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换帅背后:清盘危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局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21

近日,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在公募行业引起关注,执掌中银基金近八年的女董事长章砚于6月16日正式卸任,同时退出公司所有职务。

在新任董事长履职前,暂由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董事长职务,并代为履行法定代表人职责。

资料显示,张家文自2013年加入中银基金,深耕行业多年,现任执行总裁。在加入中银基金前,张家文曾在中国银行系统内历任多个重要管理岗位,包括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太仓支行副行长,苏州分行风险管理处处长,苏州分行工业园区支行行长,苏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等。

作为中银基金新任“掌门人”,张家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化解基金清盘危机、稳定基金经理团队、提升基金产品业绩,每一项任务都迫在眉睫。

多只基金深陷生存危机

成立于2004年的中银基金,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目前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3.50%,贝莱德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股16.5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银基金管理规模约6509.91亿元,在全行业排名第18位。

不过,看似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但深入分析其业务结构,“偏科”问题十分突出。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占据全部基金规模的95.3%,金额分别高达3346.53亿元和2854.18亿元,权益类产品以及指数产品发展严重滞后。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银基金旗下的权益类产品不尽如人意,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痛点。据Wind数据显示,在23只成立3年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类基金中,近3年仅有4只实现盈利,跑赢沪深300指数的也仅有8只。

更严峻的是,中银基金正面临大规模清盘危机。近日,中银健康生活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关于持续运作的议案。该产品在今年4月末就已触发了“连续6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条件。中银健康生活基金的困境并非个例。

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银基金旗下166只产品中有31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近五分之一。这些“迷你基金”犹如悬在中银基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因规模问题被迫清盘。

面对汹涌而至的清盘危机,中银基金此前采取了通过对部分基金合同进行修改“保壳”的应对方式。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金的生存问题。

人才流失冲击核心团队

除了清盘危机,张家文还需直面人才流失的严峻挑战。近年来,中银基金堪称行业内人才流失的“重灾区”,周毅、王妍、王睿、刘筱筠、赵志华、白冰洋、陈鹄飞、王帅、吴印、王伟等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相继离职,其中不少人长期业绩表现优异,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以白冰洋为例,她于2023年2月离职后,其代表产品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业绩随后出现断崖式下滑。2023年、2024年以及今年,该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5.40%、-14.02%和-4.97%,基金规模也从2022年年末的5.15亿元大幅缩水至如今的1.28亿元,充分凸显出核心人才流失对基金业绩与规模的双重负面影响。

白冰洋的离职并非偶然,而是中银基金人才流失问题的一个缩影,反映出公司在人才激励、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目前,中银基金45位基金经理中,超三分之一任职年限不足3年,行业经验积累明显欠缺。如此频繁的人员变动,严重影响了基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进而对基金的长期投资业绩造成冲击。

市场人士认为,基金经理作为基金运作的核心人物,他们的离开不仅带走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成熟的投资策略,更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基金的信心大幅下降。新老基金经理的交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投资理念不一致、策略执行不连贯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基金业绩的波动。

产品创新滞后与渠道依赖困境

随着投资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基金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的竞争。然而,中银基金在产品创新上的步伐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银基金的外资股东贝莱德投资在全球资管领域堪称巨擘。这家资产管理集团凭借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500种策略的ETF产品线,稳坐指数基金领域头把交椅。

然而,背靠如此强大的外资股东,中银基金的指数基金业务却始终未能打开局面。在当前热门的指数基金、ETF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等领域,其布局相对较少,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投资需求。

在销售渠道方面,中银基金过度依赖大股东中国银行的渠道支持。尽管银行渠道在基金销售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异军突起,投资者的购买习惯逐渐发生变化。过度依赖单一渠道的模式,不仅限制了公司的规模扩张,还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一旦银行渠道出现波动,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近些年中银基金的债券型产品也仰赖大股东中国银行“输血”。Wind数据显示,公司管理规模靠前的债券型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普遍较高。例如,规模达到484亿元的中银丰和定期开放、规模达到248亿元的中银睿享定期开放以及规模达到218亿元的中银悦享定期开放,三只基金由大股东中国银行重仓持有。

中银基金换帅背后:清盘危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局

中银基金换帅背后:清盘危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局

来源:中银睿享定期开放2024年年报

中银基金换帅背后:清盘危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局

来源:中银悦享定期开放2024年年报

中银基金换帅背后:清盘危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局__中银基金换帅背后:清盘危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局

相关文章

5月土地月报|地市延续控量提质,成交建面同比下降而金额增长

5月土地月报|地市延续控量提质,成交建面同比下降而金额增长

图片图片2025年5月,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延续量缩价涨态势。据月末快报数据,5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下降18%,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2%,连续5个月建面回落而金额上升。截至5月25日,本月土地供应建筑面积...

苹果新专利曝光:相机传感器动态范围逼近人眼水平

苹果新专利曝光:相机传感器动态范围逼近人眼水平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苹果公司正在研究一项新的图像传感器技术,该技术有望实现高达 20 档的动态范围,这一水平不仅超越了 ARRI ALEXA 35 专业电影摄像机,还接近人类眼睛的平均动态范...

《酱园弄》最大败笔,不在杨幂不在赵丽颖,导演陈可辛口碑崩了

《酱园弄》最大败笔,不在杨幂不在赵丽颖,导演陈可辛口碑崩了

备受关注的电影《酱园弄》终于在内地首映了! 经历了戛纳电影节男女主戏份争议,面对女主角章子怡的白眼,《酱园弄》导演陈可辛选择了重新剪辑,把戛纳版《酱园弄》分为上下两部,目前口碑出炉的是上部《酱园弄·...

生意 为什么越来越难做

生意 为什么越来越难做

提问: "房姐,你说为啥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以前做生意靠什么?说白了就是四个"差":信息差、时间差、资源差、人脉差。 拿我们房产行业举例,以前客户想买房,只能找...

前行丨监督利剑守护碧水蓝天

前行丨监督利剑守护碧水蓝天

夏日的安徽省淮南市泥河湿地,蒲草碧绿、水鸟啁啾,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与岸边的垂柳相映成趣。看着这般生机盎然的景象,潘集区纪委监委的同志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纪委监委紧盯生态环保...

年收益率4.31%!买债基还不如买柜台债|财小圈日记

年收益率4.31%!买债基还不如买柜台债|财小圈日记

惊呆了!原来自己买柜台债,有时候真的比依赖债基基金经理靠谱。 财小圈最近把去年6月在银行APP买的柜台债卖了,算了下收益率4.31%。现在存款利率普遍降到2%以下了,买低风险的柜台债居然能赚到这个收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