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纽约工作10年不回家,父母悄悄去国外找她,推门后瞬间瘫坐
"爸妈,不用担心我,纽约的工作很顺利,明年一定回家过年。"
电话里传来女儿熟悉的声音,可是王慧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女儿陈思雨在纽约工作十年了,从最初的每周通话到现在的几个月才联系一次,每次都匆匆挂断。
这一次,王慧娟和丈夫陈建华决定亲自飞到纽约,给女儿一个惊喜。
可当他们推开女儿公寓的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瞬间瘫坐在地....
01
陈思雨刚从复旦大学金融专业毕业,怀着满腔热血踏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
那年她24岁,长发飘飘,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陈建华是一家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王慧娟在市重点中学教数学,这个三口之家算得上当地的中产阶层。
"女儿,到了美国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困难就给家里打电话。"
王慧娟在机场红着眼眶,千叮咛万嘱咐。
"妈,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思雨拖着行李箱,回头冲父母挥手告别。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陈建华握紧了妻子的手,两人都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十年。
初到纽约的思雨住在法拉盛的一间小公寓里,每天挤地铁到曼哈顿的华尔街实习。
那家投资银行的办公楼高耸入云,玻璃幕墙反射着纽约的繁华。
思雨从实习生做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还要加班准备各种报告。
2014年到2016年,她每周都会和父母视频通话,分享自己在美国的见闻。
"爸妈,我昨天参加了公司的年会,穿的是你们给我买的那套黑色礼服。"
"同事们都夸我能干,主管说要推荐我转正呢。"
电话那头,陈建华和王慧娟听得心花怒放,觉得女儿在异国他乡闯出了一片天地。
2016年春节前,思雨本来答应回国过年,机票都订好了。
可是临近年关,公司突然有个紧急项目需要她参与。
"爸妈,实在对不起,这个项目关系到我的晋升,我不能回去了。"
王慧娟在电话里哽咽:"女儿,过年不回家,妈妈心里空落落的。"
"妈,你别哭,明年我一定回去,到时候给你们带好多礼物。"
可是明年又有明年的理由,思雨的回国计划一拖再拖。
2017年,思雨升职为副总裁助理,薪水涨了一大截。
她搬到了曼哈顿上东区的一套一居室公寓,房租不菲但地段优越。
这时候,她和父母的通话频率开始下降,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月一次。
"思雨,妈妈和你爸爸想去纽约看看你,顺便旅游一下。"
"妈,我最近特别忙,经常出差,你们来了我也没时间陪你们。"
"那什么时候方便呢?"
"过段时间吧,等我这个项目结束了再说。"
王慧娟放下电话,心里总觉得女儿的声音有些疲惫,可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
2018年,思雨的通话变得更加匆忙。
每次不到十分钟就说有会议要开,或者有客户要见。
"女儿,你的身体怎么样?记得按时吃饭,别老是加班。"
"我很好,妈,你们也要保重身体,我挂了啊。"
电话匆匆挂断,留下王慧娟对着话筒发呆。
陈建华安慰妻子说:"女儿在大公司工作,忙一点是正常的,等她适应了就好了。"
2019年,思雨升职为正式的副总裁,这个消息让陈建华夫妇欣慰不已。
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稀少的联系。
有时候一个月都接不到女儿的电话,只能通过微信偶尔联系。
"思雨,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了,妈妈想你。"
"妈,我最近真的太忙了,改天打给你们。"
这个"改天"往往就是好几个星期以后。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
王慧娟每天刷新闻,看到美国的疫情数据心急如焚。
她给女儿发微信,询问纽约的情况,思雨总是简单回复:"我很好,公司有防护措施。"
"女儿,要不你先回国避避疫,等疫情过去了再回美国。"
"妈,我工作离不开,而且现在航班也不好订。"
疫情期间,思雨的通话更加稀少了。
有时候王慧娟主动打过去,女儿总是说在开会或者信号不好。
陈建华开始觉得不太对劲:"女儿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从小就爱和我们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王慧娟也察觉到了异常:"你说女儿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2021年,思雨告诉父母她在纽约买了一套公寓。
"恭喜女儿!在纽约买房可不容易,我们的女儿真了不起。"
陈建华在电话里激动得手舞足蹈。
"具体在哪个区?有时间拍点照片给我们看看。"
王慧娟想了解女儿的生活环境。
"就在曼哈顿,等我装修好了再拍给你们看。"
思雨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自然,匆匆转移了话题。
几个月过去了,照片始终没有发过来。
王慧娟几次提起,思雨都说还在装修,或者光线不好,拍不出效果。
这时候,王慧娟开始通过女儿的大学同学打听消息。
"阿姨,我也好久没联系思雨了,不过听其他同学说她工作很顺利。"
同班的李晓倩在电话里说道。
"其他在美国的同学都怎么样?"
"大家都还不错,疫情期间大部分人都回国了一趟,只有思雨一直没回来。
这句话让王慧娟心里更加不安。
为什么别人都能回国,只有自己的女儿不行?
02
2022年春天,国内疫情政策放开,出入境逐渐恢复正常。
王慧娟提议:"建华,我们去纽约看看女儿吧,都十年没见面了。"
陈建华也动了心:"好,咱们给女儿一个惊喜。"
两人开始秘密筹备这次纽约之行。
王慧娟报了英语班,每天早晚都在练习口语。
陈建华办理护照和签证,查阅纽约的地图和交通信息。
他们没有告诉思雨,想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
王慧娟甚至开始幻想女儿看到他们时激动的表情。
2023年3月,陈建华夫妇踏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
这是他们第一次出国,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飞机降落在肯尼迪机场时,王慧娟握着丈夫的手说:"我们终于要见到女儿了。"
可是现实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语言不通,路况复杂,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异国他乡显得格外无助。
他们住在法拉盛的一家华人旅馆,老板是个热心的福建人。
"你们是来看女儿的?那太好了,家人团聚最重要。"
老板帮他们联系了一个华人司机,开车带他们到曼哈顿踩点。
第一站就是思雨工作的那栋摩天大楼。
陈建华仰头望着高耸的建筑,心里满是骄傲:"我们的女儿就在这里工作。"
可是当他们想进大楼时,保安拦住了他们。
“请问,你有预约吗?”
保安的英语让两人一头雾水。
华人司机帮忙翻译,才知道没有预约不能上楼。
陈建华想给女儿打电话,可是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
他们只能在大楼外面等待,希望能碰到下班的思雨。
从上午等到傍晚,看到无数穿着职业装的年轻人进进出出,就是没有女儿的身影。
"师傅,会不会我们女儿今天出差了?"
王慧娟问司机。
"有可能,这些金融公司的员工经常出差。"
连续等了三天,都没有见到思雨。
陈建华夫妇开始怀疑是不是搞错了地址。
他们决定通过其他渠道寻找女儿的踪迹。
王慧娟想起思雨大学时有个室友叫张欣怡,现在也在美国工作。
她托国内的朋友联系上了张欣怡。
"阿姨,我和思雨也很久没联系了,不过我记得她住在上东区。"
张欣怡提供了一些有限的信息。
"具体地址我不清楚,但那一带有很多高档公寓。"
有了大致的方向,陈建华夫妇开始在上东区寻找。
他们走街串巷,逢人就拿出女儿的照片询问。
大部分人都摇头表示没见过,偶尔有华人会停下来帮忙看看。
第五天,他们在一家中餐厅吃饭时,老板娘仔细看了照片。
"这个女孩子我有印象,经常叫我们家的外卖。
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广东人,在纽约开餐厅十几年了。
"她住得离这里不远,就在那栋灰色的公寓楼里。
老板娘指了指餐厅斜对面的一栋建筑。
陈建华夫妇激动得差点哭出来,终于找到女儿的住处了。
可是当他们来到公寓楼下时,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这是一栋高档的公寓楼,有门禁系统和专门的保安。
“对不起,我们想去看望我们的女儿。”
陈建华用蹩脚的英语和保安交流。
保安是个年轻的黑人小伙,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华人从楼里出来,看到了他们的困境。
"你们是来找人的?"
这个华人是楼里的管理员,姓刘,在这里工作了五年。
"我们找女儿,她叫陈思雨,住在这栋楼里。
王慧娟拿出照片给刘管理员看。
“哦,12A的住户,我认识她。"
刘管理员点点头。
"不过她平时很少出门,基本都是叫外卖。"
这个信息让王慧娟有些担心:"很少出门?是不是身体不好?"
"我也不太清楚,她人很安静,从不给邻居添麻烦。"
刘管理员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只是......"
"只是什么?"
陈建华追问。
"只是有时候那个单元会有些味道,可能是垃圾放太久了。"
这个细节让两位老人心里更加不安。
女儿一个人住,很少出门,房间还有异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管理员看出了他们的担心:"要不你们先回去,我帮你们联系一下?"
"不用了,我们在楼下等等她,总会出来的。"
陈建华决定守株待兔。
他们在公寓楼对面的咖啡店坐下,透过玻璃窗观察着楼门口的动静。
一整天过去了,各种各样的人进进出出,就是没有看到思雨。
王慧娟开始胡思乱想:"女儿会不会搬家了?"
"不会的,管理员都认识她。
陈建华安慰妻子。
第二天,他们继续在咖啡店里等待。
下午三点左右,王慧娟突然激动地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建华,你快看,是不是思雨?"
一个瘦削的身影从出租车上下来,匆匆走向公寓楼。
虽然戴着帽子和口罩,但那个熟悉的身形让王慧娟一眼就认了出来。
"是她!真的是她!"
陈建华也看到了,心情激动得无以复加。
03
可是女儿走得太快,眨眼间就消失在了楼门里。
"我们上去找她吧!"
王慧娟迫不及待地要冲过马路。
"等一下,让我想想怎么进去。"
陈建华拉住了妻子。
他们观察了一下午,发现住户进出都需要刷卡或者按门铃。
而且保安一直在大厅里,外人很难混进去。
晚上,他们再次找到了刘管理员。
"刘师傅,我们确实看到女儿回家了,能不能帮我们联系一下?"
王慧娟恳求道。
"我试试看,不过她平时不太爱说话。"
刘管理员拨通了思雨家的内线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有人接听。
"喂?"
声音很轻,听起来有些疲惫。
"陈小姐,有两位老人说是您的父母,想见见您。"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你确定是我父母?"
思雨的声音带着不敢置信。
"是的,我看过照片,确实很像您。"
又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请告诉他们,我现在不方便见面,让他们先回国吧。"
说完,思雨就挂断了电话。
陈建华夫妇傻眼了,女儿竟然不愿意见他们?
"会不会是搞错了?"
王慧娟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应该没错,她知道你们是父母。"
刘管理员也觉得这个情况很奇怪。
"要不你们明天再试试?也许她今天心情不好。"
陈建华夫妇回到旅馆,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来到了公寓楼下。
这次他们决定直接上楼,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女儿。
趁着有住户开门的机会,两人跟着溜进了大楼。
电梯缓缓上升,王慧娟的心跳得像打鼓一样。
"12楼到了。"
电梯门打开,走廊里确实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越往12A走,味道越重。
那是一种混杂着食物残渣和霉味的气息,让人很不舒服。
12A的门口堆着几个外卖盒,看起来已经放了很久。
陈建华轻轻敲了敲门:"思雨,是爸爸妈妈。"
里面没有回应。
王慧娟贴着门听了听,隐约能听到电视的声音。
"女儿,我们知道你在里面,开开门好吗?"
还是没有回应。
陈建华敲门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思雨,爸妈千里迢迢来看你,你就这样对待我们吗?"
依然是死一般的寂静。
王慧娟开始担心女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建华,会不会她晕倒了?"
陈建华也有些急了,用力推了推门把手。
令人意外的是,房门竟然没有锁,轻轻一推就开了。
两人刚跨进门槛,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