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人民时评)

美羊羊4周前教育资讯12

李咏瑾

人才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市场反哺人才培养,这样的正向反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

当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跨越山川湖海,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当国产芯片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才对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蒸蒸日上、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与势,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又擅长成果转化的卓越工程师,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命题。

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人民时评)

近年来,中组部、教育部等9部委深入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目前60多所高校、100多家企业已联合招收2万多名工程硕博士,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还布局建设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今年7月,首批2100多名专项试点硕士生顺利毕业、走向广阔舞台。我国首次实现工程硕博士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校企联合培养,标志着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

传统培养模式下,一些论文成果与实践需要脱节,成为工程教育的短板。培养目标转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转向“技术转化成效”,培养过程更注重“生产线研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学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工程实践衔接结合的难题,成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

这种转变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调整,更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正如许多学者期待的那样:未来的工程教育必须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比如,在中国船舶集团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入企工程硕士117人已产生专利报告等各类成果。人才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市场反哺人才培养,这样的正向反馈,不仅避免了产学研用对接卡在“最后一公里”,更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以单项改革为突破,持续推进综合改革才能确保收获预期成效。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力点还有许多:建立更加完善的校企资源对接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分配机制,激发校企双方参与积极性;动态调整专业目录,使培养方向始终与产业演进同步;等等。改革扩面提质、走深走实,方能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铺就坦途。

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高校理应发挥好能动作用和首创精神。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多家高校和钢铁领军企业组建“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联盟企业成员全过程参与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过程执行、培养资源共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开设“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资源勘查工程+俄语”等跨校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储备国际化人才。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能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迈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一步,其意义已超越高等教育范畴,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也在深层次上重构知识生产与应用的逻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将获得更坚实的人才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4日 05 版)

相关文章

荣耀折叠屏双雄再次被确认:优化折痕+大电池,重新定义市场标准

荣耀折叠屏双雄再次被确认:优化折痕+大电池,重新定义市场标准

当荣耀Magic V5以8.8毫米全球最薄折叠厚度和217克整机重量亮相时,现场参数图显示其镜头模组甚至比机身更厚。 这款打破物理极限的设备内部,却容纳了6100mAh青海湖刀片电池——折叠屏行业迄今...

裁员70%、降薪20%,AI四小龙到底怎么了?

裁员70%、降薪20%,AI四小龙到底怎么了?

AI独角兽企业单靠技术实力恐难以支撑长期亏损。 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四小龙”的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和旷视科技,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3月26日,商汤科技公布的2024年度财报犹如一...

机器人关节要转动火箭翅膀!“排队上天”的千亿赛道,供应链问计中小企业……

机器人关节要转动火箭翅膀!“排队上天”的千亿赛道,供应链问计中小企业……

钛虎机器人没想到,自家的高扭矩轻量一体化关节,竟有望跨界应用至商业火箭中。日前,由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的一场“商业火箭创新链供应链对接大会”,成为推进上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体系的...

从追赶到领跑 高铁勾勒中国发展新脉络

从追赶到领跑 高铁勾勒中国发展新脉络

京沪间1300余公里,复兴号标杆车最快只需4小时18分可达;岭南荔枝搭乘复兴号到武汉,实现“朝发午至”跨区域配送……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高铁总里程突破4.8万公里,...

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本报记者  窦  皓  刘诗瑶 前不久,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第一百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动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球网渔网安全网……一根绳子“网”出两百亿元大产业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球网渔网安全网……一根绳子“网”出两百亿元大产业

球网渔网安全网……一根绳子“网”出两百亿元大产业(来源:视频综合) 新华社济南5月21日电(记者冯媛媛)从普通老百姓的手提网兜,到奥运赛场的足球门网,从生产建筑的安全网,到远洋捕捞的渔业网,山东惠民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