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让获客成本直降80%,利润翻三倍?
无论是大型集团还是初创公司,营销效率与ROI都是企业当下最尖锐的痛点——销售培训动辄吃掉20%人力预算,跨境贸易获客成本高达150元/条,而最终七成线索被白白浪费.......
那么AI到底能不能一次性把成本砍下来、把利润推上去?
8月28日,虎嗅智库第52期 502 线上同行活动,特别策划了《AI+营销真实落地案例解读》,我们邀请了两位深耕一线的实践者,瑞泰信息副总裁葛开钢和探迹科技合伙人陈晓锋,通过多个案例拆解,去探讨AI如何与营销、销售的实际业务流程深度结合,从而帮助企业驱动业务增长。以下是部分内容回顾,期待能给大家启发。
AI不只是工具,而是要成为销售、营销和服务人员的“第二大脑”
葛开钢先从技术基础讲起,面对市面上大模型(如OpenAI、DeepSeek、豆包)无法直接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瑞泰构建了自家的小瑞AI平台,扮演着“中间层”的关键角色。
该中间层(中台层)主要集成了四大能力,1)知识库管理:企业私有知识的存储、切片与向量化。2)工作流引擎:将AI能力嵌入业务流程(如审批、触发动作)。3)对话机器人:自然语言交互的底层支持。4)Agent创建助手:企业快速定制AI智能体的工具。
该平台的价值在于:它将通用的、消费级的AI能力,转化成了安全、可控、可集成、可快速部署的企业级工具,解决了权限、数据安全、与现有系统打通等关键问题,是后续所有案例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
而围绕客户旅程的AI场景化赋能,需要结合场景(获客、转化、交付、服务)梳理潜在AI应用点。他以某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服务案例为例,详细分享了如何系统性地寻找和落地AI场景。
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要客户(如吉利、蔚小理、小米等)发展快、产品型号多,销售人员难以跟踪动态、匹配商机、精准推荐产品,送样流程繁琐。
对此痛点,解决方案与落地场景包括:
AI客户情报员:Agent自动搜索客户公开信息与发展报告,并提炼出销售额、产品趋势、高管动态等销售最关心的关键信息,大幅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AI商机挖掘师:系统抓取车企预售/研发中的车型,与内部商机系统自动比对,识别未覆盖的潜在机会,主动提醒销售跟进,避免遗漏。
AI产品推荐官:根据客户需求特征(如车型),从数百种产品中智能推荐最适配的产品,并提供资料,提升推荐准确性和效率。
AI销售助理:
如何用AI解决B2B营销的“内卷”困境
陈晓锋指出,当前B2B企业面临宏观环境挑战(国际关系动荡、国内产能过剩)和微观运营痛点(营销效率低、客户匹配度差),导致行业陷入“内卷”。这种内卷的本质是供需匹配失灵:
这时,可以用AI定位,把价值更精准呈现给买卖双方。例如,一家芯片贸易商原以为产品仅适用于电视机厂商,但AI分析发现其芯片还能用于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从而打破“认知边界”,开辟新市场。
陈晓锋同时提出,AI并非万能神器,而是通过数据智能和流程重构实现降本、增效、高质量增长的三重目标。其核心框架如下:
1.降本:锁定精准客群,减少无效投入
2.增效:提升销售触达效率
3.高质量增长:聚焦高价值客户
结语
嘉宾案例分享结束后,观众提出销售漏斗和线索管理等多个关键业务问题。此外,也有来自各行各业大中小企业的决策者们参与本场活动,比如迪士尼、爱慕、都市丽人、康明斯、小鹏、OPPO、诺今、美腕等。现场活动在交流实践经验,探讨业务合作等多种声音下落下帷幕。
同时我们注意到,从市场洞察、内容创作到客户触达、销售转化,行业对AI+营销仍普遍困惑。基于此,虎嗅智库联合大鲸案例库,策划举办“智能营销·实效为王”主题研讨会,邀请业界领军企业、技术服务商与应用方,共同探讨AI营销的落地逻辑与未来方向。
报名审核制,座席有限,抢先预约
扫码添加小虎哥
关于虎嗅智库: 虎嗅智库是一家聚焦企业数字化、AI创新实践的新型研究服务机构,为产业智能化进程中的甲乙双方,提供有洞察性的研究报告、案例评选,以及线上会议、线下活动与参访服务,以支持企业高管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明智决策。 我们提供的核心价值: 及时与优质的洞察,了解技术、了解行业、了解同行与对手; 为决策者技术与产品战略决策、产业规划、解决方案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帮助市场全面了解前沿科技及所影响产业的发展状况,还有未来趋势。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2496.html?f=wyxwapp