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德国留学生想创业?德国就业市场敞开怀抱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德国留学的国际学生中,有 64% 希望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近一半甚至有创业打算。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仍面临不少挑战。
这项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开展的调查,覆盖了约 130 所德国高校的 2 万多名国际学生。结果显示,经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最积极考虑留德发展。
在有意留下的学生中,49% 表示希望在德国创办企业。DAAD 主席穆克吉(Joybrato Mukherjee)指出,这既能缓解德国的人才短缺问题,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德国经济研究所预测,到 2028 年,该国可能面临多达 76.8 万名技能人才缺口。
近年来,德国积极出台政策吸引人才。2024 年,德国通过“机会卡”(Opportunity Card)计划向技能型求职者发放了创纪录的 20 万张职业签证,比去年增长 10%。
虽然德国的高质量教育、合理的学费以及丰富的英语授课课程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但调查发现,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自己已为当地就业市场做好准备。多数人希望高校能提供更多职业指导、语言课程和专业社交机会。
工程类毕业生 Ali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在兼职科研和创业的同时抽时间学德语,但注册公司、申请自雇签证、应对税务法规等手续复杂,还需依赖翻译工具、创业孵化器和法律支持来克服障碍。
DAAD 数据显示,一半本科国际生以德语授课,49% 的学生德语水平达到 B2 或更高。在英语授课的学生中,63% 会在学位课程之外参加德语课,这被视为融入德国就业市场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已成为德国国际学生和 STEM 人才的重要来源。2012 年至 2024 年,注册在德 STEM 领域的印度籍员工人数从约 7000 人增长到 5.3 万,增幅超过 600%。他们在创新和专利申请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今,德国对国际生的吸引力已不局限于教育本身,其科技与创新优势已融入 2030 国家战略。随着国内 STEM 生源减少,国际学生的加入正帮助德国稳住这一领域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