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法考客观题必背100题【下载版】
法考越到后期,越要聚焦到记忆型知识点上面,这个是提分最快,性价比最高的复习策略!
尤其是刑法和民法这两个科目,不要花太多时间深究理论。你之前搞了几个月都没懂的,不可能考前几天突然开窍了,不要过度的追求完美!那些并不影响过线!
现阶段,你只要稳住前期学懂的部分,再花点时间把考记忆的部分再背两遍,已经足够应付客观题了!
我这段时间正在录制“蒋四金3小时背诵串讲课”,刑法已经全部更新,民法也在收尾中,如果你的刑民两科已经过完一轮,现阶段就直接听这个课磨耳朵,稳住学会的部分即可。
领取蒋四金背诵串讲课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背诵记忆,我们还从觉晓速记本题库中筛选出了各科必背重点题,组成了“客观题考前必背100题”,每科100道判断题,都是考试必须掌握的!
每个题目都是对记忆型知识点的检测,都是又简单又容易得分的点,性价比很高,绝对不能丢!必背!
下面是节选的“刑法、民法必背100题”的部分内容,刑、民各50题,都是判断题,你可以先凭记忆做大致的判断,判断错误的,说明这块内容还没有记住,多背几遍就记住了!
习惯用手机阅读的,建议把这篇文章收藏下来,空闲的时候,就掏出手机多瞟两眼,加强记忆!!!
01
刑法必背100题(节选)
判断题
1.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在于是否超出词语本身的含义,是否符合国民预测可能性。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2.张三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一日,张三举刀砍杀仇人李四,连砍几刀后,精神病发作,后将李四杀害。张三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错误。犯罪进行中精神病发作,若发病前后犯同样的罪,构成犯罪既遂,因此张三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点击查看答案
3.小明16周岁生日的前一天,将与自己向来不合的小张关在地下室里。五天之后才将其放出。因为实施关押行为时,小明尚未满16周岁,故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错误。非法拘禁的行为一直在持续,从小明满16周岁时起,就构成非法拘禁罪。
点击查看答案
4.猎人甲在荒山发现弃婴,将其捡回并放置在民政局门口后离去,但第二天婴儿还是死亡了,甲构成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错误。有行为不等于作为,甲降低了婴儿的危险,降低危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5.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不成立犯罪。
——错误。甲对危险物藏獒负有监管义务,在小偷入院行窃被藏獒围攻时,甲的放任行为导致了小偷死亡的后果,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6.张三对李四怀恨在心,一日将李四砍成重伤。李四要求张三将其送往医院治伤,张三不屑一顾,径直离开。后李四因失血过多而死。张三构成故意伤害罪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错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后面不救助导致人死亡,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即可,没必要单独评价不救助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7.张三路过一深山,看见一弃婴,心生怜悯遂将其带回家。不料婴孩哭闹不止,张三嫌烦只好又把其送回原处。张三构成不作为犯罪。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8.张三举枪杀害李四,李四当即跪地求饶。张三突觉索然无味,要李四马上消失。收枪时,不小心走火致李四重伤。张三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错误。张三成立故意杀人罪(中止)与过失致人重伤罪。
点击查看答案
9.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错误。甲在路边推人的行为虽然是故意的,但推乙一掌不具有刑法上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故意,但甲应当预见推乙可能会导致乙被过往车辆轧死,主观上存在过失,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点击查看答案
10.甲看到前方树下站着仇人乙,乙在与丙握手,甲知道有可能击中丙仍然开枪,枪打偏,击中丙,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错误。甲明知开枪可能会打中丙,仍然开枪,主观上属于间接故意,不存在认识错误,因此既不属于打击错误,也不属于对象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11.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12.张三瞄准甲欲将其一枪毙命,怎料枪法生疏,将甲旁边的乙误杀。不论按照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张三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张三仅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按照具体符合说,张三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13.甲的妻子与其情夫乙在家中苟且,甲回家,妻子情急之下指着情夫乙喊:“他强奸我,赶紧抓!”甲不知情,将乙打伤,甲构成故意伤害罪。
——错误。甲属于假想防卫,因为妻子的欺骗让甲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甲属于假想防卫。
点击查看答案
14.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成立正当防卫。
——正确。防卫装置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可以成立正当防卫。
点击查看答案
15.张三一把抢过李四的卡地亚手表后就跑,李四随即追过去。夺回手表的过程中,李四不慎造成张三轻伤。李四构成故意伤害罪。
——错误。即使抢夺罪已经既遂,但当场可以挽回损失的,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李四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点击查看答案
16.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错误。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或等于所避免的损害。
点击查看答案
17.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18.张三暴揍李四,王五中途参与同张三一起实施伤害行为。后李四被打死,但无法查清致命伤发生在王五参与之前还是之后。张三、王五均需对李四的死亡承担责任。
——错误。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王五不对李四之死承担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19.甲乙分别向张三的水里投放了不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合力致使张三被毒死。因为二人各自的剂量均不致死,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错误。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重叠的因果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20.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念旧情,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乙属于犯罪未遂。
——错误。乙投毒的行为还没有产生紧迫的危险,故仍然处于预备阶段,乙属于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点击查看答案
21.甲强奸乙女,乙女欺骗甲:“我喜欢你,能不能歇会儿?”甲相信,便松手,两人坐在马路边。3分钟后,乙终于看到行人,大声呼救,甲逃离。甲构成强奸罪中止。
——错误。甲松手不代表甲主动放弃了犯罪,甲被迫逃离属于强奸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22.甲深夜潜入某银行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实际根本就没人。甲属于犯罪中止。
——错误。甲属于犯罪未遂,主观不想自动停止犯罪,没有自动性。
点击查看答案
23.甲在公交车上扒窃乙,盗得一条金项链,思索再三后甲觉得此条金项链款式太丑,遂在下车前将金项链又偷偷放回乙的口袋。甲成立犯罪中止。
——错误。甲盗得金项链后即成立盗窃罪既遂,后面再返还原物不成立犯罪中止。
点击查看答案
24.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25.甲盗得一条金项链,乙知道后帮忙销赃。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错误。事前没有通谋的销赃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26.甲(13周岁)与其表哥乙(18周岁)二人将丙打晕后先后实施奸淫,如果认为共同犯罪的成立是客观层面的,甲、乙不成立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错误。如果认为共同犯罪的成立是客观层面的,那么成立共同犯罪就不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则甲、乙成立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27.张三以杀害李四的故意,诱导李四对王五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最终李四被王五的正当防卫行为打死。张三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错误。张三对王五不存在实力控制(通过欺骗、强迫等方式)的情形,即使利用了王五的正当防卫行为杀死李四,也达不到间接正犯的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28.出租车司机甲明确得知乘客乙要前往附近某地杀人,仍将其运往目的地,由于甲的职业属于出租车司机,因此属于正常的载客行为,不构成帮助犯。
——错误。甲明知乙要实施犯罪行为并对结果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构成帮助犯。
点击查看答案
29.张三与李四共谋盗窃,张三进入某住宅,李四望风。张三盗窃后见家中只有女主人,又实施了强奸行为。张三、李四成立盗窃罪与强奸罪的共犯,数罪并罚。
——错误。李四不构成强奸罪。
点击查看答案
30.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又强奸被组织人,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
——错误。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抢劫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31.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万元,甲构成盗窃罪与倒卖文物罪的想象竞合犯。
——错误。甲先盗窃后倒卖,两个行为两个犯罪,应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32.甲犯三个罪分别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11年有期徒刑、8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在11年-29年的范围内判处刑罚。
——错误。根据限制加重原则,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超过35年的,最终判处的最高刑不超过20年。
点击查看答案
33.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或期满后犯新罪的,可构成累犯。
——错误。成功的缓刑不会再构成累犯。
点击查看答案
34.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错误。假释考验期满假释即成功了,此时发现漏罪不能撤销假释。
点击查看答案
35.按照体系解释,在不同条文中,同一个词应当是相同的含义。
——错误。在不同条文中,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36.张三夜入翠花家,欲强奸翠花。将翠花迷晕之后,发现一旁翠花的闺蜜桂花更加貌美,遂放弃翠花,强奸了桂花。张三只成立一个强奸罪。
——正确。张三对翠花成立强奸罪中止,对桂花成立强奸罪既遂,但是由于同种数罪不并罚,仅定强奸罪一罪。
点击查看答案
37.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乙打昏后,以为乙已死亡,为隐藏尸体将乙埋入地里,致其窒息而死。甲的前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正确。本案例属于事前故意,前行为与后行为是叠加关系,两行为都与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38.甲为了躲避乙的追杀横穿马路,被车辆撞倒后死亡。甲的死亡与乙的追杀行为无因果关系。
——错误。甲横穿马路的行为是由乙的追杀行为引起,介入因素不异常,不中断因果链条。因此甲的死亡与乙的追杀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39.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错误。甲虽然未离开商场,但对钻戒这样的小巧之物而言,甲拿到钻戒离开柜台就意味着商家失去了对钻戒的控制、甲取得了控制,无论按照失控说还是取得控制说,甲的行为都已经既遂。
点击查看答案
40.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错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41.甲乙共同盗窃,甲在外望风,乙进屋盗窃,甲打电话给乙,表示不再望风,并离开了现场,乙知道后继续盗窃并既遂。甲成立犯罪中止,乙成立犯罪既遂。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2.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甲成立自首。
——错误。甲并不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不具有自首的彻底性,故甲的行为不构成自首。
点击查看答案
43.甲受雇杀乙,对乙开了一枪,没打中。甲听到了警笛的声音,以为有警察,于是逃走,后面发现警笛实际是邻居看电视的声音。甲在还能开枪的情况下,害怕受到处罚而放弃犯罪,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错误。客观还可以继续,但甲主观以为不能继续,此时应该以甲的主观为准,认定为犯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44.甲乙在山坡上进行推石头比赛,看谁的石头滚得更远,结果石头砸中山脚下的路人,致路人重伤。根据行为共同说,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的共同犯罪。
——正确。行为共同说认为只要客观行为具有共同性就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过失犯罪也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45.被害人在追诉期间内提出控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6.无罪过事件是犯罪阻却事由
——错误。无罪过事件缺乏主观要件,直接不成立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47.甲捏造他人强奸妇女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局和媒体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甲成立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法条竞合犯。
——错误。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48.甲被抓获后,在其父探视时要求其父想办法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甲父最终找到同案犯藏匿地点,协助侦查机关将其抓获,甲构成立功。
——错误。立功行为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犯罪分子亲友为使犯罪分子“立功”,不能认定为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49.一个刑法条文,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技巧;但可能有多个解释的理由支撑。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50.14—16周岁的人,符合其他条件,对于绑架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错误。14—16周岁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只对八种《刑法》规定的重罪负责,不包括绑架罪。
点击查看答案
02
民法必背100题(节选)
判断题
1.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一律自行恢复。
——错误。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点击查看答案
2.下落不明满4年,债权人、债务人、合伙人原则上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死亡。
——错误。原则不能申请宣告死亡,但是不申请宣告死亡不能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除外。
点击查看答案
3.甲立遗嘱指定甲母为孩子丙监护人,甲去世时丈夫乙健在且有监护能力,乙为监护人。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爷爷奶奶被撤销监护人资格后,确有悔改表现,经申请,法院可以视情况恢复监护人资格。
——错误。只有父母/子女被撤销监护人资格才能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
5.80岁的甲与侄子乙约定,待甲丧失行为能力后由乙来当监护人。乙不是甲的近亲属,不能担任甲的监护人。
——错误。意定监护人不要求是本人的近亲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想找谁找谁。
点击查看答案
6.法定代表人超越公司章程或者公司权力机构授予的权限范围越权代表,第三人善意,该代表行为有效。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7.双方权利义务明显失衡必须在合同成立时就发生才属于显失公平。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8.古玩爱好者王某在当地古玩市场以高价买到现代仿品,其可主张重大误解撤销合同。
——错误。典型风险行为不构成重大误解。
点击查看答案
9.以为假货是真品,误解方可以主张重大误解。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10.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二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首饰店知道该事实)。甲可以基于重大误解主张撤销。
——错误。重大误解是自己认识错误,欺诈是被骗才认识错误。甲可以基于受欺诈主张撤销。
点击查看答案
11.孙子小张8岁时,爷爷老张赠与小张一只价值2万元的檀木手串。母亲刘某明确表示反对。该赠与无效。
——错误。小张8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行为有效。
点击查看答案
12.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可以要求无权代理人履行。
——错误。只有善意相对人才有权要求履行。
点击查看答案
13.甲持有乙公司的空白合同书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对于丙签订合同时存在过失,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的事实,乙公司负有举证责任。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14.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请求权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
——错误。不适用诉讼时效。
点击查看答案
15.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请求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自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错误。年满18周岁之日起算。法定代理终止可能未满18确定了新的法定代理人,因此法定代理终止≠满18。
点击查看答案
16.因未办理登记导致无法发生物权变动,合同仍然有效。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17.甲卖房给乙,自房屋交付乙占有时,房屋所有权发生变动。
——错误。不动产要登记。
点击查看答案
18.乙将自行车卖给了丙,但约定由乙继续使用1个月。1个月后,丙才取得该自行车所有权。
——错误。先卖后借,占有改定,借用合同生效时,已经完成交付。
点击查看答案
19.甲把名牌自行车借给乙使用,使用期间达成转让协议,乙购买该自行车。甲未完成交付,该自行车仍归甲所有。
——错误。先借后卖,简易交付,买卖合同生效时,已经完成交付。
点击查看答案
20.盗赃、埋藏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21.甲为报复乙,将乙市场价3万元的电脑以3000元价格出售给了丙。丙对甲无权处分的事实不知情,可以善意取得。
——错误。不是合理价格。
点击查看答案
22.被继承人死亡时还不能取得所有权,必须办理登记/交付。
——错误。继承开始时已经取得所有权,无须公示。只是如果再处分,需要先公示。
点击查看答案
23.拾得人想还遗失物,可主张必要费用和悬赏报酬;如果侵占遗失物,则不得主张必要费用和悬赏报酬。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24.甲将手机租给乙,租期届满乙不还。因没有侵夺,甲不能主张占有返还,因此无法要回手机。
——错误。不能主张占有返还,但是可以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
点击查看答案
25.电梯、物业服务用房是共有部分。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26.居住权自双方达成一致时设立。
——错误。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点击查看答案
27.一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婚姻关系无效。
——错误。隐瞒重大疾病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情形,而非婚姻无效的情形。
点击查看答案
28.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一份公证遗嘱为准。
——错误。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而非最后的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没有优先性。
点击查看答案
29.甲重病由儿子照顾,儿子威胁甲订立遗嘱X,该遗嘱无效。
——正确。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点击查看答案
30.爸爸去世,丧偶儿媳改嫁与他人生下孩子,爷爷去世后孩子可以代位继承爷爷的遗产。
——错误。丧偶儿媳再婚所生之子不属于被继承人的直系晚辈血亲。
点击查看答案
31.法定代表人在职权范围内以公司名义订立的合同加盖的伪造印章,公司可主张合同对其不发生效力。
——错误。认人不认章。
点击查看答案
32.一方婚前承租,婚后共同财产买,登记在一方名下,是个人财产。
——错误。是共同财产。
点击查看答案
33.达成以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后一方反悔,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履行。
——错误。一方反悔的,协议未生效。
点击查看答案
34.死亡赔偿金可以继承。
——错误。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
点击查看答案
35.代位继承人可以是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错误。代位继承人不能是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点击查看答案
36.甲有3个女儿,立遗嘱财产由女儿乙继承,但乙先于甲死亡,则甲的全部财产转为乙的遗产,由乙的继承人继承。
——错误。遗嘱继承人先死,按法定继承,由甲的继承人继承。
点击查看答案
37.结婚时一方未到法定婚龄,双方当事人和近亲属都能申请确认婚姻无效。
——错误。当事人+未达婚龄方近亲属能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38.婚前出版的小说婚后获得的报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正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是共同财产。
点击查看答案
39.夫妻间约定赠与房产但离婚时还未办理转移登记,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房屋归一方所有,赠与方不能想撤就撤。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0.父母用自己的钱买房,登记在孩子名下,后又卖房,无论是否为了孩子利益,都不影响合同效力。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1.婚后,一方父母全额出资购买的房屋,离婚时该房屋判给出资人子女一方,然后综合考虑是否给予另一方补偿。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2.再婚后,继父母当然是孩子的监护人。
——错误。形成抚养教育关系才是监护人。
点击查看答案
43.夫妻间约定赠与房产且办理了过户登记,如果婚姻存续时间短且赠与方无重大过错,离婚时房屋判归赠与方。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4.登记离婚后,可以通谋虚伪表示为由请求确认离婚无效。
——错误。假离婚也是离婚。
点击查看答案
45.甲被法院宣告死亡,妻子乙是唯一继承人。后妻子将原共有的轿车赠给弟弟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甲的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丙可不返还该轿车。
——正确。丙非依继承取得财产且为第三人,不用还
点击查看答案
46.表兄妹可以结婚。
——错误。表兄妹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点击查看答案
47.受胁迫方可以向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婚姻。
——错误。只能向法院起诉。
点击查看答案
48.第三人欺诈,若合同相对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对方受欺诈,则受欺诈方有权撤销合同。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49.甲要购买电动车,误以为精神病人乙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与之签订买卖合同,不构成重大误解。
——正确。若乙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所为的行为无效。若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需法定代理人追认。
点击查看答案
50.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被继承人依然将其列为继承人的,不丧失继承权。
——错误。杀人,不管是杀被继承人还是为争夺遗产杀其他继承人,绝对丧失。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