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坑人:高考不达本科线退2万,不兑现;教师招聘遭解约,望理解
发现两个坑人没商量的事情。
先说第一个。
一所学校高一招生时承诺,三年后如果学生高考成绩不过本科线,学校退费2万!
三年过去了,今年8月16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衡水高级中学就未履行“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2万元”一事致歉,说不退费了。
河南省信阳市是高考大市,基础教育比较好,每年高考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较多,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在前列。
信阳市平桥区衡水高级中学是所民办高中学校,它在2022年招生宣传时,公开承诺:“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2万元”。
很多学生和家长,就是冲着这个承诺将孩子送到这所高中的。
信阳一位姓牛的家长就中了招儿。
今年7月21日,牛先生说:“信阳市衡水高级中学2022年招生承诺家长,若中考成绩满360分,三年后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还费用2万,目前学校不履行承诺。”
牛先生的孩子2022年的中考成绩大概420多分,到该校学习,每年的花费大概2.5万元左右,今年的高考历史类成绩只有433分。
2025年河南省高考历史类本科批分数线是471分,牛先生的孩子是433分,没有达到本科线。
牛先生就要求学校兑现承诺,退费2万元,实际上孩子在这所学校上了3年,每年学费2.5万,总计7.5万,再加上生活费等10万元出去了。
然而,学校给牛先生的答复是:不退!
理由是,当初说的中考成绩360分,不包含体育和实验分数,扣除之后你的孩子就不到360分了。
但是,当初学校的宣传视频里并没有明确说明不包含。
这分明是在玩文字游戏!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耍赖!
后来学校又解释说,当初的招生宣传有点过头,教育局已经批评是“违规招生”,因此退费之事不能兑现。
牛先生并不认可。“当年没有人通知我们去退费,也没有人给我们解释。”
牛先生认为,这么大一个学校,既然承诺了,就应该说话算数,怎么能赖账呢?早知道承诺不算数,我们也不来这里上学了。
再说第二个。
大学毕业生好不容易招聘为教师,突然通知“解约”,不招了。
今年4月,贵州某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李萌通过层层筛选,终于与一所私立中学签订三方协议。
万万想不到,到了今年7月,李萌同学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今年招生不好,用不了那么多教师”。
多么轻松!
李萌这些天一直做着教师梦,她拒绝了其他工作机会,甚至6月份还参与了该校跟岗实习。
结果说解约就解约,未提供任何赔偿。只冷冰冰说了一句“希望理解”。
此时,教师招聘黄金期已过,李萌站在失业边缘。谁为她的青春买单?
今年,像李萌这种事情很多。
江苏小张5月签订就业合同,7月突遭解聘通知; 四川教师杨雨被要求“推迟一年入职”,变相解约;湖北王松收到“可入职但无课可带”的调岗通知,月薪骤降至1000余元。
一所学校向教师发出的解聘通知书显示:2025年计划招生972人,实际仅招到150人,完成率惨跌至15.4%。
多位民办学校负责人称“招生暴跌完全出乎意料”,反复强调毁约是“无奈之举”。
用人单位违约,起码应该赔偿违约金吧?结果1分都没有。用人单位拿签约合同来玩文字游戏。
比如,李萌同学的协议虽然约定“违约须担责”,却没有明确赔偿标准,校方拒绝补偿;
杨雨的聘用合同明确违约金为合同总额20%,校方竟以“未经董事长签字”宣称无效,尽管公章、校长签字俱全;
小张签约后被告知“未办入职不算用工”,索赔无门。
这是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急切找工作的心情,故意在就业合同上挖坑,你想啊,找工作这么难,好不容易签约了,谁还去逐句逐字抠合同上的字眼呢。
从这个事上,揭示出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就拿教师招聘来说吧。
有数据显示,全国小学招生人数锐减:2024年招生1616.63万人,比上年减少261.25万人;
教师需求持续萎缩:特岗教师招聘量从2020年10.5万降至2024年3.7万,五年缩水超60%;
教师过剩危机迫近:北师大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过剩小学教师150万、初中教师37万。
当中小学生源危机时,就出现了教师过剩,招聘的教师说解约就解约,根本提前不打招呼。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衡水高级中学未履行“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2万元”也罢,贵州等地教师招聘解约也罢,不兑现承诺,是坑人,不履行合同,是违法。
不带这么坑人的!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里留言,谢谢朋友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