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先生,你说你是什么工作来着?”王阿姨望着视频里那张和蔼的脸,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照亮她细微的皱纹。
“退休企业职工,平凡一生。”李大爷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秘密。
“平凡的人不会有那么多人尊敬。”王阿姨捏着手机,隐约感到不安,“大爷,你到底是谁?”
电话那端的笑声轻轻回荡,宛如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面...
01
窗外的雨落在江西乡镇的屋檐上,滴答作响。王丽芳坐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电视屏幕。五十二岁,头发已经开始泛白,手上的茧子是三十年教书生涯留下的痕迹。
电视里在播放一档相亲节目,年轻人在舞台上嬉笑打闹。王丽芳摁下了静音键。
丈夫走了五年了,肝癌,来得突然,走得也快。
女儿嫁到了省城,每月回来一次。屋子太安静了。
“妈,你该找个伴。”上个周末,女儿小兰坐在这张沙发上,手指滑动着手机屏幕。“这个软件,专门给中老年人交友的,很多退休老师用。”
王丽芳推开女儿的手:“乱说什么,我都这年纪了。”
“什么年纪?五十二岁,现在才是花样年华。”小兰把手机塞进她手里,“试试吧,妈,开心最重要。”
那晚,王丽芳点开了那个叫“夕阳红”的交友软件。
第一天,收到了十几条消息。大部分是附近县城的中年男人,照片模糊不清,文字粗鄙直白。
她一一婉拒,关上了手机。
第二天清晨,她收到了一条不一样的消息。
“窗外的雨停了吗?江西的雨总是比上海的来得久一些。”
头像是一个穿着朴素的白发老人,笑容温和。上海人,六十五岁,自称李明,退休企业职工。
王丽芳回复了一句:“是啊,江西的雨季总是很长。”
这是开始。
李大爷——他说喜欢被这样称呼——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发来问候,晚上九点准时说晚安。
他的生活看起来简单而有规律。早起晨练,中午在家做饭,下午看书或者在附近公园下棋。
“上海的退休生活真是悠闲。”王丽芳有些羡慕。
“也就是日复一日地打发时光。”李大爷的声音沙哑中带着温柔,“你们老师退休后还能去补习班兼职,我们这些企业老职工,没什么用武之地。”
他们开始视频聊天。李大爷的住所看起来朴素整洁。白墙,简单的家具,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多是历史和文学类。
李大爷喜欢谈论历史,尤其是近代史。谈起来头头是道,不像普通企业职工。但当王丽芳提及时,他只是笑笑:“年轻时喜欢看书,一些皮毛罢了。”
一个月后,王丽芳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期待那个视频电话。
闺蜜林芳得知后,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网恋?你?五十二岁开始网恋?”
“什么网恋,就是聊聊天。”王丽芳脸微微发红。
“小心点啊,这年头骗子多。”林芳喝着茶,“万一人家是假的呢?”
王丽芳想起李大爷讲述上海弄堂生活时的神情,那不像是能伪装出来的。
“我相信他。”
“那让女儿给你把把关。”林芳放下茶杯,“别到头来人财两空。”
女儿小兰的态度比闺蜜更为直接:“妈,你真打算和一个没见过面的上海老头发展关系?”
“就是聊聊天而已。”王丽芳重复着同样的话。
“你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吗?有没有子女?前妻呢?”
王丽芳这才意识到,她对李大爷的了解仅限于他主动分享的部分。
当晚,她小心翼翼地问出了这些问题。
李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我有个儿子,在国外工作,很少联系。前妻十年前去世了,肺癌。”
王丽芳听出了他声音里的苦涩。
“对不起,勾起你的伤心事了。”
“没关系,丽芳,生活就是要向前看。”李大爷的眼角有些湿润,却依然保持着微笑,“能认识你,是我近年来最大的幸运。”
那一刻,王丽芳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了。
02
六个月后的一个傍晚,李大爷突然提议:“丽芳,要不要来上海看看?”
王丽芳手里的茶杯停在半空中。
“我是说,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李大爷补充道,语气中有些紧张,“上海的秋天很美,黄浦江边的风很舒服。”
王丽芳放下茶杯,感到心跳加速。六个月的视频对话,她已经能感受到李大爷言语间的真诚。但真正见面,跨越五百多公里去见一个网友,这是不同的概念。
“我考虑一下。”她最终说。
女儿小兰持反对意见:“妈,太冒险了。你不了解他的真实情况。”
闺蜜林芳则显得兴奋:“去啊!带上我!顺便看看那老头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么好。”
经过一周的思考,王丽芳决定前往上海。不是为了什么浪漫幻想,只是想亲眼确认这段网络交往的真实性。
十月初,王丽芳和林芳一起坐上了前往上海的高铁。
李大爷在上海站台等候,一眼就认出了王丽芳。他看起来比视频里更瘦,但精神矍铄,穿着一件深蓝色夹克,朴素却整洁。
“丽芳。”他轻声唤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王丽芳点点头,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李大爷。”
“叫我老李就好。”他接过王丽芳的行李箱,动作利落得不像六十多岁的人。
林芳在一旁打量着李大爷,上下扫视,像是要把他看穿。
李大爷带着她们坐地铁回家。他住在上海普陀区的一个普通小区里,两居室,装修简单但干净整洁。
“十年前买的,那时候房子还不算太贵。”李大爷泡着茶,“你们累了吧,休息一下?”
林芳四处打量着房子,试图寻找蛛丝马迹。但一切都很正常,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书架上摆满了书,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显示这是个常常下厨的人。
晚餐是李大爷亲手做的红烧肉和清炒时蔬,手艺不错。
“上海男人都会做饭。”李大爷笑着说,“一个人住久了,总要学会照顾自己。”
饭后,李大爷提议带她们去附近的公园散步。
夜色中的小区格外安静。走出单元门时,门卫看到李大爷连忙站起来:“李局,晚上好。”
李大爷只是点点头,迅速带着王丽芳和林芳离开。
“李局?”林芳小声问道。
“哦,他认错人了。小区里有个姓李的退休局长,长得和我有点像。”李大爷解释道,语气平常。
王丽芳没有多想,但林芳眯起了眼睛。
三天的上海之行很快结束。临走前,李大爷送给王丽芳一本《上海的记忆》,扉页上写着:“盼你再来,与我共赏上海的四季。”
回到江西后,林芳直截了当地说:“那老头有问题。”
“什么问题?”
“直觉。”林芳敲敲桌子,“但如果你喜欢他,继续交往也无妨,只是别太投入。”
一周后,李大爷突然在视频中说:“丽芳,我想和你结婚。”
王丽芳手中的饭碗差点掉在地上。
“你愿意搬来上海吗?和我一起生活?”李大爷的眼神认真而温柔。
王丽芳决定再去一次上海,这次是独自前往。
十一月的上海已有些寒意,但不如江西那么潮湿刺骨。李大爷依然在站台等候,这次带了一件女式羽绒服。
“担心你冷。”他帮王丽芳披上,“上海的冬天虽然不下雪,但风大。”
这四天里,李大爷带王丽芳参观了上海的各个角落,从外滩到豫园,从田子坊到新天地。
他对上海的了解极其深入,不仅知道每个地方的历史变迁,还能讲出不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你真的只是普通企业职工?”吃晚饭时,王丽芳忍不住问道。
李大爷笑了笑:“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做行政工作,接触的人多了,听的故事也就多了。”
第四天晚上,李大爷再次提出了结婚的请求。
“丽芳,我知道这对你是个艰难的决定。离开家乡,离开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我保证会好好照顾你,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王丽芳望着窗外的浦江夜景,心中百感交集。
回到江西后,她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同时告诉女儿自己的决定。
“妈,你认真的吗?”小兰惊讶地问,“你们才认识多久?”
“十个月。”王丽芳轻声回答,“比你爸当年追我的时间还长。”
小兰沉默了一会儿:“如果这是你的决定,我尊重。但我需要见见这位李叔叔。”
一周后,李大爷专程来到江西,见了小兰和女婿。他带来了上海特产和一些小礼物,举止得体,言谈温和。
饭桌上,小兰直接问道:“李叔叔,您的经济条件如何?我妈跟您去上海,生活有保障吗?”
李大爷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有退休金,一个月七千多。房子已经还清贷款。平时没什么大的开销,生活是没问题的。如果丽芳愿意,可以把她的退休金转到上海社保局。”
“您儿子知道这件事吗?”
“告诉他了,他在国外,说只要我开心就好。”李大爷的眼神坦诚,“我向你保证,会好好照顾你妈妈。”
晚上,小兰对王丽芳说:“人看起来不错,但妈,记得保留自己的财产,别把房子卖了。万一...”
王丽芳笑了:“我又不是傻子。”
但随后几天,她还是联系了房产中介,开始着手出售自己的房子。
江西的冬天比上海更为萧瑟。十二月底,王丽芳站在自家门前,望着这个住了二十多年的小院子,心中满是不舍。
出租车司机帮她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阿姨,去哪里?”
“火车站。”王丽芳坐进车里,没有回头,“去上海。”
03
上海的冬天湿冷刺骨。王丽芳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依然感到一阵寒意。
李大爷的家成了她的新家。两人没有举行正式的婚礼,只是在社区办理了结婚登记,请了几位李大爷的老朋友吃了顿饭。
王丽芳注意到,这些朋友言谈举止都很有水平,不像普通退休工人。但她没有多问。
新婚生活平静而温馨。李大爷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做完早餐后出门“晨练”,通常要两个小时才回来。
“晨练需要这么久吗?”有一天,王丽芳忍不住问道。
“我去的地方比较远,那边环境好。”李大爷解释道,“习惯了,改不了了。”
王丽芳试着跟他一起去过一次,但走了不到一公里,李大爷就婉拒了:“我习惯一个人锻炼,你不习惯早起,回去休息吧。”
小区里的居民对李大爷格外尊敬。不仅仅是门卫,连物业经理见到他都要鞠躬问好。
“李局好。”
“李局早。”
每次听到这样的称呼,李大爷都会略显尴尬地点点头,而当王丽芳询问时,他总是解释说被认错了。
一天中午,王丽芳正在准备午餐,门铃突然响起。
门外站着一位穿制服的年轻人,表情严肃:“请问李局在家吗?”
“李局?”王丽芳困惑地问,“你是找李明吗?”
年轻人一愣,随即道歉:“对不起,找错人了。”
晚上,王丽芳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大爷。
李大爷的表情有一瞬间的紧张,但很快恢复正常:“可能是找隔壁栋的那位李局吧。”
王丽芳点点头,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春节期间,李大爷的手机总是不停地响。大多数电话他都会走到阳台上接听,声音压得很低。
有一次,王丽芳无意中听到了几句:“不用了...我现在是普通人...不必那么麻烦...”
小区的春节联欢会上,居委会主任特意邀请李大爷上台讲话。他婉拒了,但主任依然对他毕恭毕敬。
“你在这个小区很有威望啊。”回家路上,王丽芳说。
“可能因为我住得时间久吧。”李大爷牵着她的手,语气轻松。
王丽芳不再追问。她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只要不影响生活,何必刨根问底。
三月的一天,李大爷说要带她去医院做个全面体检。
“我年轻时担心的事太多,身体不太好,你现在跟了我,得定期检查身体。”李大爷认真地说。
医院里,王丽芳惊讶地发现他们不需要排队。一位中年医生亲自接待,称呼李大爷为“李局长”,安排了最全面的检查项目。
“你在这家医院有关系?”检查结束后,王丽芳问道。
“以前认识的一个医生朋友,帮了个小忙。”李大爷笑笑,“走吧,带你去吃上海最正宗的生煎包。”
疑点越来越多,但王丽芳依然选择相信李大爷。毕竟,这几个月来,他对她的关怀和爱护是实实在在的。
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王丽芳正在打扫书房,李大爷的手机突然响起。他接完电话,匆忙对她说:“有点急事,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他走后,王丽芳继续整理书房。她踩到了地毯下的一块凸起物,弯腰拉开地毯,发现那里竟然有一个小型保险箱。
正当她疑惑时,不小心碰到了箱子上的按钮,保险箱竟然缓缓打开了。
王丽芳惊得倒吸一口冷气,双手捂住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