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小姐越来越难以区分,古装剧的身份靠什么体现?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21

新书《图解传统服饰搭配》已上线,请多支持

前阵子看了一场很有意思的粉圈纠纷,想到了这几年被反复提起的古装剧刘“小姐”“丫鬟”越来越难以区分的问题(特意某剧粉圈纠纷相关的剧播完才发的这篇)。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网络图片)

丫鬟和小姐,究竟怎么分?

网络上对于古装剧中“丫鬟”和“小姐”难以分辨的问题,总是很容易演变成对于演员美丑、妆容美丑、服装美丑的讨论。而相关的科普,也总是围绕着古画里的“丫鬟”应该怎么穿进行(但很少讨论“小姐”),目前很多古装剧也会喜欢拿自己有仿造文物的道具、参照古画的造型来进行宣传。

我个人是不认同上面任何一种讨论方向的,因为古装剧虽然占了一个“古”字,但实际上是给现代人看的,“丫鬟”和“小姐”身份差异应该有更理性、更可量化的区分方式,或者说服装造型的设计逻辑。

就拿在大家比较认同的早期古装剧来说,一般会有这样几个明显区别——

1、丫鬟的年龄设定上普遍比小姐小,在选角上丫鬟演员会比小姐演员更娇小、更显幼态,造型上多盘双髻、梳双辫、留刘海、扎辫子等方式显示与小姐之间的年龄差异。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以前古装剧延续戏曲行当,根据女演员的自身条件会有诸如适合花旦、适合青衣之类的评价。但现在对于年轻女星倾向于“白幼瘦”审美,相貌款型上也比较雷同,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眼下市面上的“小花”放在以前基本都更适合“丫鬟”的选角。

2、丫鬟作为劳动者,服装比较轻便,服装上多短衣窄衣、多短袖无袖、多裤装、扎汗巾、掖手帕等以突显其工作性质。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_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

3、丫鬟比小姐穷苦,配饰和面料更简朴,颜色上也偏好使用间色、杂色。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这条被现在的观众放大了,大家只要一想到“小姐”和“丫鬟”就直接理解为尊卑、高低差异,从而得出“小姐”的妆容应该更美、打光应该更突出、姿态应该更高贵的结论。然而这些偏向感性的判断放到如今的古装剧整体审美偏好里,就会发现粉丝和剧组们都倾向于认为甜美的妆容更美、粉嫩的服色更美、娇柔的姿态更美,这些实现起来都会偏幼态、偏小家碧玉,也就是会令“小姐”更像“丫鬟”。

我找了网络上流传度比较广的对比图,基本都存在“丫鬟”角色个子比小姐高、长相成熟度也更高,“小姐”角色装扮过于幼态、甜嫩的问题。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甚至于,我翻到了一些被发帖人认为是正面案例的图,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古装剧基本都是流量剧、粉丝剧,所以不清楚这些是不是宣传稿,或者存在着与我不同的评价标准,贴上来也供大家讨论一下。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而早期古装剧对于“小姐”“丫鬟”的区分方式,主要是沿袭于戏曲的衣箱制。但是除了这些外观上的区别,戏曲中还会在动作、走位、唱腔等方面进行区分。动态上的差异比较难描述,但也可以对比现在的古装剧总结一二。

1、主仆的站位与走位差异。不仅是以“小姐”为先,更是以“小姐”为主,在现代化的古装剧语境下,往往赋予“丫鬟”现代人的个性主张,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趋近于朋友或姐妹。很多被网络拉出批评“小姐”“丫鬟”难以区分的画面,截图往往定格在双方并立时,从站位到动作、眼神都没有形成明显的主次关系。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2、身份、年龄等体现在言行举止上的差异,如“丫鬟”往往言行多而碎,并且在一些场景下充当“小姐”的代言人或保护者。体现在定格画面里,往往在仪态姿势、动作幅度等方面有所差异。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这并不是说古装剧就要照着戏曲程式来,相反,摆脱戏曲程式是古装剧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方向。但古装剧不应该完全没有程式,之前讨论《》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个问题,现在的古装剧就连文戏都缺乏基本的架构,这本来由演员或导演来完成的工作缺失,才催生出“礼仪指导”这样一个工种。

身份化服装,真的需要吗?

话说回来了,这些身份差异就一定要在服装造型上明晃晃地体现出来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三版《红楼梦》为例。

比较明显也算是比较失败的案例是2010版的《红楼梦》,当时的观众就发现在镜头里分不出小姐与丫鬟。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而在1987版《红楼梦》里,最先被确认的服饰设计思路之一就是给丫鬟传说青色为主的坎肩,仆从的服装色彩也偏暗淡。再加上挑选演员比较注重与角色的贴合度,所以在画面里即便小姐们并不像现在的古偶剧那样人均大袖绣花薄纱,也依然看出身份的差别。

为区分两个府门,荣府的奴仆服装基调选用灰绿色,基本样式是斜领褂、裙或裤,女仆们一律用坎肩统一在一个样式中。宁府的奴仆基本色调为灰紫色,基本样式与荣府同。

——史延芹

《红楼梦》服装有三大色彩层次:小姐少爷们明快、鲜艳的色彩;老爷太太们深沉古朴的色彩;男女仆人们灰暗、朴素的色彩。

——侯杰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到了胡玫的影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2018年拍摄,2024年上映)时,就明显表现出一种想区分但做不好区分的无力感。选角就不说了,服装看得出是想避免李少红版那样“创新”太过带来的影响,而在很多方面刻意模仿87版的设计,但又想迎合筹拍之时的一些汉服潮流、影视评论取向。

“小姐”“夫人”们的衣服很想修身,剪裁得很紧,这就像小姐选角像丫鬟挤占了原本的丫鬟生态位一样,导致丫鬟的服装紧得像秋衣,色彩和面料也是同理。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也不能说李少红的尝试是毫无道理的。中国传统古画一般是用人物的大小与站位的前后区分身份高下的,而不是遵照写实的比例:地位高的,画得大些,站得前面些;身份低的,画得小点,站得靠边点。于是,在一些便装等一些服饰等级区别不大的场景里,如果将人物比例调整至等大同样容易出现难以区分身份的问题。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中兴瑞应图)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这里其实有个“悖论”,上位者如果还需要服装来体现自己的地位,他便不是一个真正掌握权势的上位者。

比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里就有不少戏使用上位者姿态服饰恣意随性、下位者服饰严谨规整的反差来表现帝王的实权和君臣的关系,后来陈道明拍《庆余年》明显也把这个设定带过去了。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这就像真正的新贵是不会每天穿西装三件套,而是polo、T恤、牛仔裤一样。但为啥这样的做法反而少见,因为这对演员、导演、剧本的要求都非常高,可以看出在《庆余年》里这个做法就明显夸张化了。

真正重要的外在,并不是服装

除了极端的或病态的审美,古今认知差异没有想象中大,反而是对于身份阶层的理解是一种夏虫不可语冰的程度。比如,受一些网文小说影响,也可能是一些晒富思想左右,观众会更倾向于认为贵族出场需要绫罗绸缎、满头珠翠。当然不是说贵族们没有,而是贵族们不需要通过这些装饰来向四邻展现自己的身份。

如果非要选一个古今通用的、可以彰显身份的形式,那应该就是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提到过的“尾巴”。

有一位解放后长大的青年,读《红楼梦》大为惊奇,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贾母王熙风这样的人身后和周围总有那么一大群人,即使他们从这间屋走到隔壁那间屋去,也会有一窝蜂似的人跟在后面,他们不嫌这个尾巴碍事吗?其实,《红楼梦》里的尾巴比宫里的尾巴少多了。《红楼梦》里的排场犹如宫里排场的缩影,这尾巴也颇相似,如果没尾巴,都像是活不下去似的。我每天到庆宫读书,给太妃请安,游一次御花园,后面全有一条尾巴。……相反,假如身后这时没有那个尾巴,倒会觉得不自然。明朝崇祯皇帝最后上煤山的时候,那个从小长在身后的尾巴只剩下了一个太监,冲这一点,我想也够他上吊的了。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溥仪旧照)

小时候看《康熙微服私访记》,从“微服”这个词就可以看出改变的似乎就是服装,但实际上从每个单元最后康熙帝亮明身份就可以看出,真正发生变化的除了服装还有“尾巴”。在单元情节的套路里,前面遇到险阻时往往只有五人组,但当最后亮出底牌时就变成了巨大的排场。虽然《康熙微服私访记》不是那种大场面的剧集,也使用取景角度和华盖等道具营造出“尾巴”浩荡的效果。如果只有服装,反而像个私穿龙袍的西贝货。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_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现在有很多景区表演、汉服活动中会有人装扮成古代贵胄的模样,这其中装扮中很大部分的古今差异让工业文明给抹平了,比如仿织的“绫罗绸缎”,比如机绣的各色图案,比如各种印花,基本上都可以在百元左右拿下,这在当下甚至不够一顿饭钱。但这个“尾巴”却很难模仿,即便一些活动安排了这些角色,显然也是不够数、不够面的。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大驾卤簿图)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入跸图)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越南祭天旧照)

“古装”只是一种环境设定,内核既可以讲古代故事,也可以讲现代故事。大家会发现,现在古装剧人物设定的身份背景是在逐渐走高的,但是在身份表现的“尾巴”方面却是在减弱的,尤其在置景越来越崭新空旷的衬托下。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举些不怎么恰当的例子。雷军已经算是大家认为比较亲民的老总,但当他出现在车展的时候“尾巴”依然很长。这些“尾巴”的构成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随行人员,还有接待方、活动方等等。“尾巴”之所以可以被视作古今通用的规则,就是因为它其实很难被人为“切断”,而是当身份达到某种程度时自然会“长”出来的。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而一些明星网红则会通过雇用保镖、滞留公众场合等方式来刻意把“尾巴”留出来,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引发争议甚至反感。因为对于“尾巴”大家也是有一些基本认知的,是可以识别出“尾”不配位的情况。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争的,是戏内还是戏外?

回到开头说的,我看到的那场很有意思的粉圈纠纷来自于《榜上佳婿》的一个镜头(应该没有粉丝有耐心看完前面的三千多字吧)。

镜头很短也很简单,反正我也没看过全剧,就是三个男性角色貌似遇到危机,左右两人拿出武器保卫中间的那个人。而粉丝争吵的焦点也很有内娱特色,就是从这个镜头看出谁是男主角,谁是男二号、男三号。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整个事件对于没有长出“饭圈脑”和“血统论”的普通观众来说实在是非常滑稽,这明显是搞混了剧中角色的身份地位差异与故事角色的叙事地位差异——

这个争论不由得让我想起影评人毛尖那段掷地有声的关于中国影视剧的主题演讲。

_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

影视剧就是

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

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

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

——毛尖

我在修改这篇的时候刚好刷到一则小红书笔记,夸赞电视剧《知否》比较好地体现了“奴仆成群”的效果,也就是“尾巴”比较长(可能有原著是宅斗文的缘故)。

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_

而实际上每一部电视剧(不仅限于古装剧),真正将这个“主次”关系表现得最好的地方是在片场,甚至不需要去寻觅古画、翻找文献,只需要观察片场生活就可以了。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丫鬟发型__古装剧的丫鬟

除了故事内核越来越现代、演绎方式越来越现代,导致了诸如“小姐”“丫鬟”难分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古装剧中很常见的问题——主角总是被设定为颜值最高的人,或身份较为尊贵的人,以及品格更为高尚的人。

_古装剧丫鬟发型_古装剧的丫鬟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古装剧的丫鬟__古装剧丫鬟发型

在如今古装剧几乎等同于流量剧的情况下,粉丝是需要通过这些角色设定来投射自己对于偶像的想象。这就使得粉丝往往头脑冷静地无法区分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差异,认为一号角色就是最厉害的,从而引发“撕番”;认为一号角色就是集中所有剧组资源的,从而引发了“撕妆造”等(主打一个错的永远不是自家偶像)。

《榜上佳婿》这个粉圈纠纷好玩的地方就在于,认为自己偶像更帅的粉丝便觉得偶像不应屈居于男二号、男N号,但由于这部剧的男主角设定身份并非皇亲国戚(也是我留意到这部剧的原因,原著小说据说灵感来自于宋代“榜下捉婿”的科举文化现象),可真要是演了这样身份“低微”的主角与其他“高干”类古装剧资源相比,粉丝恐怕也不会多乐意。

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_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_古装剧的丫鬟_古装剧丫鬟发型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图解传统服饰搭配》,请多支持

如果喜欢 记得关注

相关文章

不只是438个姓氏:《百家姓》如何从简单教材变成千年文化符号?

不只是438个姓氏:《百家姓》如何从简单教材变成千年文化符号?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会想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大启蒙读物"。特别是《百家姓》,作为一本记录中国姓氏的启蒙读物,陪伴了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从古至今,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帮助孩子们认...

杨幂清醒金句刷屏!“女性不必做完美妈妈”引爆10亿讨论

杨幂清醒金句刷屏!“女性不必做完美妈妈”引爆10亿讨论

杨幂最近一段采访彻底点燃了网络!面对“如何平衡事业家庭”的老问题,她直接撕掉了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完美妈妈”标签:“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完美方式,可现实中哪有真正的平衡?” 这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无...

西城区初三一模作文:通

西城区初三一模作文:通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二十三期(总第896期) 【按】西城区初三一模的作文题其中之一是“通”,只有一个字,我试...

突发!网传TVB视帝王王浩信和妻子陈自瑶参加《再见爱人5》,网友:年度大戏

突发!网传TVB视帝王王浩信和妻子陈自瑶参加《再见爱人5》,网友:年度大戏

突发!据网传TVB知名男星、两届视帝王浩信,将和妻子陈自瑶参与情感节目《再见爱人5》录制。 据知情人士爆料,节目已经在内蒙古开始录制,除了王浩信、陈自瑶,还有陈晓、陈妍希,蔡琳、高梓淇等人。 众所周...

扎克伯格亲自撰文描绘AI未来:AI将看到我们所见,听到我们所听

扎克伯格亲自撰文描绘AI未来:AI将看到我们所见,听到我们所听

7月31日消息,周三,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亲自撰文,系统阐述了他对“个人超级智能”的宏大愿景,他认为,一个由AI驱动的“个人赋能新时代”即将到来。 所谓超...

南明区五一文旅消费狂飙,揭秘570%增长的“流量密码”

南明区五一文旅消费狂飙,揭秘570%增长的“流量密码”

“五一”假期第一天,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活动在南明区曹状元街区精彩上演,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集视听享受与文化熏陶于一体的独特体验。当天,人流量达6.7万人次,同比增长570%,消费金额达135万元,同比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