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到片场:影视新生代如何跨越“最后一公里”?

美羊羊1个月前精彩生活4

伴随高考放榜,无数考生面临专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当新一批年轻人走向影视专业,一批毕业生离开学校,一个现实问题也随之浮现:“学电影的人很多,但真正能从校园走向片场的人太少。”在广东,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广东城市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等,每年培养电影相关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超1500人。从校园到片场,这条看似短暂的路,成为不少影视学子为之焦虑的“最后一公里”。

南方网采访了三位影视专业学子,从他们“走向片场”的故事中,寻找新生代影视人才成长的路径。

片场突围:扛住就是赢家

“39个小时连轴转,那次拍摄真的太难忘了。”华南农业大学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李浩霆,回忆起荒郊野外的拍摄经历:剧组灯具运输损坏,全员只能等待新设备。在资金紧张的学生剧组,时间就是金钱,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成本增加。他和组员咬牙扛下高强度工作,创下了连续工作近40小时的纪录。

跨越电影_跨越新生是什么意思_

李浩霆在片场

为何如此拼命?他坦言:“当看到取景器里鲜活的人和事,构建出真实可信的光影世界,一切疲惫都值得。”作为没有资源人脉的学生创作者,李浩霆倍加珍惜每一次的拍摄机会,尊重每一个职位。即使担任摄影助理,他也心无旁骛,用扎实行动赢得信任。“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才会有被荐举的机会。”获得商业拍摄机会时,他主动跳出机械执行,用差异化表达让客户记住这个“敢提想法的年轻人”,由此陆续收获推荐资源。

“行业竞争激烈,我清楚差距,但扛住就是赢家。”谈及未来,李浩霆坦言内心充满焦虑。距离毕业还有2年,他既渴望提升技术与艺术水平,又渴望得到更大平台的拍摄机会。他的努力方向简单又直接:没有温室培育,就把每次拍摄当作“荒野突围”——靠专注本职积累口碑,凭主动创新捕捉机遇,用极致执行消化压力。当同龄人还在纠结资源差距时,在从校园到片场的“最后一公里”上,他已在无数次连轴转的片场、无数次主动争取的机会里,把 “扛住” 炼成了职业通行证。

真诚底色:在流量时代坚守真实

“带着短片《阿乐要等多久》站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舞台时,我才真正觉得摸到了职业的边儿。”暨南大学2022级戏剧与影视导演专业学生明昊东,谈起获奖经历时眼里闪着光。他是一位专注于校园、生活题材的创作者,始终将镜头对准生活。

跨越电影_跨越新生是什么意思_

明昊东获奖

在明昊东看来,当下影视市场的“同质化困局”恰恰是影视创作者的机会:“今年‘清明档’‘五一档’的片子陷入套路化,反而让真诚的表达成了稀缺品。” 这份清醒,源于母校的创作启蒙:在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老师们反复强调从个人体验出发,书写真实。拍《阿乐要等多久》时,担任制片的他让饰演古惑仔的主角腼腆练习表白台词,用DV捕捉夕阳下朦胧的剪影,记录弹弹球跳动的鲜活轨迹——这些未经雕琢的细节,最终打动了电影节评委。

跨越新生是什么意思_跨越电影_

《阿乐要等多久》剧照

《阿乐要等多久》的主创基本上是暨南大学学生,指导老师是学院副教授段婷婷。明昊东表示,剧组里的“战友式协作”,是他另一重创作养分。与组员通宵碰撞分镜,在片场即兴调整剧本,这些共创过程,让团队作品接连入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第五届金鸡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我们既是同窗,更是用镜头对话的伙伴。” 明昊东笑言,那些为一个镜头争执到凌晨的夜晚,构成了他们稚嫩的作品中的真诚底色。

面对从校园到片场的 “最后一公里”,明昊东的规划清晰而务实:备考电影专业硕士以夯实理论,申请商业剧组跟组学习积累经验,更珍惜在校时光,投入创作,在集体实践中打磨真诚。在影视创作被“流量至上”裹挟,表达陷入碎片化的趋势下,他带着不迎合流量的初心,坚持用镜头真诚表达。“我相信当流量退潮,留下的终将是那些用心感受生活的人。”

电影节闯关者:野性生长的路径

在香港浸会大学攻读MFA的三年,成为陈信源职业道路的关键跳板。2019年初入校园,这个本科读金融的“门外汉”第一次钻进真正的电影圈子:“校园里聚集着一群热爱电影的人,我们没日没夜聊剧本、泡片场,这种沉浸式的创作氛围,是本科阶段从未有过的体验。”这段经历不仅赋予他实践土壤,更给他埋下了职业伏笔——研究生一年级时,金像奖导演庄文强回校交流,回答他“做导演最需要什么”的提问时说:“学会享受孤独。”这句点拨让习惯独处的他决心一试。

真正让他在行业崭露头角的,是短片《我可不可以不是你的全部》。这部聚焦“母亲为孩子牺牲自我”的课程作业,诞生于极端压缩的创作周期:拍摄前一天还在给其他剧组当摄影,杀青后仅用三天赶工后期。这部他自认粗糙的作品,却因真实的情感内核成为“投奖黑马”。谈及选角故事,陈信源至今难忘与千雪老师的缘分:因为癌症,千雪从香港大学教授转型演员,自费赞助学生创作。在数十份演员资料中,陈信源一眼看到了“长得像自己母亲”的千雪。拍摄过程中,他们遭遇手机失窃的意外,“千雪老师却坚持先完成戏份再处理私事。她的职业精神和对电影的纯粹热爱,让我看到创作者该有的样子。”这部承载着家庭记忆的作品最终斩获30余个国内外奖项,成为他导演生涯的起点。

“我一直都坚信,我可以解决在片场发生的一切困难和突发情况。”拍摄毕业作品《蓝雨》时,600人规模的群戏素材因数据意外丢失面临重拍,这对预算、时间都有限的学生剧组堪称灭顶之灾。得益于本科金融培养的风险意识,他预留的弹性时间发挥了作用,陈信源迅速召集团队重拍。“重拍反而打磨得更精细,最终片子拿了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这种化意外为惊喜的思维,贯穿他的创作全程。

_跨越电影_跨越新生是什么意思

陈信源在片场

“你投了或许不会入选,但不投一定没机会。”在作品推广上,陈信源践行着“海投突围”策略,初期遇见免费征片就果断投递,广撒网;后期则优化策略,瞄准影响力更大的平台,兼顾首映要求和奖项梯度。同时,他深谙“自我推销”的重要性,主动在自媒体搭建个人品牌,分享片场日常、创作心得甚至投奖经历。这份经营成效显著:全网20万+粉丝、破亿播放量,不仅塑造个人IP,更反哺作品曝光——《黄昏马戏团》《蓝雨》《轻舟已过》等作品在金鸡百花电影节、华语青年电影周、IM两岸青年影展等数十个国内外电影节短片竞赛中获奖及入围。

“是周冬雨老师一直力荐我,我才有了走上领奖台的机会。”这是陈信源在小红书上发表的北影节训练营获奖感言。他凭借数百次节展投递,积累曝光量,让非科班背景的作品进入专业视野。在电影行业的丛林里,陈信源像一株自带锋芒的野草:在校园、片场的泥地里生长,不待浇灌,单凭一股“我偏要试试”的狠劲,把每次摔倒变成扎根的机会,用数百次投奖、数十个奖项、无数次危机处理跨越“最后一公里”——当热爱滚烫,行动坚决,行业的壁垒终将在持续撞击中裂开缝隙。

跨越电影__跨越新生是什么意思

周冬雨为陈信源颁奖

三位影视专业学生的故事,展现了走向片场的不同路径:有人用汗水在片场磨砺出韧性,有人在喧嚣中保持真诚的视角,也有人在电影节奋力闯关。如何跨越从校园到片场的“最后一公里”?答案从来不是千篇一律,关键在于行动本身。

个体的突围固然重要,但人才生态的构建更关乎长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采访中表示,“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建立一个更高平台的人才发现、扶持和培养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我们能系统性地发掘那些有才华、有热爱、有潜力的未来影像创作者,为他们搭建上升阶梯。”尹鸿强调,如果未来能涌现出30到50位具有标志性的创作人才,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创作格局将焕然一新。

从校园到片场的路上,焦虑和未知常伴。但每一次咬牙坚持的拍摄,每一部勇敢投出的作品,都在积累走向片场的能量。而一个更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无疑将为更多追光者照亮前路。

相关文章

复旦校史里的广东人:一座知名学府的百廿风华和岭南缘分

复旦校史里的广东人:一座知名学府的百廿风华和岭南缘分

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5月27日,复旦大学迎来120周年华诞。自马相伯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校以来,这座国人自办之学府几经风...

港中深经济学理学硕士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公布!平均年薪27.7万元!

港中深经济学理学硕士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公布!平均年薪27.7万元!

2025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正式发布《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及积极的求职态度,于多领域实现高质...

重磅文件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重磅文件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经济参考报》6月11日刊发记者梁倩采写的文章《重磅文件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文章称,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华为、阿里和京东科技巨头扎堆,东莞离深圳还有多远?

华为、阿里和京东科技巨头扎堆,东莞离深圳还有多远?

科技巨头从深圳“溢出”,瞄准了高铁仅16分钟的东莞。 华为企业数据中心已搬迁至东莞松山湖,其新搬迁的总部有12个服务器机房和3000个机柜,其规模将是深圳数据中心规模的8倍。OPPO、vivo紧随其...

定了!又一高校布局广州南沙!

定了!又一高校布局广州南沙!

5月21日,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以下简称“南沙中心”)启用礼暨大湾区青年创业论坛在南沙举行。作为香港恒生大学在内地设立的首个办公室,南沙中心的启用不仅是香港恒生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支点,也是构...

孟凡利覃伟中会见惠州市刘吉陈宇航一行

孟凡利覃伟中会见惠州市刘吉陈宇航一行

5月15日,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会见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吉,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宇航一行。 孟凡利、覃伟中感谢惠州长期以来对深圳发展的大力支持。他们说,深圳正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