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都拿不出来,生什么孩子?”高考毕业季,满屏居然都是对父母的控诉

美羊羊1个月前精彩生活12

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今年高考,前几天和她聊天的时候,她给我算了一笔账,说高考后的这个暑假,保守估计,她至少要支出3万:

电脑+手机,1.5万;考驾照,5000;旅游,5000;同学聚会零花钱,5000……

都说孩子是四脚吞金兽,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啊。

小点的娃,要上培训班,要看眼睛、看牙齿,可能还要想方设法增高,处处是花钱的地方;好不容易孩子成年了,高中毕业了,家长的钱包还要遭受猛烈“暴击”。

上网一搜发现,所谓“毕业三件套”,已经成为了常态,而且一年比一年卷,过去是三件套,现在已经是五件套六件套了,水涨船高,金额无上限。

有2.5万的。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

有4万的。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

还有8万的。

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

主要集中在购买电子产品、旅游、近视手术、驾照、医美、买衣服等方面。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咬咬牙也能满足孩子,可对那些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就左右为难了:不买吧,觉得亏欠了孩子;买吧,又实在没办法短时间内掏出一大笔钱。

某红书上,有个女孩列了一个购物清单,苹果手机加各种化妆品,总计差不多一万元,被家长拒绝了。

她伤心地发帖哭诉:查完分数才知道家里一万块钱都拿不出。

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

如火如荼的“高考后经济”,和家长孩子各自的委屈,甚至引发了一轮关于“什么是恩”的讨论,有人言之凿凿地说:生养都不是恩,兜底和托举才是。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托举和兜底,就别怪孩子控诉父母“失败”。

这样的言论,无疑会让做父母的感到寒心,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到底什么才是托举和兜底?

高考结束后不久,桂林一个本地社交平台上,有名网友发了一则帖子:娃娃考了个三本,要2万买毕业三件套,该买还是不该买?

这名网友说,他一个朋友的孩子,估分大概率会上三本,成绩还没出,就向朋友要2万块钱买三件套。

朋友大吐苦水,说孩子要是真上了三本,每年的学费就是一大笔,综合算下来每月支出超过5000元,已经超出了桂林市的平均工资水平。现在还没去上大学,开口又是2万,他真的负担不起。

网友给朋友出主意,说2万还是存着交学费吧,孩子都满18岁了,想要新手机新电脑,大可以自己想办法挣,父母又不是提款机。

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

这则帖子引发了激烈讨论,大部分人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表示没必要花那么多钱,一般家庭买一般的手机就可以了。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

帖主在评论区回复,一般的手机电脑,朋友孩子早就有了,花2万是为了升级。

这下网友们更是难以理解了,谴责帖主的朋友“没有给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导致孩子对钱没概念,觉得2万块钱轻飘飘的。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

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

我太理解这些父母的纠结。说到底,“毕业X件套”本质上还是一种营销策略,让父母和孩子都落入了内卷陷阱中。

过去高考结束,带孩子吃顿好吃的、买几件新衣服,把生活必需用品配置齐全,就能让父母孩子都喜笑颜开、其乐融融。

现在不行了。考场门口,就有家长高调地给孩子送上一束现金做成的花。

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

朋友圈里,充斥着晒最新款苹果手机、iPad、出国旅游的照片,各方面都追求“顶级配置”,卷来卷去,将标准卷得无限高。

青少年天然喜欢和同龄人比较,见到别人晒这晒那,自然也会向父母提出同样的要求。

他们年龄小、认知和阅历有限,很难识破商家的消费陷阱,也无法感同身受父母赚钱的不易。

而那些对父母大喊大叫“1万块都拿不出来”“没钱就别生我”的孩子,我们也不能痛骂一句“白眼狼”就了事。

当孩子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很可能,不止孩子病了,整个家庭都病了。

一是,孩子从小到大,都被一种物质上的匮乏感包围,导致他们在某个契机到来的时候,产生一种“报复性补偿”的心理。

精神分析师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阐述了这种心理:

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

家庭教育专家王立宁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她去北京的一家西点房买面包,排队付款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走进来,妈妈不停地跟孩子强调:说好了进去就买一个面包,不许乱要东西啊。

结果男孩进去后,路过一个冷藏柜时,看到了一个很精致的红丝绒蛋糕,他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哀求妈妈说,他不要面包了,就要这块蛋糕。那个妈妈伸头看了一眼,惊呼:天哪,这么小一点要20多块,都可以买一袋面粉了!你长了吃这个蛋糕的嘴了吗?咱买不起!

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

男孩不愿走,妈妈就去付了一个面包的钱,使劲拖着他离开了。

王立宁说,那一刻,她很想对那个妈妈说一句话:你有本事带孩子进来,你就有本事买给孩子吃。

从小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匮乏感,会让孩子内心形成巨大的空洞,让他们长大之后对物质有一种畸形的拥有欲。

第二是,家长给予了孩子充足的物质,但没有给孩子充足的爱。

有些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但每次只要一花钱,就会听到来自父母的唠叨:

“你看你花钱如流水,我一双鞋穿了三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是为了你啊。”

导致孩子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觉得是自己的存在拖累了父母。长此以往,孩子说出“没钱就不要生我”,也不足为怪了。

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

再回到开头提到的那个扎心问题:生养都不是恩,只有托举和兜底才是恩?

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个“恩”字上。

“恩”意味着不平等,意味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施舍,意味着期待回报。

父母和孩子之间,该讲的不是恩,而是爱。

父母功利,孩子自然也会功利。相反,父母无条件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不图回报的爱,才是给予孩子最大的财富。

现在说到托举,好像都和物质、资源有关,得给孩子提供学区房、供孩子出国上名校、人脉广阔,助力孩子实现阶级跃升。

家长们一听头都大了,不仅要卷孩子,还得卷自己,父母的责任无限扩大、无边无际。

但是,托举和兜底,真的就只是物质的比拼吗?当然不是,堆砌物质,无法承托住孩子的人生。

《是妈妈是女儿》里,黄圣依妈妈邓传理说的一段话,很发人深思。

她说:如果圣依想再进一步的话,她会力尽所能地帮助她;同时,如果市场环境不好,她想退后一步,她也会帮助她完成。

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

一旁的张泉灵点出了本质:妈妈这么要强的一个人,竟然接受女儿可以退,我觉得挺不容易的。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

在我们一贯的印象中,邓传理对黄圣依要求很严格,希望女儿事事争先,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意味着她允许女儿可进可退,无论如何,都可以回到她这个安全的避风港中。

这让我想到之前热播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主角金明婚礼上,爸爸宽植对她说的那句感人至深的话:

“如果出了问题不要硬撑,直接回来找我。”

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

金明一听就哭了,因为这句话,她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

第一天上学时,爸爸反复确认,她已经做好了上学的准备,然后告诉她:如果不喜欢就不要硬撑。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

参加跑步比赛,爸爸担忧地叮嘱她注意事项,对她说:你不用得第一,不行就不要硬撑。

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

参加入学考试,金明信心满满,爸爸依然告诉她:如果你头疼实在做不来,那就别硬撑了。

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_北大学生控诉父母

爸爸的话,让金明心里既踏实又温暖,她说,每次她走在钢丝上,爸爸都在下面拿着网,就算她摔下去,爸爸也会接住她。

北大学生控诉父母_北大留美博士控诉父母_

正因为知道父母都是她最坚强的后盾,金明成长得健康、快乐、自由、舒展,有敢于向任何人拍桌子的底气。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尔比在他的《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中,重点阐释了“安全基地”这个概念:

安全基地,是儿童、青少年或成人都可以反复离开这个基地去探索,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返回。

拥有安全基地的孩子,也许不会出人头地,也许没有跨越阶层,但他们会用最饱满的热情去拥抱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放弃自己。

所以,真正的托举,不是对父母的压榨,也不是对子女“挟恩图报”,而是像呵护一株幼苗一样,用爱去浇灌孩子。

允许孩子成为ta想成为的人,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任何事,ta都有退路可走,都有港湾可避。

让孩子有底气、有信心、有力量稳稳地立足于世间,就是最成功的托举。

相关文章

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举办十岁成长礼活动

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举办十岁成长礼活动

“十岁,是人生第一枚里程碑!”2025年5月30日,回龙观二小四年级全体师生与家长共同开启“点亮‘10’光 向阳成长”十岁成长礼。以“仪式启幕+游园探秘+温情收尾”三维架构,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

广州多所小学名校被指招不满人,教育局回应

广州多所小学名校被指招不满人,教育局回应

近日,随着广州公办小学报名结束,网传各区部分学校出现学位空缺的现象,其中不乏东风东路小学、文德路小学等老牌名校。 有自媒体称,今年广州幼升小,部分学校超额火爆,也有学校未达到预期:“越秀区作为传统教育...

11所中国大学入围世界大学QS百强榜

11所中国大学入围世界大学QS百强榜

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发布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共有11所大学跻身百强榜单,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劲实力与持续进步。 这11所高校中,北京大学以第14名的成绩领跑内地高校,...

张雪峰警告!家境一般勿学医,法学本科难就业,化工土木需谨慎

张雪峰警告!家境一般勿学医,法学本科难就业,化工土木需谨慎

“选错专业,十年寒窗可能白费!”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季,教育博主张雪峰再次抛出重磅提醒:医学、法学、化工、土木四大专业,普通家庭学生需谨慎选择。 本文结合张雪峰直播实录、教育部政策文件及行业权威...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中德园校区规划36个班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中德园校区规划36个班

日前,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中德园校区交付仪式举行,部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交付仪式。 校党委书记张翼表达了对校区落成的喜悦与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此次中德园校区的落成交付,开启了三十一中学建...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考本科招生简章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考本科招生简章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考本科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吉交职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主管,是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二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