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复苏:要从修复三张负债表开始
人不怕穷,不怕苦,就怕债务压身; 相信很多家庭、很多老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国家也一样,如果债务利息的增加超过了利润的增加,那么,风险本质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经济的复苏要从清理三张负债表开始。
哪三张负债表?
第一张负债表是政府资产负债表。
专家们有一个错误的共识,认为中国的负债率与美国、日本相比,还不算太高;这个比较并不科学,同样是负债,还要看化债的能力,美元可以割全世界的韭菜,人民币不能。
中国现在中央政府负债26万亿, 地方政府负债40万亿,隐性债务80万亿。一共146万亿,超过了2024年GDP的134万亿,按清华李稻葵的说法,每年的债务利息支付已经超过了国企每年创造的利润。2025年的压力依然很大,因为作为地方财政支柱的土地出让金在减少,1-5月同比下降了11.9%。
第二张负债表是企业资产负债表
企业的负债率超过70%,就过界了,恒大负债率高达164%,它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万科是地产行业的优等生,去年负债率73.7%,也已经出现亏损,部分地产公司负债率已经超过90%,接近资不抵债,不知道红红火火几十年的房地产公司都忙了个什么?
企业背着这么沉重的债务,是无力做扩表的,所以企业贷款不积极,一些企业贷款也不是为发展,更不是听了办公室精英的话,去做科技创新的试错机制,大多是在清理负债表,用贷款支撑应付款,低息换高息。看金融数据,貌似不错,而生产者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2个月下行。
第三张表是居民资产负债表
一般地说来,家庭的负债率不宜超过30%,特别是在通缩周期,对未来的就业与收入缺少预期时。
中国的家庭负债率已经非常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 2024 年末,中国家庭部门债务占 GDP 比重约为 63%,低于美国(79%)、高于日本(57%),高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约40%)。动态地看,2010 年以来中国家庭债务占 GDP 比重从 30% 左右快速攀升,这才是问题。
更具压力感的是债务结构,中国家庭债务中约 70%-80% 为住房贷款,且收入不能与美日比,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债务余额 / 可支配收入)约为 130%,高于美国的(100%)和日本的(60%)。这意味着中国家庭偿还债务的压力更大,尤其是工薪阶层在房价过高、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负担太重。
如果在这种局面下,楼市继续大跌,很多家庭将陷入困境。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深陷三张负债表的压力,看不到宏观文件出台清理负债表的强有力措施,如果负债表不能得到改善,所有关于市场的利好政策,都将是空转,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