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延河联盟人才培养暨劳动教育工作交流会
7月2日,延河高校联盟人才培养暨劳动教育工作交流会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实验教学场隆重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接棒中国人民大学,担任新一届延河联盟轮值主席高校。此次交接不仅是联盟工作的有序传承,更标志着延河联盟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小虎,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帆,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甘明刚,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柯扬,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靳燕,延安大学党委书记高子伟,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东北师范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常青,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李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潘承辉等出席。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张永生主持会议。
林万龙代表我校接过联盟旗帜并发表讲话。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延河联盟”的初创高校之一,为联盟的共建共享做出了积极探索。一是积极推动联盟课程资源共享,贡献《大国三农》《生命科学导论》等多门精品课程;二是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探索构建跨校跨学科联培模式,促进了联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三是“延河联盟”劳动教育基地落地学校涿州教学实验场,共享学校资源全力支持延河联盟高校实施劳动教育,育人成效显著。在劳动教育方面,我校率先打造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以耕读为特色、以劳动为媒介,通过“开设一批课程、编写一本教材、建设一个基地、培育一支队伍、打造一系列活动”的“五个一”工程,构建了知识、认知、实践、文化四个维度的劳动教育框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对全校学生耕读教育的全覆盖。面向未来,作为“延河联盟”轮值主席高校,我校将认真履行责任,与联盟高校一道赓续前行,在 “九个一” 工作的指引下,共同推动红色育人与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模式、新路径。
会上,各高校代表就劳动教育工作开展了深入交流。与会嘉宾到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字渔业精准技术集成项目涿州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现场调研,详细了解国家农业科技前沿项目和延河联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等情况。
交流会期间,恰逢我校2023级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开班,林万龙出席开班仪式并勉励参加劳动教育的同学们,希望大家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劳动的意义,真正懂得每一份成果的来之不易,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敬重劳动者。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自 2019 年 3 月 16 日成立以来,始终以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整合优势、协同创新” 为原则,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延安红色基因教育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本次会议既是联盟高校人才培养的大讨论,又是对五育并举中劳动教育工作的深度交流。联盟高校各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员、模式动物大设施副首席科学家赵要风、模式动物建设办主任张树川、涿州教学实验场党委书记李克江、场长段刘伟等参加上述活动。
文字:张清学
审核:何志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