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垫底,可我们父亲有钱”,两个女孩晒分数,还以为是身高呢
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他们善于找捷径,其实这里说的“走后门”不一定就是违规的,也许有钱确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捷径。
“高考垫底,可我们父亲有钱”,两个女孩晒分数,还以为是身高呢
其实从幼儿园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很大了,贵族幼儿园不就是这么来的嘛。不过到了高考之后,才算是正式让人感到心酸的开端。
因为有些学生的高考分数拿出来实在不怎么样,被人调侃说单科分数甚至还没有他的鞋码、体温数值大。
而且分数加起来,给人的感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晒自己的身高呢。网上就有这样来自不同家庭的两个女孩儿,可能是家境和学习能力差不多,于是成了朋友。
两人夜里散步时突发奇想拍了这样一段视频,对她们俩来说,这只是在调侃、搞笑、搞抽象,可普通人看了却不是滋味。
因为这两个女孩儿的高考分数加起来,在某些地方都上不了二本公办院校。一个人的分数是178,另一个人的分数是198,可架不住人家父亲有钱呀。
一个女儿说老父亲花了200万把她送到法国留学,另一个女儿说她父亲花了300万把她送到英国留学,这才叫真正的父慈子孝呢。
两个女孩子还一起真诚地感谢自己老父亲的付出。有人说这两位父亲简直是把一台迈巴赫的价钱给花出去了。这么培养女儿可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但让人感到心酸的点在哪儿呢?就是这两个孩子学习成绩这么差,她们但凡生在一个没钱的家庭里,这辈子可能就没什么出路了,可能一毕业就进厂打工了。
可她们俩毕业后反而成了人人眼中羡慕的海归和学霸,一个会说法语,一个会说英语,一个有钱,另一个更有钱。
现在的学生不怕分数差,就怕不停地人比人
有些网友已经看不懂了,甚至还开始了反向推理,说是不是自己高考分数考得太高了,没倒逼一下父母。
要是自己的高考分数也小于200分的话,自己的父亲就能自动变成富豪吗?分数差一点儿,也许家长们能理解孩子的天资就到这儿了。
但现在互联网上给人的感觉确实是落差太大了,就好像你努力了一辈子,可能连人家的起点都还没有达到。
一个网友在刷到那两个低分女孩儿的视频之前,刚刷到一位农民阿姨,两眼含泪坐在庄稼地里,估计是干活干得实在太累了,感觉生活都没了盼头。
可能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少刷点儿短视频是对的,他们要么过早地认识到这样的落差感,这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并无益处,反而可能让他们早早地认清了现实。
他们觉得学习似乎也不是那么能改变命运了。但无论如何,还是要相信这句话:因为不学习,普通人只会更差,出路更窄。
除了少刷这类视频之外,学生们真的应该把思想调动得更加积极起来,要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事儿,至于和别人,确实存在各方面的差距。
这些差距没办法进行量化后放在一起比较,几代人的差距也无法让一个学生去弥补。不要给自己平添压力,这其实对自己的学习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