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动数理化的普娃,可能才是人生赢家
爷爷前两天说他教弟弟等差数列,跟我说这孩子有天赋,一教就会。
我看了一眼8岁吃饭还掉渣的儿子,劝他别想太多。
人家真正有数学天赋的小孩,奥数不学十道题能对九道。你说弟弟数学好,他也就才整明白连加连减…
爷爷说,他语文数学门门都是A,老师见了就夸。
我说,爸爸。他二年级啊,生字不过1000,数学加减乘除法,如果这些学了还不会,那是不是有点儿傻?
爷爷说,小孩都是教出来的。学习都有敏感期,错过了早期培养,后面再怎么学都学不出来了…
我说,爸爸。马斯克造火箭的时候才学发动机原理,韩裔数学家从数学差,一度辍学、延毕,也没耽误30多岁拿下菲尔兹奖的…
01
人类只要想进步,就没有什么学不会。
爷爷说,这些都是个例。
我说,天才都是个例。而您之所以觉得弟弟天赋异禀,无非就是带他超前学习,五年级的等差数列二年级学,看起来好像比同龄人懂得多…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过去的鸡娃经验告诉我,学前认识3000字和三年级认识3000字,根本没有本质区别。
但凡天赋,都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
既然是生出来,就得看爹妈是什么基因。我和旺财都是普通大学的普通毕业生,高考撑死不过全国前15%的水平,凭什么天天做梦小孩逆袭清北呢?
是,清北不乏小镇做题家。基因突变确实存在,但这个概率放在广州只有0.02%,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
当然,我在鸡娃这件事杠精,并不是否定自己家孩子的能力,相反的,我觉得他很有天赋。只是天赋不是在记忆和计算上…
弟弟黏土玩得特别牛逼。不是我吹,从马里奥、海贼王到哪吒信手拈来都是freestyle,从不看图纸。
每次当他蹲一个下午认真搞人物塑造,我就心里感觉安慰:以后天桥底下卖艺稳了…
这就是天赋。
玩黏土,他有超同龄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塑造力,不需要我用洪荒之力奋力托举,就能长时间专注心无旁骛。
这…肯定是没小学搞微积分拉风,但,
养孩子是扬长避短,只有中国爹妈总喜欢拼命补短板。
02
想我也是个理科生,数理化当年学得也不算差,但现在给我一份高考卷子,读题困难。三角函数当年练得滚瓜烂熟,现在能回忆起来的也就四个英文:
更别提微积分,当年也考得不错,现在连题都看不懂。
这就是没天赋。学的时候就没有透彻地理解概念,靠强记练熟应付考试,考后既焚,从此在脑海里删除。
爷爷说,万一要搞理工科、走高精尖路线呢?
然后我就问deepseek,有多少人在一生中能用到微积分——
除此之外,还有70多万老师是教微积分的。
如果18岁到65岁的劳动力规模9.4-9.5亿(来自元宝),粗略估算可能有2%的几率用到微积分。放到千人/年级的高中,要进前20吧…
人生哪有那么多万一?即便真万一了,他突然某天对金融感兴趣,等到想赚钱了再学也一点儿不迟。
知识是重要的,但我觉得对一个二年级的普娃来说,知识的宽度比深度更重要。
比如从小学点经济和法律,对小孩的一生才真的是个保障。
我这两年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个不懂经济的法盲,多年投资都保持「连败」——
白酒一路高歌的时候杀入基金市场,结果没几天一枝独秀跌成渣,我抛得连滚带爬;英国脱欧我觉得英镑会涨,汇率8.7入手,刚买完就一路跌到了8.2,匆忙脱手赔了好几千,结果现在汇率9.38…
很多朋友劝我想开点儿,大家都在交学费。可我是光教学费,连乖都没学会…
前两年小心翼翼投了个固收,再次被套。撒泼站天台讨债又干不出来,想撸袖子和他们讲道理,都不知道怎么下嘴。
我,也是985毕业,学过线性代数、离散数学,也考过微积分。
从高一开始天天卷晚自习,每个月只有一天假期。如此这般兢兢业业努力了12年,也终于进了大厂赚到了时代的红利…
然而,有什么用?
对财富的认知跟菜场大妈一样,基本为零。在这个经济时代,天天都在裸奔。那些靠996熬夜攒的一点时代红利,转眼被人掏空…
03
同样是大厂股东,BOSS可以最高点套现,而我们这些菜鸡只配割肉离场。
旺柴说,人挣不了认知以外的钱。
我觉得,这就是至理名言。
让普娃学什么奥数微积分啊,他们从小该学的是经济和法律,因为他们生活的已经不是农耕和工业时代,而是经济时代。经济和法律就是水和空气,睁眼闭眼无处不在…
不懂,钱袋要吃瘪。过去两年失业的、破产的、学费中途断缴,努力半生一切归零的事儿,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可惜学校还没有走进未来——
教的大部分学科都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还在用冗余的作业和无休无止的考试榨干小孩的时间,目标只是为了生产符合工厂标准的螺丝钉…
却没注意到,工厂都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