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光腚屯”

美羊羊1个月前教育资讯14

蒋 巍

行走山水间,大地就是时代的剪影。

半个多世纪了,我像被岁月磨得锃亮的老犁杖,翻卷起一行行有血汗味的黑土地,又如同一本边角起皱的大书,每页都写满了生活的沧桑。记得下乡北疆的第二天我就下地扶犁了,那东倒西歪的样子让乡亲们哈哈大笑,老黄牛气得斜眼瞪着我,那意思是你一个假把式,逗谁玩呢!后来,队长让我驾马车,我载着乡亲们在路上跑,一路上胡吹海侃,那场景让我至今难以忘记。

那个年代日子艰辛,锅里经常是清汤寡水。我曾写过黑龙江有名的“光腚屯”,因为贫穷,男人们用化肥袋子扎起来当裤子穿。改革开放后,日子越过越亮堂,老支书看村里盖新房的多了,办了个集体所有制砖厂,没几年全村人家都有了新气象。老支书请我去参加新村史馆揭幕,红绸飞扬的秧歌队一直舞到十里八乡。乡亲们身上全是簇新的衣裳,但脸还是黑黑的。农家人嘛,自古如此,不在乎。

前不久,借回哈尔滨探亲之机,我又故地重游。放眼望去,高楼林立,车流滚滚,一排排小花园式的红砖别墅,村民已经住进一多半了,这可真是天翻地覆的巨变!可奇怪的是,那些养殖大户、农机大户、运输大户、商贸大户,新时代诞生的富裕户们多半不在家。问一位女大学生村干部,他们都忙啥去了?咋不在家搞生产?她笑说老师你还老观念啊,现在谁还在家待着?庄稼熟了,人家在外地一个微信,粮食未动,信息就进了电脑,钞票未见,进款就转入手机。收小麦割大豆,由现代化的农机队进行,一切都自动化、数字化了。

黑龙江土地肥沃,攥一把直出油。我乘车到一望无际的田间转了转,几乎看不到人影,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也变成优哉游哉的黑白奶牛,那叫一个养尊处优!转过一处缓坡,霍然发现十几名妇女正在一排排绿丛间劳作。她们都头顶大草帽,脸蒙大口罩,手戴线手套,还用五颜六色的纱巾把秀发遮得严严实实,有的还戴着墨镜,究竟长啥模样,谁也看不清了。

重访“光腚屯”

众所周知,大江南北,城里的姑娘都怕晒黑,晴天也打着伞姗姗而行。而今,盛夏的田野上,村里女人为了防晒,纷纷系上各色纱巾。风吹来,纱巾在青山绿野中轻舞飞扬,个个像盛开的花朵。这虽是日常的一幕,却把我感动了。试想,以前农家的二姑三嫂大姑娘,哪个不是风吹雨打,皮肤被晒成小麦色?她们可曾想到,现今的农家姑娘下田时竟然把自己装扮成了“纱巾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变化,谁说农家的女子就不能这样呢?既把活干了,又保护了皮肤,生活好起来,人也要美起来,这就是心气啊。

多彩的纱巾,已经成为乡村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9日 20 版)

相关文章

失业10个月,上岸了!

失业10个月,上岸了!

今天没啥太大的事儿。 就,碎碎念吧~ 最近经常聊“失业”、“收入下降”,容易显得我负能量,这倒不是我的风格。 要不,传播点正能量? 最近在网上刷到俩帖子,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来自我关注蛮久的“失业赛...

春天的道别

春天的道别

晾衣绳上的水珠在晨光里簌簌坠落,我仰头看时,发现石楠花已开满整树。这才惊觉,原来春天总在人们低头忙碌时,悄然收拾行囊。 巷口卖早点的杨叔换了竹制蒸笼,氤氲热气里,荠菜馅包子的清香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麦...

每一位考生,都应该看看这个女孩

每一位考生,都应该看看这个女孩

01 广西桂林,一名高考女生在考后挑行李回家,感动无数网友。 视频里,女孩穿着朴素,用一根粗木棍当扁担,挑着塞得满满当当的两个大包。 有网友留言: “虽然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拥抱,但步伐却无比坚...

写点生活|许你以未来

写点生活|许你以未来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三模成绩公布以后,我和孩子妈脸色是难看的,倒不是天天在公司没有新鲜感。老夫老妻,再怎么看不惯也能接受。 我们在乎的是摆在眼前的孩子的成绩,老脸实在是挂不住,这该往哪儿搁? 孩子妈...

我有一个作家梦

我有一个作家梦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幼时读杜甫这句诗时,我总觉得文字如天上的点点繁星,神秘而遥远。直到那个梅雨季的下午,我在爷爷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叠泛黄的稿纸,才明白每个作家都是执着的追光人。 那天,雨丝斜斜地...

爱不够的生活(我与一座城)

爱不够的生活(我与一座城)

阿拉提·阿斯木 回到伊犁,我就喜欢遐想。 空气好和吃得好,不是主要的。甚至下雨天,我也能看到漫天散落的滋润人间的雨露。路边街头乃至梦里的鲜花盛开,是天然的馈赠,也是不收费的灵感之泉。这是欣欣向荣。于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