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旭辉的终局之战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在房地产黄金年代,以闽系房企为代表的民企军团,曾经是这个行业最具活力与话题度的群体,也是当年行业最巅峰时期行业的风向标。
随着行业下行与慢慢迈入新的发展时代,曾经的大部分民营房企陷入生存的被动期,早期的闽系军团无一例外是最受打击的群体之一。
如今闽系军团中两大王者,其中最具备名声的当属世茂与旭辉了,也是行业普遍认为最为可惜的房企,暴雷之后的几年,两者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两大王者的终局之战到底走向何方,也是很多地产人比较关注的,世茂选择直接躺平路线较为明显,化债之路最为漫长,如今业务濒临停滞。
旭辉老板始终站在最前端指挥,化债与重组进度仍然还在持续,轻资产业务已经开启第二曲线,并且商业物业赛道仍然还是持续经营。、
因此,旭辉控股未来如何调整节奏,如何应对行业变化,整体团队最终走向何方,地产一品塘本次独家深度解析。
全面布局轻资产,不放弃不躺平
其实,从这几年小编朋友圈不停止的有地产人截图旭辉发送的短信来看,这家房企打造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成功的,员工的成长与口碑不会骗人。
不管是离职还是在职员工,旭辉基本上每年周年庆都会发送短信到每一个曾经的旭辉人,这种企业文化的传承在如今的复杂的行业环境,仍然是具备正能量的,
因此,看到旭辉控股林中前几天的内部宣言来看,这家曾经的民企扛把子,如今仍然没有妥协,没有躺平,甚至说战略更加明确。
8.15日,是旭辉成立的25周年日子。他录了一个视频,发在旭辉集团的官微上,时隔多日,这位名企大佬首次官方发声。
话语间有对旭辉成立时艰苦岁月的回望,有对过往几年的思考和总结,还有对旭辉未来转型的展望。
三个月前,他在旭辉控股的境外债重组方案说明会上,现身向债权人和投资者致歉。
短短文字,其实小编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第一,旭辉没有退缩,没有跑路,也在积极应对债务。
第二,已经完全认识到行业游戏规则的变化,也认识到之前战略方面的一些失误,但是对未来行业仍然充满敬畏。
第三,对外首次透露未来核心战略,就是完全转型轻资产,不管是开发业务还是经营业务,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
旭辉林中能在企业成立25周年的重要时期,能站出来聊聊行业,聊聊未来,其实作为一个企业掌舵者,在如今这种市场环境下,显得弥足珍贵。
纵观整个民营房企阵营, 暴雷房企千千万万,或许只有旭辉的整体核心团队建制仍然还在 ,这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旭辉做到了。
从五个人的创业公司,到最高峰期2000亿规模的行业top15,这家闽系房企走出了民企独特的敢打敢拼特点,也给行业培养了不少高素质人才。
其实熟悉旭辉的朋友应该知道,旭辉与龙湖在当年可谓是棋逢对手,虽然旭辉体系搭建与综合牌面无法达到龙湖当年的高度,但是仍然还是民企中的绝对王者。
特别是在2017年之后的几年,这两家民企双雄就展开了人才互挖大决战,也是这一时期,两家民企享受了行业最高的美誉度。
如今的龙湖地产虽然业绩有所下滑,当时仍然还在牌桌,双轮驱动战略让龙湖穿越了周期,旭辉虽然暂时还在挣扎阶段,但是转型速度也属于民企王者。
组织重塑 业务先行
从旭辉暴雷开始,地产一品塘就没有停止对其深度研究,本次林老板发声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旭辉未来的一些核心走向,大调整是趋势。、
从业务层面来看,旭辉如今正在拿时间换空间,代建业务起步较晚但是规模趋势还不错,先养活团队是如今核心要点。
从旭辉建管这两年的业务探索来看 ,旭辉基于早期“合作之王”的口碑沉淀,在代建赛道也找到了自身的节奏,旭辉建管很有可能就是旭辉集团的最终极平台。
从股权结构方面,如今的旭辉建管是完全与旭辉控股分离的,也就是说旭辉建管是林中的一个新公司,未来经营调整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
旭辉控股如今暴雷之后的核心业务就是保交付,尽量的保证早期重资产项目的回款,因此,重资产未来的团队何去何从也是最大悬念。
地产一品塘近期独家获悉:如今旭辉集团总部的一些高管似乎有一些新动向,旭辉集团的高管与区域高管正在经历大调整。
前旭辉副总裁兼华西区域总裁林祝波调任永升服务为非执行董事,很显然是已经为老功臣安排好位置。
林祝波算是加盟旭辉最早的一批万科系高管了,2014年加盟旭辉集团,也是这一时期旭辉高管中较为稳定的。
接替林总的是前旭辉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俞能江,这位85后旭辉老将,作为为数不多中海系营销条线出身的选手,能够在旭辉任职10年以上,也属于绝对的种子选手。
从另外一个独角消息来看,旭辉集团总部与旭辉建管总部,未来合并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其中的人员调整未来还会持续。
地产一品塘独家获悉:旭辉集团执行总裁汝海林似乎有隐退的想法,已经请了一个长假,这一时期此举估计还是值得深挖。
从汝总的履历与业绩表现来看,在整体旭辉集团绝对是扛把子,不管是在东南区域,还是如今担任执行总裁的几年,其口碑都是绝佳的。
担任集团执行总裁这期间,旭辉集团在2024年完成了交付房屋超27万套,2025年1-7月旭辉在全国27个城市35个项目交付超1.5万套新房。
如今林老板对重资产投资不会再玩,代建集团这边刘冰洋带领如今手下也干的风生水起,两边团队显然也不是一个路子,何去何从,林老板确实也不好选。
如果汝总隐退,旗下的子弟兵会不会有变动,如今都不好说, 毕竟手下的多个小弟已经在旭辉担任多个区域的区域总裁。
如今旭辉上海区域总徐良,旭辉华中区域总 王淼早期都在旭辉东南区域集团担任城市总岗位多年 ,也是旭辉自家培养的管培生队伍。
随着今年旭辉项目的陆续交付,重资产团队必然需要重新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总部合并是大趋势,未来重资产项目就是直接集团管控为主。
代建赛道方面,未来组织构架也比较清晰, 省级为投资划分,也不排除未来有少投资的小股东操盘项目,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项目公司为核心主体。
但是旭辉的代建业务本质上经营质量并不高, 就是规模尚有,但是利润并不高, 与头部代建平台仍然有较大差距。
如今的代建赛道就是超级蓝海,鱼龙混杂,旭辉建管如何兼顾规模之余, 提升项目的经营质量与行业口碑,也是如今管理层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总结:仍在挣扎 总有希望
旭辉集团求变,是如今暴雷房企阵营较为少见的孤勇者,其转型仍面临代建业务利润率下滑、商业项目退出周期长等挑战。
但相比彻底躺平的企业,其保持的经营弹性为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转型样本。
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下,企业需要重新定义核心竞争力——从资本驱动转向能力驱动,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
闽系房企的这场终局之战,远未到落幕时刻。不过留给林中的时间还有多少,或许最少还要等上三年以上。
今天就聊到这里, 对旭辉集团有想分享的 ,都可以留言讨论,感谢大家。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地产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猎头从业经历,16年以上地产行业沉淀,关注地产战略布局,产品运营,持续研究健康管理,个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随时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近期新增地产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与更多的地产人+再创业者交流沟通,共同进步,还可以讨论资产配置与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产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务模块,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一对一咨询业务具体流程细节,私人定制职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