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美羊羊4周前教育资讯12

“石缝经济”是高考地理中特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点,指在岩石裸露、土层薄瘠的山区(如喀斯特地貌区、花岗岩风化区),人们利用岩石缝隙中的土壤种植作物或发展相关产业的经济模式。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一、石缝经济的成因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1. 自然条件限制

(1)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广布,可耕地稀缺(如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

(2)土壤贫瘠:岩石裂隙中土壤量少、养分不足(如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严重)。

(3)水源短缺:地表水渗漏快,蓄水能力差。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

2. 人类适应智慧

(1)变劣势为优势:利用石缝土壤透气性好的特点种植耐旱作物(如药材、果树)。

(2)立体开发:石缝种植 + 岩石表面附生经济(如铁皮石斛、苔藓种植)。

二、典型区域与模式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

三、石缝经济的意义(高考高频考点)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1. 生态价值

(1)治理石漠化:植被根系固土蓄水,减少水土流失(如贵州花椒种植使石漠化率下降30%)。

(2)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廊道,为特有物种提供栖息地(如岩缝中的珍稀草药)。

2. 经济价值

(1)发展特色农产品:逆境生长的作物品质高(如岩石茶矿物质含量高,市场溢价显著)。

(2)产业链延伸:种植→加工→旅游(如浙江“杨梅节”吸引游客采摘)。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3. 社会价值

(1)助力乡村振兴:为山区农民提供就业(如广西河池石缝桑蚕业带动20万人脱贫)。

(2)传承地方智慧:体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四、挑战与对策

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五、高考命题方向与例题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1. 成因分析题

(1)例题: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石缝经济”的自然条件。

(2)答案要点:

①不利:地表崎岖、石漠化严重、土层薄;

②有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石缝透气排水性好。

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2. 意义评价题

(1)例题:分析浙江丘陵区“碎石梯田”种植杨梅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2)答案要点

①生态:碎石保土蓄水,减轻水土流失;

②经济:杨梅品质优,带动加工与旅游业。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

3. 可持续发展措施

(1)例题:为福建岩茶产区设计产业升级策略。

(2)答案要点

①科技:培育抗旱品种,推广岩壁自动灌溉系统;

②产业:开发茶文化研学旅游,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六、易错点提醒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

1.混淆概念:石缝经济 ≠ 梯田农业(前者依赖天然石缝,后者是人工改造地形)。

2.忽视科技作用:现代技术(如无土栽培、智能灌溉)可突破自然限制。

3.漏答政策支持:乡村振兴、生态补偿等政策是解题关键背景。

七、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

1.分析某地石缝经济的发展条件

(1)自然条件:地形、土壤特性、气候(光照/降水)、水源;

(2)社会经济:劳动力、技术、政策、市场需求;

(3)生态适应性:作物耐旱耐瘠特性,生态修复效果。

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__高考地理中的石缝经济

备考建议:结合具体区域案例(如贵州毕节、福建安溪)记忆,关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范例。石缝经济是人地协调观的典型载体,高考常以综合题形式考查,需灵活运用可持续发展思维作答。

相关文章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集群化发展绘就特色农业新图景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集群化发展绘就特色农业新图景

央广网清远8月10日消息(记者官文清)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穿梭林下,手起刀落,采下脆嫩饱满的麻竹笋,分拣清理后麻利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竹笋交织的清新香气。 从林下经济“零星起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