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高原上的"新农人"

美羊羊2周前教育资讯7

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市曲水县才纳镇,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才纳园区")里,藏族青年阿乃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温控系统,他身后的大棚里,草莓、西瓜、葡萄等瓜果作物长势喜人。

2013年新莞人积分入学名单_高原上的家园_

图为产业工人阿乃正在打理园区内的绿植。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跨越

"我父母种了一辈子青稞,从没想过高原上还能种出这么多新鲜果蔬。"阿乃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曲水人,他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单一青稞种植到多元化现代农业的转型。如今,他已成为才纳园区的一名产业工人,负责作物种植和科普馆养护工作。

高原上的家园_2013年新莞人积分入学名单_

图为红掌种植区。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才纳园区不仅是阿乃个人成长的舞台,更是拉萨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像阿乃这样的"新农人"正用科技的力量,让雪域高原焕发新的生机。

_2013年新莞人积分入学名单_高原上的家园

图为智慧大棚内的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科技赋能,高原农业提质增效

走进园区的智慧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精准温控系统、节水灌溉设备、无土栽培技术一应俱全。"我们去年引进了50多个西瓜品种,最终筛选出3个最适合高原种植的优质品种,不仅甜度高,还更耐储运。"阿乃介绍。更令人振奋的是,园区培育的新品种葡萄以其卓越品质,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园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广有机种植,严格禁止使用农药。"我们现在正在攻克土地连续复种减产、易生病虫的问题。"阿乃说。

_2013年新莞人积分入学名单_高原上的家园

图为才纳园区内立柱式水培 。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才纳园区总规划面积2万亩,核心区2000亩,是集现代农业示范、科技研发、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2024年,园区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7.7万元。

园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当地就业。据统计,2024年园区解决就业897人,人均增收1.51万元。"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增加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阿乃笑着说。

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阿乃的转型是拉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科技赋能下,高原特色农业正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高原上的家园__2013年新莞人积分入学名单

相关文章

县域旅游重塑文旅市场新版图

县域旅游重塑文旅市场新版图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近日发布,揭示的数据令人振奋。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的县域达...

攥紧钱袋子 守好家底子

攥紧钱袋子 守好家底子

“根据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的燕岭村个别人员套取集体资金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紧盯以村为主体实施的项目,加强监管力度,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和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制度……”日前,湖南省邵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

【理响中国】以文明乡风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理响中国】以文明乡风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霍军亮 叶子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对“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以...

新华鲜报|外媒记者青海行:生态大省澎湃绿色新动能

新华鲜报|外媒记者青海行:生态大省澎湃绿色新动能

从绿色能源基地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从青海湖管护到乡村振兴……外媒记者走进青海,一路采访一路看,从不同角度对大美青海表现出浓厚兴趣。 6月30日至7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外媒看中国”系列主题采访活...

无人机企业从科技园区搬到乡村后,村子里变得不一样了

无人机企业从科技园区搬到乡村后,村子里变得不一样了

上海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的“桃花岛”上,一架无人机正提着一篮烧烤食材飞向一处滨水营地。另一边,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正在家中倚着,实时观看无人机为他去往青溪老街航拍的画面,寻找青年回忆。村里的河流上空,同样...

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中央宣传部日前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徐淙祥,男,汉族,1953年6月生,安徽太和人,中共党员,现为太和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党支部书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