过渡学位的应然价值。

对此,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刘爱生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在政策层面重构学术型硕士的定位,明确将学硕定位为“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而非具有独立就业导向的学位。在此定位下,学术型硕士可理解为“试错阶段”,为学生提供3年时间探索学术兴趣,避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盲目性。

再次,建立学术型硕士点退出机制。例如,对于连续两年出现招生不足,或就业率持续低于警戒线的现有学术型硕士点,应实行减招或停招;对于导师数量不达标、生均科研经费低或缺乏科研产出的“双非”院校,则应予以限期整改或令其停止招生。防止院校为追求规模而盲目开设学术型硕士点,倒逼院校向应用型培养(如联合企业开设产业硕士)或特色学科(如服务地方经济的相关领域)聚焦。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研究能力。有差异不代表对立,优化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也决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专硕的招生比例。两者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同时,理应凸显培养特色,共同为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发展提质。

相关文章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 AI 应用的深度探索与实践路径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 AI 应用的深度探索与实践路径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领域,教师往往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是首要难题,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能依赖有限的参考资料和自身的...

苏州大学读书节启幕 盛家镛教授向图书馆赠送新书《蚕丝被加工技艺》

苏州大学读书节启幕 盛家镛教授向图书馆赠送新书《蚕丝被加工技艺》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苏州大学读书节如约而至——10大系列73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时间贯穿全年,地点覆盖全校以及古城区人文和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苏州大学依托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文...

AI假扮的“大学生”,骗走数百万奖学金

AI假扮的“大学生”,骗走数百万奖学金

AI不仅能替你上学,帮你写作业,甚至还能为你领笔“补助金”回来——不过,前提是你得先教它怎么骗过活人。 这魔幻现实的一幕正在美国社区大学上演:诈骗集团用ChatGPT等等AI工具批量生成学生身份,专门...

380分可直升大学,北京贯通培养招生计划发布

380分可直升大学,北京贯通培养招生计划发布

教委又出消息了,初中可直升大学: 「初中直升本」的教育新政 ——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消息一出,有人欢呼「中考 380 分也能上本科」,也有人担忧「这不就是以前的中专换了个壳子?」 先别...

快评丨因救同学春季高考语文缺席,姜昭鹏已在场外拿下“满分”

快评丨因救同学春季高考语文缺席,姜昭鹏已在场外拿下“满分”

前者考“分数”,后者考“人性”,都是刻不容缓的事,如何取舍? 近日,山东烟台一考生在前往考场途中对突发疾病的同学进行急救,致使自己的语文考试因迟到而缺考,该事件引发关注。 据报道,5月10日,山东省职...

教师行业性别失衡真相:为何男教师正在“集体消失”?

教师行业性别失衡真相:为何男教师正在“集体消失”?

杏坛春色半边倾,三尺讲台少俊英。 由来非是男儿惰,细探方知世相惊。 一场静默的“性别危机” 当小学家长会变成“妈妈交流会”,当中学教师办公室难觅男性身影,这场持续二十年的教师性别失衡风暴,早已不是简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