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开中考、高考、考研,董小姐是如何当上博士的?
到了2020年,项目的招生要求又变了!除了要求毕业于2019—2020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或TIME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前50的大学外,还增加了USNEWS排名前50大学及USNEWS排名前10文理学院。但这一年,取消了对GPA或排名的具体要求。这一年,名单里依然没有巴纳德学院。
2021年和2022年,招生要求和2020年没有显著变化。
2023年,要求放宽到前100的综合大学和USNEWS排名前20的文理学院,这一年,巴纳德第一次出现在名单里。
当年,董小姐是被内科录取。
而且,协和当时有说明,进入名单的大学,只需要从2019—2023年度进入QS、TIME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意一个榜单前100名,或2019—2023USNEWS排名前20的文理学院即可。进入这个名单的,共180所大学,包括13所中国大学和167所国外大学。
那都有哪些大学呢?是不是都是世界名校呢?网上有好心人画出了重点,我们可以做一个参考:排名165的是智利天主教大学,排157的是马来亚大学。
懂得都懂!大家自行解读哈!
协和首届4+4共招收了17名学生,其中,本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的占绝大多数。但后面几届,学生的学科背景就相对多元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占到了60%,其他专业还有物理、化学、计算机、材料科学、能源工程等理工科外,还包括很多让很多人觉得跨度超级大的专业,除董小姐所学的经济学外,还有比如西班牙语、新媒体、园艺学等。
所以,作为患者,你能想象,给你看病的医生本来学的是西班牙语或者新媒体吗?
据健闻报道,首届协和4+4试点班的毕业生全部留在了北京,绝大部分的去向是协和系(中国医科院)的医院,只有1人是被首医系的宣武医院录取。
除了协和外,还有哪些学校招这种4+4呢?
目前,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4+4”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巴德年医学实验班”招收4+4。
其中,上海交大是最早进行该试点的。早在2002年,上交医学院的前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就开始了4+4项目的试点。也就是说,上交医4+4已经招收了22届的学生,共计招收了400余人。根据招生简章显示,2024年的招生计划为20人。
巴纳德算不算哥大?
董小姐这件事,让咱们广大群众大受刺激的点在于,她所作所为的每一件事,都似乎卡在BUG上。而她每一次都能轻松过关。
比如,她可以无视医院轮转的规定,想留在胸外科就可以留,她的情夫为此可以去和骨科的主任吵架。又比如,她想去泌尿外科就可以去,完全无视她的论文是关于内科的。
更多的争议,来自于她毕业的学校,巴纳德学院。(估计很多不关心留学的人,在董小姐这事之前,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学校的名字。)
那巴纳德到底算不算哥大呢?我们接下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2019年招生简章,序号第17的为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成立于1754年,是美国第五古老的大学。
哥大下属21个院所,包括4个本科生学院——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本科生院和巴纳德学院(女子本科生院)。这4所本科生学院分别招生,但一同授课。师资、课程、毕业要求相同,毕业证也一样。
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是美国七姐妹文理学院之一,建于1889年,1900年起被并入哥伦比亚大学。
虽然巴纳德学院并入了哥大,但它又是独立运营的,有自己的董事会。但除此之外,巴纳德和哥大又是融在一起的。比如巴纳德和哥大共用选课体系,一起参加毕业典礼。巴纳德学生毕业时,获得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所颁发的毕业证书。
所以,巴纳德到底算不算哥大?用咱们中国大学的情况,其实是解释不清楚的。毕竟它跟咱们中国大学下面的那些独立学院并不一样。
所以,巴纳德是否算哥大这件事,主要在于用人单位或招生单位认不认,解释权在他们那里。
在董小姐这里,显然协和给出的答案是“认”。
董小姐都有哪些“骚操作”?
其实,董小姐不仅卡着BUG进入协和、进入东肿,她其实还有着其他各种曲线救国的“骚操作”。
据网上的爆料称,董小姐是在美国读的高中,大学一开始上的是美国的社区大学,然后转学到了巴纳德,最后拿到哥大的本科毕业证。然后凭借哥大的身份,拿到了协和的博士学位。
也就是说,董小姐绕过了中考、高考、考研等几道关卡,获得了大多数人做梦都不敢想象的成绩。
那可能有家长想知道,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董小姐,都需要做些什么呢?
哥大校园内的思考者雕像
首先,你要有钱,这是前提。
大家知道,咱们中国孩子虽然从小到大各种上补习班,但其实遇到的第一道关,是中考。如果中考分数不够,你很难把学籍落进高中。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学习不好,但你家又很有钱,那么你可以像董小姐一样,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要知道,美国是没有学籍概念的。
其次,要做好规划。
大家知道,到美国读高中的孩子,一般分成两种:一种真的是学习非常好、非常努力的;另一种就是在国内读不下去的。前者,他们的目标是藤校等名校。而后者,家长只求有个学校可以读书就行了。
董小姐在高中时成绩好不好,我们不得而知。但董小姐父母的牛逼之处在于,他们给孩子规划了一条捷径,而且神奇的是,居然走通了!
大家知道,美国人也想读好学校。所以,以藤校为代表的好学校,在美国高中生中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入学难度非常高,就算你是美国人,也不是想读就能读的。
但美国的普通大学,相对而言却是非常好进的。尤其是社区大学,基本上属于随便进。
董小姐的父母,显然是找到了“高人”。
所以,在董小姐申请大学时,他们先让孩子读了社区大学。然后,董小姐通过“转学”的方式进入到了巴纳德。要知道,比起始年级的录取,转学相对简单多了!
但转学也不是人人都能走的。否则,大家纷纷从社区大学转到名校,那就不叫“捷径”了!
董小姐父母在高人指导下,显然找对了代理人或者是中介。他们不仅非常清楚转学要怎么做,需要完成哪些要求。而且,他们竟然很靠谱,没有拿着钱就跑了。要知道,这些年相当多的留学中介跑路事件,就包括社区大学转学。
第三,信息是关键。
要不说,人家董小姐的父母牛呢!很多中国家长,也把孩子送出了国,但回国后依然是“海待”。
但人家董小姐的父母,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协和要招收4+4博士这个信息,并且人家正好就符合当年的招生政策,凭借自己是哥大毕业生的条件,人家就申请成功了。
所以说,现在的升学、找工作,拼的就是信息战!
很多家长,连什么MD、DZ都分不清楚,你家孩子拿什么去跟人家董小姐竞争?从你这辈儿起,就差着好几截段位呢!
董小姐给家长们的启示
可能很多打工人现在已经破防了!咱们普通人还有希望吗?
要我说呀,希望还是大大的。
董小姐的父母,虽然机关算尽给女儿规划了升学和工作的康庄大道,但架不住这个女儿实在不争气。各种心思都白费了!
首先,很多人奇怪,哥大经济系毕业的董小姐,怎么非得往医院这个专业性这么强的地方凑呢?她不觉得当医生很辛苦吗?
但网上有人分析,人家董小姐其实根本看不上医生这个行业,只不过是想往行政管理这条路上走。当医生,只不过是跳板而已。
但董小姐大概呼风唤雨惯了,似乎根本没有当领导的头脑。她会因为“翻白眼”这种小事,跟护士都能吵起来。
其次,董小姐似乎没有什么事业心,她连去其他科室轮转这种正常操作都不愿意,非得跟情郎腻在一个科室。甚至还不惜动用资源和关系,来达到不去轮转这种小事。
强中自有强中手,她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咱们普通打工人,更可能是那些学西班牙语的、学新媒体的、一路艺术生保送的那些人。
她这样的恋爱脑,竞争得过那些人吗?更何况,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
第三,董小姐的眼光也很奇特。她明知情郎已经结婚生了孩子,却知三当三。她的那个情郎帅不帅、有没有背景之类的,我们就不去说了。
我们能看到的是,这个情郎显然也并不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不仅私生活不检点,更重要是,还能公开因为“翻白眼”跟护士吵起来,而且还吵得40分钟做不了手术!同时,为了董小姐,还能在群里跟其他科室的主任对吵。这样的情商和做派,升职估计也难吧?
现在网上有个说法,“清华子弟回归均值”——就是说,清华北大毕业的人,他们的孩子大概率智商会回归均值,大部分清北的子女,肯定考不上清北。
那对于董小姐这样的“保二代”,“均值回归”也大概成立。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