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效率用在学习上,才叫努力

美羊羊2天前教育资讯3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挺奇妙的,明明大家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吃着差不多的早饭,听着差不多无聊的课,连发呆的姿势都八九不离十。

可一到期末,成绩单一出来,那几个学霸的名字,总是像包租婆的嗓门一样突兀又稳定,永远在最上面。

而你翻开自己的分数,心情就像《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看着月光宝盒说:曾经有一张满分试卷摆在我面前,我没好好答,等挂科了才后悔莫及。

很多人爱拿“智商”说事,好像学霸的脑袋里装的是256G的固态硬盘,而我们用的是翻盖诺基亚。

但真到初中这个阶段,智商的差距真没想象中那么大。

差距主要在于三样:认知努力效率。换句话说,就是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手上干的是什么,以及干活的手速。

效率比勤奋更重要_有效率的努力_

一、认知:脑子没拧对方向,再快都白搭

先聊认知。一个人怎么看待学习,直接决定了他会怎么学。

学霸大多把学习当成投资,考高分是利息,考上好学校是本金翻倍,长远收益是生活质量升级。

而有些人,把学习当成临时工——钟点一到就打卡下班,下班之后就像仓鼠一样滚进娱乐轮里,跑得飞快,但原地打转。

我认识一个哥们,家境普通,智商正常,玩手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他对学习的态度是“老师讲啥我就记啥”,没有任何额外的想法。结果到考试时,书是学完了,题型一换就卡壳,好比会做糖醋排骨,却不会处理带鱼——原料换了,立刻手忙脚乱。

学霸的脑回路很简单:上课是第一轮吸收,课前预习就是先把地打平,课后复习就是在地上种树。普通学生只干第一步,剩下的两步直接放弃。

就像盖楼只打地基,永远看不到楼房的影子。

有效率的努力_效率比勤奋更重要_

二、努力:有些人喊得响,有些人干得狠

努力这个词,已经被鸡汤文章用到没感情了。

可真放在学校里看,努力的差距像早起和晚起的差距——看似只差一个小时,实际差了一天的节奏。

因为,学霸努力起来很“阴险”。

他们不见得天天学习到半夜,但一旦坐下来就能像《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那样掏枪——快、准、狠。

40分钟的作业,他们可能30分钟就解决了,剩下10分钟用来查漏补缺。

而有些同学,40分钟的作业拖到两个小时,中途还要喝水、看窗外、顺手摸个手机,效率低得像拨号上网。

再者,努力还分“有效努力”和“装样子努力”。

有些人每天在书桌前耗着,翻书翻得震天响,脑子却在想着晚饭吃啥。这种努力就跟跑步机上的运动一样——你确实出了汗,但原地不动。

学霸的努力更像户外长跑,虽然累,但每一步都往前。

_效率比勤奋更重要_有效率的努力

三、效率:速度和结果成正比

效率是决定成绩的分水岭。

学霸的效率来自于方法。比如预习,他们不是简单扫一眼课本,而是带着问题去翻,哪段看不懂就做标记。上课时一对照,难点直接迎刃而解。

这样一来,课堂吸收率接近满格,课后复习就成了锦上添花。

普通学生的复习模式往往是“救火型”——考试前抱佛脚,临时抱的还多是塑料佛,敲了半天不响。效率低到什么程度呢?

可能一晚上看了五个小时书,第二天只记住了昨晚泡的那包方便面。

更惨的是,低效的学习会形成恶性循环。

学不进→时间变少→更慌→学得更差→更不想学。学霸则相反:学得快→有成就感→更想学→学得更好。

两边的差距,就这样一点点拉开了。

_有效率的努力_效率比勤奋更重要

如果真想追上学霸,那就别幻想一夜之间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1.认知升级:把学习当成投资,不是短期冲刺。想明白自己学是为了更大的自由,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2.努力落地:每天定量、定时、定结果,减少无效的“陪伴式学习”。

3.效率提升:掌握方法,先预习再听课,课后立刻复盘,把知识点关进脑子而不是笔记本。

当你在这三个方面都动真格时,差距就会开始缩小。它不会立刻消失,但你会感觉到自己在往上爬。

毕竟爬山的人都知道,最难的不是终点,而是迈出第一步之后不掉头。

_有效率的努力_效率比勤奋更重要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光是成绩单上的几行数字,而是背后无数天的细微差别。学霸不过是把这些细微的优势,一点一点堆成了高墙。

你想翻过去,不用撞,也不用炸,只要一点点搭梯子,手脚并用,就能上去。

到那时候,你会发现学霸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只是普通得很认真,而已。

相关文章

暑假排课太糟心了!AI正式代替人工排课,半小时搞定全校课表

暑假排课太糟心了!AI正式代替人工排课,半小时搞定全校课表

全文长 1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每逢8月排课季,教务办公室硝烟四起。一张小小的课表,背后是无数教务老师的熬夜与996。课表没排好,不仅影响教师工作,更直接牵扯到学校正常教学运行效率、师生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