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霸凌描述为正当行为 儿童读物中的不良内容该如何剔除?

美羊羊2个月前精彩生活16

“这种图书怎么能在网上卖呢!”近日,天津市民张先生对《法治日报》记者气愤地说道。

原来,今年4月,张先生在某平台购买了一本名为《××找不同》的童书,书的封面上写着“适合3至6岁儿童阅读”。本想着趁周末享受亲子阅读时光的张先生,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却“越读感觉越不对劲”,“翻着翻着,书中人物出现了许多儿童不宜行为,比如竖中指、抽烟等,孩子看到了问我是什么意思,我根本无法解释”。

随后,张先生向客服举报了该图书,但毫无效果,“目前这本书还能在平台购买到”。

从画风诡异到暴力恐怖、从语言粗俗到不良举止,存在不良内容的儿童图书并非个例——记者近日翻阅和购买了二百多本儿童读物,发现其中涉嫌存在价值观问题的有近二十本。

本该是教育工具的读物为何成了“毒物”?它们可能会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哪些危害?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治理?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儿童读物存在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调查中存在价值导向问题的儿童图书,既有国内童书,也有从国外引进的儿童读物。

将霸凌描述为正当行为 儿童读物中的不良内容该如何剔除?

《哈利×××》名为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内容却存在大量对孩子的不良引导:“哈利”随地大小便、残害小动物、用铁丝捅插排以及偷钱等,涉及不少细节描写,教育孩子不该做这些事却一笔带过。“前面七八页都在具体说怎么干坏事,只在最后一页说不可以这样干。对不具备完全理解能力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模仿书中出现的各种危险行为,从而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采访中一位北京家长表示。

《地图×××》中,妈妈被描绘成了仆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书中将爸爸和儿子写成一伙儿,和妈妈是“敌人关系”,经常随意破坏妈妈的私人物品,甚至直言“自己把床铺好、把被子叠整齐对他们就是一种惩罚”。

记者注意到,《不一样的×××》中不乏一些粗鄙的词语,如“滚开流浪汉”“讨厌的家伙”“去你的吧”等词,不适合儿童阅读;《我是×××》中其他鱼集体霸凌彩虹鱼,索取其身上鳞片,却被认为是正确的,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认为霸凌他人没有问题。

引进的部分国外读物同样存在这类问题。

日本作家创作的《我不再×××》一度因为书名吸引家长购买。该绘本讲述了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女孩改不掉吃手指的坏习惯,她的拇指上长出了一个会说话的茧子,来诱惑女孩继续吃手,书中有一页画面是拇指上那张布满血丝的茧子人脸在诡异地笑。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都认为该绘本的内容比较恐怖,画风诡异,还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宝宝看完后“吓到半夜惊醒”。

湖南长沙的一位家长发现一本从国外引进的儿童绘本存在不良画面,比如绘本中女性角色在赶车摔倒的画面里竟露出内裤。“这一画面对于儿童绘本来说毫无必要,不仅无法传递任何有益信息,反而极有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广童说:“儿童时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健康的内容会使儿童形成错误的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甚至诱发行为模仿。‘儿童毒物’一旦泛滥,不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未来。”

审核不严缺乏评估

儿童读物本应是传递知识、塑造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何会沦为“毒物”?

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65本,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6.30分钟。

“儿童图书市场广阔,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一些出版社放弃了对内容的严格审核,有些内容大家都能轻易发现其中存在问题。”有家长直言,正因为部分作者和出版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这才导致市场上“儿童毒物”的存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说,在图书上市前,目前针对儿童读物的审核缺乏多学科专家的参与和科学的评估机制,比如某段内容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可能存在问题;在售卖环节,电商平台和实体店对图书的分级展示和年龄提示不够明确;在治理方面,对违规出版社和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渠道。

在高广童看来,儿童读物夹杂不良内容已构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条的实质违反,涉嫌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权和文化娱乐权。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涉事机构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最高可达违法经营额5倍)、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严重的则可能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对于已上市并被查实含有不良因素的儿童读物,应立即采取强制下架与召回、公开警示、对涉事出版单位、责任编辑、相关负责人等追责处理。”高广童说。

明确分级阅读标准

如何净化儿童图书产品内容,确保儿童避免受到不良内容的污染和侵害?

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建议,应建立四重事前防范机制:出版社须提交儿童心理专家以及法律专家签署的《内容安全评估报告》;探索应用AI深度审查技术,训练机器识别危害和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容;建立行业黑名单,多次违规或者严重违规的,永久禁入儿童内容读物领域;设立全国举报电话,接到举报后72小时内启动紧急下架。

在孙宏艳看来,明确分级阅读标准非常重要。儿童具体可分为0至3岁婴幼儿阶段,4至6岁学前阶段,7至9岁小学低年级,10至12岁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每个阶段差异很大,分级阅读标准能够让孩子读的书符合其认知特点,减少不适合年龄的内容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分级阅读标准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专家从各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比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同时,家长可以结合

相关文章

“小孩哥”兼职代送走红,锻炼是成长不是冒险丨中听

“小孩哥”兼职代送走红,锻炼是成长不是冒险丨中听

代送最后100米,小孩跑楼业务火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深圳街头出现小孩跑楼代送快递、外卖的现象。这些孩子多为8至14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在高峰期帮外卖、快递员跑腿,每单赚取1至2...

“儿童网红”批量生产?别让逐利流量灼伤纯真童年

“儿童网红”批量生产?别让逐利流量灼伤纯真童年

“让孩子学一句台词要重复几十遍,一个舞蹈动作不标准就得跳一整天。”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的分享,揭开了“儿童网红”光鲜视频背后的工业化生产链条。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以“记录萌娃日常”为名的账...

网络“原住民”需要“守门人”(新媒视点)

网络“原住民”需要“守门人”(新媒视点)

近年来,网络上发生了好几起“开盒”风波。所谓“开盒”,可不是“开惊喜盲盒”,而是通过网络信息揭露他人隐私,不仅让受害者“社死”,还对其进行骚扰和恐吓。不同于之前的“人肉搜索”,网络“开盒”背后有一条完...

将14岁女孩别入机动车道!北京警方:李某某(男,42岁)行拘

将14岁女孩别入机动车道!北京警方:李某某(男,42岁)行拘

据法治进行时7月15日报道,北京一名14岁少女在非机动车道骑行时,遭一名男子疯狂别车,狂追一公里,给女孩挤到机动车道上,险些被撞。 据女孩父亲描述,当天,女孩正骑车前行,试图从左侧超车。“她想从边上超...

带4岁女儿去工地干活女儿从13楼坠亡,夫妻俩索赔89万,法院:监护人负85%责任

带4岁女儿去工地干活女儿从13楼坠亡,夫妻俩索赔89万,法院:监护人负85%责任

装修工地现场 父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的监护职责。 因无人帮忙照看小孩,杨林夫妇外出务工时将女儿小囡带在身边,不料小囡意外坠亡。究竟谁该对小...

网络普法看河南|“新华·彩虹约定”擦亮未成年人网络普法靓丽品牌

网络普法看河南|“新华·彩虹约定”擦亮未成年人网络普法靓丽品牌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身着法袍的"审判长"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5月30日上午,记者跟随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采访团走进平顶山市实验高中,旁听了一场特殊的庭审——由该校学生自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