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熟练” 到临场破局!她成功考研上岸武汉纺织大学!
1个目标城市
6本复试参考书
10次考前模拟
“这次没有阴差阳错,只有水到渠成。”
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
会计学1班邓钰涵 同学
成功被武汉纺织大学会计专硕录取
“作为荆州人,武汉离家近、发展机会多,所以最初我仅确定了‘武汉’这个大方向,之后结合自身情况分析历年分数线,定下了具体的分数目标,但报考哪所院校,直到报名前夕才最终确定。武汉同类院校分数差距不大,但复试细节、招生人数等因素需要反复权衡。”邓钰涵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搜集信息,最终在报考当天选择了武汉纺织大学。
邓钰涵从大三下学期便开始着手考研准备,当时她课程较多,自主学习时间有限,以打基础为主。到了暑假,她开始正式备考。大学期间一次获得奖学金的经历,为她后续考研增添了一份底气。最初,她打算报考需要考数学三的管理学专业,但是深入学习后,发现高数难度超出预期,一番权衡后,她选择了考管综和英语二的会计专硕专业。调整方向后,她的备考压力明显小了许多:英语方面,她早已通过四六级考试,长期积累的语感仍在,学起来毫不费力;需要重新投入精力学习的,主要是管综中的逻辑知识。
管综考试向来以题量大、时间紧著称,三个小时要完成57道题和两篇作文,对考生的时间分配能力是极大考验。邓钰涵对此深有体会——备考时她过早刷完了历年真题,导致模拟考时对题目太过熟悉,逻辑部分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这种“虚假的熟练度”让她低估了实际考试的难度,直到考场上才发现,全新的逻辑题做起来远比想象中耗时。“做到第15题时,我就发现时间明显不够用了,”邓钰涵回忆道,“于是我调整策略,先确保把数学和写作拿下。”这个及时的调整让她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虽然最后有五道逻辑题只能快速作答,但整体完成度得到了保证。“考完我才明白备考时要合理规划真题使用,既要通过真题掌握考点,又要保留足够的新题进行全真模拟,这样才能真实检验自己的应试水平。”
复试阶段,面对“一个月要复习五六本专业书”的艰巨任务,邓钰涵坦言几乎“崩溃”,每天都有放弃的念头。可真到了面试现场,她才发现考官的问题其实没那么棘手,复习资料里基本都有涉及。邓钰涵这样总结自己的面试心得“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时,坦然承认,真诚的态度反而能让交流更顺畅,考官更看重的是你的思维方式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