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造车成功!名字太炸裂!
刘强东杀入汽车,风格和雷军完全不同。
京东造车
刘强东是认真的
京东也要造车了!
没错,就在近日 ( 7月2日) ,“京东物流黑板报”官宣, 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
图源: 京东物流黑板报
据悉,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京东物流正式发布自研的无人轻卡“京东物流 VAN”。
图源: 京东物流黑板报
据悉, 该车集成了高精度定位、多传感器融合、交互式预测、时空联合决策规划及智能网联等十大核心技术 ,并应用大模型等前沿 AI 研究成果进行数据预标注和模型训练,具备行业领先的可大规模部署 的 L4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其最高速度可达 60km/h ,最大载重 1000kg ,货箱容积达 4 立方米,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达 160 公里,支持 24 小时全天候及复杂天气条件下作业 。
俨然是个智能又能干的货运劳模。
与此同时,京东还发布了自己的“大疆无 人 机”—— 京东物流飞狼系列无人机也亮相展会,包括京东物流飞狼JDX-50和JDX-20。
图源: 京东物流黑板报
事实上,京东的造车,不是为了对标特斯拉,而是为了让快递更快、成本更低、电商更稳。
在新零售参考看来,其实京东早就不是汽车圈的局外人。
早在2015年,刘强东就以“10秒决策”支持李斌创办蔚来,成为最早的押注者之一。
图源:微 博
随后几年,京东入局上线汽车交易平台、打造“京车会”服务,
图源:微博
再到2023年京东汽车事业部独立,京东始终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汽车生态系统,只是这生态图谱上最缺的一笔,整车制造,直到今天才落定。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5月初,就有媒体爆料称,京东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悄然递交了多个 Joyrobotaxi 相关商标的注册申请,涵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运输与仓储等多个关键领域。
这一动作,当时就被外界视为京东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信号。
图源:微博
用 造车养电商
京东就是要送的快
要理解京东为何而造车,不妨先看看京东为何而活?
我们知道,物流是京东最大的底牌,消费者选择京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上京东买东西物流有保障,基本都是隔日达。
图源:京东
回顾今年618,各平台厮杀激烈,价格战打得火热,但真正拼到最后的,是谁能在最短时间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为什么?因为所有促销都是浮云,送得快才是真理。
京东当然明白这一点。
于是它在618前高调推出“助跑计划”:211仓配升级、无人车高密度投放、自营站点铺设、大模型赋能配送小哥……
图源:微博
这一连串动作背后的底层逻辑只有一个: 把时效提升到极致。
美团当然也不是吃素的,靠着遍布城市的“闪电仓”网络和蜂窝般的骑手体系,把履约时间压缩到分钟级;
阿里也悄悄上线“极速上门”,联手顺丰全面提升配送体验;
淘宝闪购则扛起即时零售新增长的大旗,在618里狂飙突进。
这就是眼下电商行业的终极对决:当商品、价格、内容都趋于同质化,比拼的,不再是谁吆喝得响, 而是谁送得更快、更准、更稳。
京东物流 VAN的入场,就是要在这场时效之争中拿出一张决定胜负的新王牌。
在笔者看来,京东无人轻卡当然不是“玩票”,而是要真真切切替代传统4.2米货车,全面接管“最后10公里”到“站到站中转”这段高频、耗能、拼效率的物流黄金路段。
即时零售大洗牌
这场战役才刚开始
放眼整个即时零售战场,如今已经不是一两家平台的游戏,而是巨头们真刀真枪的全面战争。
阿里、京东、美团、抖音、拼多多……每一个都带着独门武器下场,各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打法。
阿里那边,淘宝闪购已经突破6000万日订单,正从外卖向全品类零售扩展,饿了么、飞猪组成的协同战线,构建起电商、本地、物流的全渠道打通。
拼多多也不甘示弱,旗下“多多买菜”悄悄在一线城市布局即时仓储配送,预计8月上线小时达业务,要从团购跨到即时赛道。
说到底,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 用户不是非要买得便宜,而是想买得快、买得省事。
而想实现这个最后一公里的提速,靠人跑终究有限,AI算法、无人驾驶、自动配送,才是最终解法。
从这个角度看,京东物流 VAN,其实不只是台“车”,更是一场物流比拼的开场哨。
图源:微博
它代表的是一个平台从“数字零售”走向“智能基础设施”的升级方向。
尤其是在物流这块关乎即时零售成败的核心环节,京东的优势正被进一步放大:无人轻卡、京东物流超脑、智能调度网络……它不只是跑得快,还能比你更省钱、更精准、更少出错。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即时零售, 就是主打即时外,还要品类多。
京东的无人卡车不会像其他新能源汽车一样,成为流量密码,但它会成为效率密码。
而效率,最终会赢得用户。
刘强东说过,“京东不会自己造车”,但这句话的重点,其实是在“不会造乘用车”。
今天,他亲手推出的京东物流 VAN,不是抢一众新能源车企的客户,而是为了给京东的电商主阵地加固一道更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