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AI产品,Manus裁员跑路了?

美羊羊1个月前教育资讯11

曾在今年3月一度爆火的AI Agent(智能体)平台Manus再次引发关注。

近日,Manus 向多家媒体证实,公司对国内业务团队展开优化,部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其余皆被裁员。

目前Manus官网首页显示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此前为“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此外,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的内容已清空。

曾经一码难求的Manus何以至此?裁员早有预兆

近日,各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爆料称,之前爆火的AIAgent Manus进行裁员。

据钛媒体报道,Manus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约为120人,其中4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已转岗至新加坡总部,其余员工面临裁员优化,裁员补偿标准为 N+3或2N。据悉,Manus裁掉的大部分是非核心技术岗,这也符合目前AI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公司规模。

有被裁员工向界面新闻透露,此次裁员流程推进迅速,从通知到办理离职手续仅用了3天时间,部分员工甚至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突然接到裁员通知。有员工表示,国内多数员工此前不清楚要迁总部的变动,可能只是知道新加坡有办公室罢了。

这场人员震荡早有预兆。5月Manus三位联合创始人已集体移居新加坡。今年6月,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涛在新加坡举办的 SuperAI 大会上演讲时,也公开表示他们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在东京及加利福尼亚设有办事处。他没有提及他们在北京和武汉的办公室。

6月中旬Manus的相关广告就已经出现在新加坡公交站台以及地铁站中,并且Manus已在新加坡展开招聘,岗位包括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软件开发经理等,薪资每月8000美元—1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月,年薪超过13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岗位要求中明确标注 “需熟悉多语言大模型训练”“具备国际合规项目经验”,与国内团队侧重的本地化应用开发形成明显差异。

对于裁员,Manus官方回应称 “基于经营效率考量,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

联合创始人兼CEO肖弘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想要在全球化的市场里做好产品,有很多不是来自业务本身和用户价值本身的烦恼。但这一切是值得的。一方面因为旅程本身就有很多开心的、让自己和团队成长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如果最后有不错的结果,证明作为中国出生的创始人,也能在新的环境下做好全球化的产品,那就太好了。

距离Manus“横空出世”,还不足半年。今年2月,凭借 “自动完成复杂任务链”的宣传卖点,Manus一度引发注册热潮,邀请码在二手交易平台被炒至数几万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Manus不得不作如此调整?

美元资本裹挟下的迁徙

Manus的全球化布局和去中国化,是意料之中,与其融资进程高度绑定。

根据公开资料,Manus从3月份公布内测至今,并没有太多的产品端更新。不过其在融资上的步伐迅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两轮融资。

4月25日,其母公司蝴蝶效应获得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跃升至5亿美元。但这笔交易随即触发美国政府审查——根据今年1月生效的《特定国家风险投资审查条例》,美国资本对中国AI领域的投资需向财政部报备,而Manus虽聚焦 AI 应用开发,仍被纳入审查范围。

梳理Benchmar 的投资,已有中国公司给出了避险模版。该机构此前投资的 AI视频公司HeyGen,在产品上线之后的7月个内,实现了10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在2023年注销中国公司主体,2024年HeyGen获得了Benchmark的融资,并在融资完成后,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洛杉矶。

此外,据联合早报报道,Manus AI研发负责人曾在内部会议中提到,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最新AI芯片,公司的智能体迭代升级进度被迫延缓。因此,将总部迁往新加坡或能够降低在技术层面受限的潜在风险。

此前 Manus 曾与通义千问达成合作,宣布双方将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 Manus 的全部功能,但几个月来再无更多消息传出。

另一方面,Manus的市场战略也是原因之一。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关键算力节点,具备地缘意义上的行业交流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能为Manus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科技媒体们对于Manus的市场选择有多诸多讨论,比如国内AI付费生态不佳,Manus在海外更容易收获付费用户。海外,ChatGPT凭借20美元的Plus会员就可收获超2000万付费用户,而国内的文心一言在 DeepSeek 的冲击下只能被迫取消付费。

留给Manus证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今年3月发布的Manus,号称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能根据用户指令,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涵盖报告撰写、表格制作、筛选简历、股票分析、旅行规划等多领域工作。

当时该产品采用邀请内测的方式向公众开放,邀请码一度被炒至上万元,因而被质疑饥饿营销。不过也声音认为,Manus产品缺少技术含量,更像是 “超级缝合怪”。

Manus爆火之后,在业务上推进动作不断。和阿里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商业化进程……不过此后Manus在产品上也有不少更新。

如今,Manus出海发展,究其本质,和所有做出海业务的公司没什么两样,也会面对围剿,Manus如何证明自己呢?

毕竟,AI Agent赛道的窗口期仅有1-2年。首先是内部挑战,Manus这种建立在多个模型之上的AI Agent产品,随着任务规模扩大或复杂性增加,跨专业 Agent 的协调变得愈发困难,同时也极可能随着模型能力的增长,其某些产品和功能就被大模型吞噬了。

在不久前,Manus创始人和YouTube联合创始人的对谈中,Manus创始人肖弘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今天 Manus 速度好像还有点慢、成本有点高、有幻觉,或者说某些任务不是最佳的执行路径。

其次是外部挑战。后来者走得很快,目前,其直接竞争对手 GenSpark已展现惊人增速。在0广告投入下,20人的团队在45天实现3600万美元年化收入,用户增速是Manus同期的2倍。创立的比Manus晚了一些,却后来居上,根据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非凡产研的数据,Manus在5月份发布产品后,ARR达到936万美元,访问量却连月下降,与其3月份的风头热度,形成鲜明对比。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说的,很多AI产品的用户粘性不足,使得如果有一款让用户发现更好用的产品,很容易迁移。

国内互联网公司们也推出了不少类似于 Manus 的通用智能体产品,字节的扣子、百度的心响等等。字节扣子海外版已公布付费价格,三档会员价格分别为9美元、19美元以及39美元。和这些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大厂们相比,Manus 在财力物力上都难以企及。

部分内容参考自:虎嗅、钛媒体、界面新闻、量子位等

网红AI产品,Manus裁员跑路了?__网红AI产品,Manus裁员跑路了?

相关文章

傅利叶新品机器人GR-3亮相WAIC ,开启具身智能康养新概念

傅利叶新品机器人GR-3亮相WAIC ,开启具身智能康养新概念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科技盛会上,智能机器人头部企业之一傅利叶即将发布的GRx系列第三代产品GR-3,这也是其在公众场合的首次亮...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核心提示」 在今年黄仁勋第三次中国大陆行的同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的通道再次打开,但问题还没有解决。 作者 |张力 邢昀 黄仁勋最近很忙,忙着穿唐装、秀中文、接受采访。链博会之前,他还抽空与...

砸10亿买菜谱,刘强东要硬刚幽灵外卖

砸10亿买菜谱,刘强东要硬刚幽灵外卖

今天是 7 月 24 日,天气晴,外卖大战宣战后的第 3 个月份。 说点心里话,哥们已经从 140 斤,打到了 170 斤。 每天在各种膨胀券和免单卡里沉沦,有点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大厂们谁赢了我...

继续在顶级舞台效力梦想难圆,比利时大师下一站“落户美国”?

继续在顶级舞台效力梦想难圆,比利时大师下一站“落户美国”?

转会专业人士罗马诺在自己的专栏中谈到,目前思考跟德布劳内合作的俱乐部的确很多,不过,真正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的,却是不多。其中,美职联方面的热情是比较强烈的,他们能够开出的薪资,也和德布劳内目前的水准相仿...

300名孤儿工匠打造,漂泊110年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将首次回国展出

300名孤儿工匠打造,漂泊110年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将首次回国展出

110年前,来自土山湾的“中国宝塔”模型在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摘得“甲等大奖章”。 110年后的6月14日,即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将迎来一位贵宾:“中国宝塔”...

鸿蒙电脑,来了!记者独家揭秘→

鸿蒙电脑,来了!记者独家揭秘→

19日,华为正式对外发布搭载了鸿蒙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PC端,也就是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这一操作系统有何新特点,将带来什么样的产业影响? 此次新发布的鸿蒙电脑端操作系统,历经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